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2017-06-22王松涛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越来越重视,因此高校也要加强对大学生素质的培养。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一个途径,对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具有重大作用。另外,人文关怀理念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推动作用,可以充分掌握到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也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效率,因此高校要重视人文关怀理念的贯彻。本文也对人文关怀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分析,剖析了它的内涵及意义,然后提出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策略。
【关键词】人文关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环节,有利于综合型人才的培养。为了加快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体现出人文关怀理念,而人文关怀理念的根本是以人为本,因此教育者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理念的融合,不仅要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还要帮助学生完善人格,找到人生价值,让学生能够以积极从容的心态去面对人生中的各类问题。
一、人文关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内涵及其意义
(一)人文关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内涵
人文是指社会中的各种现象,其核心是“人”,也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他人的个人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所谓人文关怀就是对人以及人类生存发展的状态进行关注,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的教育,使之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活动[1]。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人,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解放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倡人文关怀的根本目的是以学生为本,体现出对学生生存和发展的重视,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和关爱,这也是符合教育规律的做法。
(二)人文关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
首先是满足了当今时代发展的精神要求。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会发生各种矛盾,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也会发生改变。在以前的经济发展中我国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因为日益严重的人口问题,我国的社会发展面临了一些阻碍,因此需要进行人文关怀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样才可以缓解社会发展问题[2]。其次是满足了大学生发展的内在要求。大学生是一个比较敏感的社会群体,他们正处于可塑性较强的阶段,需要面临就业和婚恋等人生问题,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责任和生存压力,个人价值观和人际关系的矛盾都有可能导致大学生心理发生变化,而人文关怀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符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需求。最后是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塑造人和发展人,启发学生的自觉性,激发他们的发展潜力。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以人的发展为本,回归实际情况,从而取得教育的实效性。
二、人文关怀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弊端
(一)多元文化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让人们进入了多元文化时代,因着互联网的普及型和开放性特点,世界各国的文化都被收入其中。这些文化的形态和内容各具特色,而大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还有待加强,在不良文化的影响下容易产生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的想法,非常欠缺集体意识,对周边的事物或人非常冷漠,缺乏社会责任感[3]。高校面对学生的这些表现没有采取有效的改进方法,仍然沿用传统的教育方式,没有努力帮助大学生剔除不良思想和习气。
(二)应试教育的影响
应试教育的关注点都在学习成绩上,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更不利于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导致学生的发展具有片面性,德行教育没有得到重视。在这种教学观念下,教师也是只关注成绩,没有注意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导致很多学生虽然提高了知识素养,却没有人文素养,没有体现出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
三、落实人文关怀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构建和谐的人文学习氛围
首先教育者要注意提高人文素养,只有教育者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才能帮助受教育者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牢固他们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彰显出他们的人生价值,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其次是和谐的校园氛围与教师提高人文素养互为因果关系,只有教师提高思想素养和道德品质,才能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矛盾和生活上的困难,为构建和谐的校园奠定基础[4]。另外,和谐的校园氛围可以让教育者拥有足够的环境资源进行教育,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满人文气息。和谐的校园氛围与教师的人文素养两者的结合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循环模式。
(二)构建人文关怀体系
首先是注重大学生的情感需求。实施情感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进行交流的桥梁,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注重大学生的情感需求,教育者也要本着以情感人的态度去感化大学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性,让大学生得到情感上的熏陶。其次是尊重大学生的差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必须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差异,因为每个大学生的先天条件和后天影响等因素的不同,他们在品德和才能方面会有所差异,当然大学生也存在共性的一面,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做到个性和共性的统一,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制定教育目标,做到因材施教,从而发掘出大学生的创造性[5]。
(三)构建活跃的育人环境
第一,教学方面:加强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采取科学的评价方式,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表现进行客观的评价,从而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第二,社会实践方面:开辟多种场所构建社会活动平台,然后开展多样化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三,学生管理方面:发挥出党组织的宣传优势,让辅导员进入学生公寓,为学生开展积极的就业指导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让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教育手段也能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构建人文关怀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从关心大学生过渡到引导学生的思想深度的过程,用人文关怀理念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采用人文关怀式的工作方法,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要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體现人文关怀,教育者就要更新自己的观念,把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放在首位,营造出良好的教育氛围,为学生提供精神方面的养料,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循环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淳.人文关怀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分析[J].时代教育,2014,27(13):77-78.
[2]李林方.人文关怀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分析[J].社会科学:全文版,2016,23(11):210-211.
[3]周娜,刘友田.浅谈人文关怀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3,11(02):42-43.
[4]姜滢,王璐.人文关怀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媒体应用浅析[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03):99-102.
[5]夏欢,孙耀胜.浅谈人文关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时代文学月刊,2015,34(18):26-27.
作者简介:王松涛(1990-),男,汉族,河南平顶山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