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宅基地退出补偿模式研究
——基于六安市农民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2017-06-22陈泠璇王瑞瑞
□陈泠璇 王瑞瑞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安徽 蚌埠 233000)
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宅基地退出补偿模式研究
——基于六安市农民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陈泠璇 王瑞瑞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安徽 蚌埠 233000)
本文基于2016年六安市裕安区305户农民家庭的问卷调查,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补偿模式选择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进而了解农户的真实利益诉求。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家庭年收入、是在城镇中是否拥有住房、非农就业,以及是否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等因子能够显著影响到农民宅基地退出模式的选择情况,且呈正向性。
城镇化;补偿模式;回归模型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二元土地制度造成了农村土地资源价格低,资源利用率低下等现象普遍存在;同时,城市的土地资源紧张且价格居高不下。我国现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时期,这也是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有利时机。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补偿模式选择的因素,深入了解农户的真实利益诉求,推进农村宅基地的合理退出与流转,改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有效联通城市资本、金融资本与农民资产,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
1 宅基地理论概念
1.1 城镇化的概念
通常人们对城镇化的理解有两种。传统型城镇化是指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但是,仅用人口转移的程度来反映城镇化是远远不够的。城镇化更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综合性标志。
1.2 宅基地及宅基地退出的概念
本文所采用学者关于宅基地的概念如下:就归属,农村宅基地被包含于集体所有的农村土地;就用途,主要用于农民用于房屋建设以及依附于房屋的一系列的设施建设;就法律,公民依法获取农村宅基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侵害、损害。
2 宅基地调研实践
数据来自2016年8月对六安市裕安区莲花庵村、晏公村、淠河村、江堰村4个村318户农民家庭所做的调查问卷。以调查员入户结构式访问的调查方式为主。共计设计了318份调查问卷,回收310份,排除5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共305份。受访群体的身份类型多样,包括有务农农民、乡镇企业员工、个体经营户、乡镇村干部、打零工者等。样本调查情况见表1。
3 不同因子对宅基地退出补偿模式选择意愿的影响情况分析
3.1 变量选取
3.1.1 户主的人口特征变量。宅基地首要基础功能是保证人们居住。由于农民群体年龄收入、年龄、地域等情况不尽相同,意愿将有所不同。因此更可能会选择住房安置等非货币性安置方式。
3.1.2 家庭特征变量。理论上,土地的承包量越多,就越容易获得更高的收入,那么放弃宅基地产生的机会成本就越高。家庭人口越多,对稳定的宅基地的意愿会更强烈,更可能选择非货币补偿模式。由于农村社会的传统观念和习俗的影响,如家庭有男孩,更有可能选择住房安置模式。
表1 样本基本情况分布表
3.1.3 农民分化特征变量。在农民中,以从事农业生产作为收入主要来源的,对宅基地的保障功能意愿更强,选择住房安置的概率更大。替代效应,是指当农民的收入较高时,对于宅基地退出获取的货币补偿收入在乎程度可能相对削弱。
3.1.4 制度特征因素。农民如参加了医疗保险、社会保险等社会保障,选择货币化补偿模式的概率会增大。
3.2 研究假设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假设如下:
假设一:年龄越大,健康状况越不好,家庭人口数越多,家庭中拥有男孩的农民选择货币化补偿模式的概率较强,而拥有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的农民,不大可能选择非货币化补偿模式。
假设二:农民分化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宅基地退出补偿模式的选择。在城镇中没有拥有住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更有可能选择非货币化补偿模式。
3.3 模型建立及变量描述
3.3.1 回归模型。规定农民宅基地退出补偿模式选项为“非货币化补偿”与“货币化补偿”。分别将“非货币化补偿”、“货币化补偿”赋值0、1。建立如下的二元Logisti模型对变量进行分析。
为常数项,Pi是农民i选择货币化补偿的概率,xij是影响农民选择货币化补偿意愿的第j个解释变量,βj为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m是解释变量的个数。将农民选择货币化补偿的概率与非货币化补偿的概率的比值件发生比做对数变换,故模型表达式如下:
3.3.2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有两种货币化补偿意愿,非货币化模式、货币化模式分别,取值0、1,农民选择货币化补偿模式的概率与非货币化补偿模式的概率的比值通过估计出来的发生比率来表示。见表2。
3.4 实证分析
在回归分析中,先将农民分化特征变量带入了模型Ⅰ,然后将所有解释变量带入模型Ⅱ进行分析。见表3。
4 基本结论及政策建议
4.1 基本结论
总体数据表明,超过3/4的农民选择非货币化模式,剩下的有近1/4的户主选择的另一货币化补偿模式。通过回归模型的建立与分析,可得到以下结论:
4.1.1 负向影响宅基地退出货币化补偿模式选择意愿的因子
表2 变量的定义及样本基本描述性统计
表3
(1)家庭人口数和子女中是否有男孩(2)户主年龄和是否为高中及以上学历(3)空间流动情况
4.1.2 正向影响宅基地退出货币化补偿模式选择意愿的因子
(1)户主的社会保障程度
(2)非农就业、家庭年收入和是否在城镇拥有住房。
4.2 政策建议
政府要避免“一刀切”的做法,在制定合适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模式之前,充分考虑农民的分化特征,充分了解农民的诉求和意愿;其次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尽快明确赋予农民宅基地权能,使农民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究。
[1]马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4:1-71.
[2]刘东玲.城镇化背景下宅基地退出中政府(组织)行为研究[D].广州海洋大学,2015:1-43.
[3]刘洪仁,杨学成,陈淑婷.我国农民分化的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 [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7,2:89-96.
1004-7026(2017)08-0003-03
F301
A
陈泠璇(1997-),女,土家族,重庆人,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015级本科生,经济学类专业。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08.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