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道德教育
2017-06-23李海全
李海全
摘 要:我们要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果无“德”其他方面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认为德育与学科教学是密不可分的,作为语文教师更不能忽视德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适时贯穿德育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学;道德教育;渗透教学
众所周知,为现实所迫,语文教师(其实远不止语文教师)教学的迫切愿望是,提高学生分数,获得好名次好评价。似乎忽视了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也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仅是德育处、班主任的事情,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样是上语文课,同样是讲课文,教作文,搞活动,能不能同时开展思想道德建设呢?
一、将爱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
爱是人类共同的语言,没有人会拒绝爱。既然如此,在课堂上传输爱的火焰也理所应当。本着这样的认识,我认为将爱贯穿到教学的整个过程,这将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果你对待学生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那么即使再顽劣的学生,你的爱也能唤起他内心深处的良知。沐浴在爱中成长的学生,他们会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学习,去支配自己的行为,去把这份爱传递下去。特别在语文教学中这种爱的播洒更为重要,所以每新学期伊始,我的第一堂课都是与学生的谈心课,让他们感受老师和他们就像朋友一样,会与他们共同快乐的学习。并且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时时处处让学生感觉到他们确实在爱中生活学习。这样,你也会慢慢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你也收获了学生的爱,“予人玫瑰,手留余香”何乐而不为呢?而作为我们的学生,他们也会将这份爱传递下去。
二、备课时挖掘课文中蕴含的思想道德因素
从课文文本出发,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道德意义。比如在指导名篇《苏武牧羊》的学习时,挖掘它本身具有的思想性。苏武被扣留十九年,坚贞不屈,矢志不渝,最终回国,名留凌烟阁。想到历代国家衰微外敌入侵之时,有人誓死抗敌,有人苟且偷生,也有人屈膝投降当汉奸,对比鲜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如果在国家需要之时,我们挺身而出,甘洒热血,就能创造出辉煌的人生,生命会更有意义。
三、介绍背景材料时联系思想道德因素
课本有不少老一辈革命家和杰出人物的著作。在介绍这类课文背景材料时,联系他们为祖国作出的贡献及他们的高贵品质进行教学。如在讲授《沁园春·长沙》一文时,介绍毛泽东青少年时代的思想经历,介绍其诗作:“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古英雄出少年,从小立大志,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拼搏。学习《寡人之于国也》就講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教读《荷塘月色》时,介绍朱自清饿死不吃美国救济粮的事迹,教育学生树立民族气节,自尊自信,奋发图强。
四、情趣教学之中受启迪
传统教学,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占绝对地位唱主角,整堂课死气沉沉,毫无学习的兴趣可言。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转变角色,让学生动起来,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创设情境,让学生完全融入其中,寓教于乐。我在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长诗时,学生反复诵读后,感觉单调、索然无味,当讲到诗人追抱茅的群童时,我灵机一动,何不找一名同学来表演一下诗人追群童抱茅时的情景呢?我的想法一提出,同学们一下子活跃起来,跃跃欲试,最后有一名同学勇敢的站起来演示,他居然演的入情入理,绘声绘色,把同学们完全带入到了情节之中,在凄哀的音乐中我看到了同学们眼中那闪闪的泪光,我又适时引导,当同学们看到这样一位可怜的老人时会怎么做呢?同学们几乎异口同声,多可怜啊,我一定会帮助他的。他们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爆发了,他们的同情心被唤起了,这样,既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唤起了他们的同情心,受到了教育,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可见,创设富有情趣的课堂,对于教学效果很重要,对于德育更是至关重要。它使课堂变得多姿多彩,使师生和谐默契,使你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并且让德之光闪耀。
五、在作业批改中适时点拨
把作业的批改作为与学生交流的重要途径,评语坚持以鼓励和引导为主的原则,用心灵唤起心灵。要求学生写周记,内容、体裁、字数不限,自由发挥,抒写性灵。写远离家人生活不习惯,鼓励锻炼自理能力;写学生之间的纠葛,倡导宽容的品质;写考试失利,启发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大作文也有意识选择一些针对性较强的话题,在批改和评讲中作思想引导。如当代孩子在家中受溺爱,不懂得为父母分忧,就要求以《常回家看看》的歌词为话题写作,培养孝敬父母关心家人的意识。独生子女大多生活顺利,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就要求以“面对挫折”为命题作文,评讲的时候顺带作心理疏导。
六、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要想给人一碗水,你至少要有一桶水。作为语文教师你的知识面更需要宽广,所以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你的教学怎能充实完整?博学多识是语文教师的必备条件之一,它会使你在课堂上随心所欲,谈古论今,旁征博引,而学生会闪着敬佩的目光,静静的聆听。因为你的知识渊博,所以你的学生也会博学多识,在众多学子中脱颖而出。如果你自身没有道德水平,你怎么能说服你的学生,所以我们必须以身作则,用自身的行为感染学生,多参加公益活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学生耳濡目染,审视自己的行为。
综上所述,德育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把德育自然渗透到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上的启迪,情操上的陶冶,让学生们在学校健康地成长。我们老师应该勇于发掘、善于发掘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因素,把握每个思想教育的机会,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让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成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
参考文献:
[1]陈海娴.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D].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