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品不同折叠方式对铺备用床的影响

2017-06-23查璐琴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铺床大单床头

查璐琴 , 李 冰

(1.许昌学院;2.许昌市中心医院输血科,河南 许昌461000)

物品不同折叠方式对铺备用床的影响

查璐琴1, 李 冰2

(1.许昌学院;2.许昌市中心医院输血科,河南 许昌461000)

目的 探讨用物不同折叠方式对铺备用床效果的影响,以满足实践教学和临床护理的需求,为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2015级护理专科4个教学班的护生175名,随机分为观察组(n=90)和对照组(n=85)。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折叠方式铺设床基及套被套,观察组采用创新的折叠方式铺设床基及套被套。对比两组护生铺备用床的技能成绩、完成时间、用物准备和终末质量等。结果 观察组铺备用床的技能成绩优良率(98%)高于对照组优良率(85%),观察组铺床终末质量(86.70±6.21)高于对照组(80.23±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铺床所耗时间(2.97±0.40)少于对照组(3.79±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的折叠方式优于传统的折叠方式,值得在实践教学和临床中推广使用。

大单不同折叠方式;备用床;护生

铺床是护生基础护理实训课练习的操作项目之一,也是护生技能操作的第一节课,更是护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目前,多数学校在实训教学过程中,用物准备严格按教材规定的方法。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现有的折叠方法在折叠后,护生展开铺床时,不但容易出错,还费时费力,且终末质量效果不好。学生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不但感觉枯燥,还容易产生厌烦情绪,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护生学习护理技能操作的兴趣和信心,也对后续的护理技能操作练习产生负面的影响。为了提高铺床效率及质量,本文探讨一种新的用物折叠准备方法,并应用于铺备用床的教学实训中,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许昌学院2015级专科护生175名,1班、3班归为对照组(n=85),采用传统折叠法教学。其中女生79名,男生6名,年龄(19.0±2.34)岁。2班、4班归为观察组(n=90),采用创新折叠法教学。其中女生81名,男生9名,年龄(19.0±2.30)岁。两组护生在性别、年龄、文化层次、学习成绩、任课教师、带教老师、授课内容及实训时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课前准备 对参加理论课和实训课教学的教师进行课前统一培训;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生随机分组,10人为一个教学组,进行实训课的练习。观察组护生用物准备、操作均采用新的方法,对照组用物准备和操作仍采用传统方法。

1.2.2 操作前用物准备 观察组用物准备采用新方法,大单、被套和棉胎的具体折叠方法如下。大单:大单正面向上,将床头端大单向上反折25 cm,其余部分横向对折两次(大单正面向上,床尾折向床头,横向对折两次,横中线在上),开口向床头端;在完成横向折叠后,再进行纵向对折两次(先从对侧大单折向近侧,然后再从近侧折向纵中线方向,纵中线在下),最后把左上角几层大单按近侧、对侧分两层向下各折一小角,以便正确放置和打开。被套:被套折叠除了不向上反折25 cm外,其余完全同大单折叠方法。棉胎:棉胎采用均线对折法。先横折,将棉胎(长度)四等份,床尾端四分之一向上反折至中线,再将床头端四分之一也向上反折至中线位置;然后纵折,将棉胎(宽度)也分为四等份,把对侧四分之一向近侧反折至棉胎纵中线位置,再将近侧四分之一也反折至棉胎纵中线位置;最后将棉胎横向对折,开口端向床尾。见图1。

1.2.3 操作过程和顺序 先铺大单、再铺被套最后套被套。

铺大单:将大单置于床头(传统方法是放置于床正中央)的正中线处,上端平床头,对齐纵向床垫的正中线,分别向近侧和对侧展开大单;接着右手把大单中线打开对准床垫中线放平,然后双手提起床尾两角轻抖并向床尾方向拉平;直接铺床尾,铺法同传统铺床法;最后铺床头,右手抬起床垫,左手将准备用物时反折的25 cm大单散开直接拉紧平铺于床头垫子下方,其余同传统铺床方法。

图1 大单、被套和棉胎折叠方法

铺被套:将被套置于床头(传统方法是放置于床正中央),对齐床纵正中线处放置,然后分别向近侧和对侧展开;双手提起被套尾端,然后慢慢平拉至床尾,动作最好一次到位,遵循节力原则,其余同传统铺床方法。

套被套:一是要“放”好位置。被套铺好后,将开口处上层被套卷至床正中央,将折好的棉胎置于床基的正中央处,对好床基纵向、横向正中线,开口端向床尾;二是“铺”好,即将棉胎在原来的位置上依次展开。顺序为先放在原位置上,依次向上、对侧和近侧展开,然后左手拉棉胎床头边与被套床头边缘对齐,防止虚边;接着右手直接打开棉胎床尾端,将床尾端棉胎压低拉平,最后依次将棉胎的四个角与被套的四个角对齐、拉平,其余同传统铺床方法。两组护生学时安排相同,均保证练习4节课后进行最终的统一评定考核。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同时开放铺床实训室,让护生有更多练习的机会。基护实训课较多,因课时有限,单靠几节实训课的练习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利用双休日和课外活动时间开放铺床实训室,以便护生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增加练习机会。

在两组学生全部进行测试完毕后进行一次讨论课。首先在老师示范后,让两组学生互换方法,保证每人用另外的方法完整操作一次,即保证每个学生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完整地铺一次备用床。

1.2.4 评价标准 完成时间,要求在4 min之内完成。4 min以内加5分;5~6 min扣10分,6~7 min扣15分。折叠错误、有多余动作、弯腰次数过多、中线不齐各扣2分;床基不紧、四角松动,一般程度扣2分,较严重扣4分;被盖不对称、不平整、有虚边的扣4分,严重者扣8分;综合评价,大于90分为优,80~90分为良,低于80分为差。

2 结果

2.1 教师评价 观察组护生铺床技能成绩和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表1 两组铺床技能成绩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表2 两组铺床技能各项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2.2 学生自评 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75份,回收175份,回收率100%。结果:92%的同学认为创新后的方法容易记,摆放和展开不易出错;89%的同学认为新方法操作幅度较小,省力;98%的同学认为新方法能保证大单和被套的床头、床尾还有两侧分布均匀。

3 讨论

3.1 传统折叠方法存在的弊端 传统方法操作物品准备时,学生均会以床为参照物,一旦学生变换位置,或大单和被套折叠时操作者手持的方向、折叠方向、放置方向等变化时,学生在操作中均容易出错。如:大单、被套展不开或展开后发现错误,被套常见的有床头、床尾倒置,还有大单、被套床头、床尾分布不均、两侧分布不均等。

传统方法铺床时,在甩大单和被套时中线易与床中线偏离,且床尾大单和被套不易展平,导致操作者小动作多,费时费力[2]。传统的棉胎折叠法是S型[3],操作中存在放置难,尤其是套被套时需将棉胎拉至与床头平齐,套对侧时必须将手伸到对侧边缘,从床头开始直至拉平至床尾[4]。对个子娇小的学生,操作较费力,且在棉胎拉向床头时,由于摩擦力的作用 ,使原已铺好的大单皱褶或松软,影响铺床的终末质量效果。

铺床练习是护理技能实践操作的第一次课,大多数同学反映,物品准备相对较复杂,也无规律可循,当时上课的时候会做,过一段时间后就会忘记,遗忘率较高。学生在短时间练习后,仍不易掌握。

由于近年来举办护理技能考核、护理技能大赛较多,且均有较严格的统一考核标准,操作流程和步骤固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护理技能实训教学的创新与改革,使专业教师几十年来在做机械的重复性劳动,职业倦怠和无成就感与日俱增;同时也有碍于学生评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均不能得到有效地调动。

3.2 创新操作后的优点 改进后的大单和被套操作方法中,在铺床时只需将折叠好的大单或被套对齐纵中线放置于床头,然后按折叠顺序的反方向依次打开即可。物品准备、放置和打开时均不易出错。棉胎只需放置于床的正中央,放置较容易,放好后只需在原有位置上按顺序依次打开即可。没有拉的动作,这样就不会使原已铺好的床基、被套出现皱褶或松软,整体效果平整、紧致且无虚边,这样既保证了铺床的终末效果也保证了患者的舒适度。改进后的方法由于步骤简单、放置容易,护生均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操作。护生的整个操作分二步,即“摆放”和“展开”,展开是按原折叠的反顺序方向依次打开,简单易记,在操作过程中不会因紧张而忘了下一个操作步骤。创新法明显提高了护生操作的正确率和铺床的优秀率。

创新法的实施有利于培养护生的创新意识。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实践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护生的创新意识,不但调动了护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评判性思维;对任课教师来说,不再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机械性重复性劳动,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也使教师在创新教学实践活动中有了成就感。

创新也给每年一度的护理技能大赛以新的启示和思考,在大赛的评分标准制定中,能否在不违背大的原则的情况下更加合理,更便于操作。那些固化了的操作程序是否完全合理,如果所有程序永远固定不变的话,是否会限制整个专业的发展,这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1] 贾俊平.统计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 赵秀玲 .铺麻醉床的教改研究 [ J] .卫生职业教育,2009,27(8):82-83.

[3] 李晓松.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4] 张美琴.护理专业技术实训[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5] 石玉.大单不同折叠方式铺设方法的合理性研究[ J].护理研究,2010,24(5):1399-1400.

[6] 李艳.关于铺床法实训课的教学体会[J].人人健康,2016 (16):288-289.

[7] 朱建华,蒋新军,陈燕,等.创新铺床口诀法在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14,28(10):3560-3561.

[8] 王文娟,孙利华.两种铺床法在神经内科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64-65.

[责任编辑:郑艳楠]

2015-12-10

查璐琴(1965-)女,河南省平顶山市人,本科,从事护理、营养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

R 472

B

1008-9276(2017)02-0178-03

猜你喜欢

铺床大单床头
基于物联网的无线电子纸床头卡系统的建设
My Day我的一天
床头挂香囊,安神又助眠
我来铺床
饲料大单不断,为啥这么火?宜昌阳光饲料20周年庆典透露了哪些重大举措?
瞧,床头有颗星
水电:8月发电量提升 国际大单新进展
晒谷子(外一首)
中美能源大单宣传容易推进难
恋上我们的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