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税收风险管理水平路径探索
2017-06-22柏晓丽
柏晓丽
【摘要】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小企业越来越多,对于税收风险管理来说,中小企业是是风险点高发领域。文章对税收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风险管理水平路径进行分析。
【关键词】税收风险管理 数据分析
税收风险管理,是税务机关运用风险管理理论,通过对不同纳税人的遵从风险进行分析识别,结合有限的征管资源,采取不同应对策略,持续提高纳税遵从度的管理过程。
一、税收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税收风险管理认识不够深入
就目前来看,我国的税收风险管理工作还处于尝试阶段,税收风险管理理论和管理制度还不完善,各个行业的税收风险管理运作方式也大不相同,没有设置一个统一的应用模式。机构人员职责与工作流程并未明确,未及时培训,缺乏风险应对的操作方法。对于不同的风险等级,应对部门如何完成应对以及完成时间等界限把握不准。很多情况下存在为完成任务推卸责任,工作人员只是催报催缴,没有进行后续跟踪税款是否入库。现在的风险管理都是处于事后的水平,当税务机关识别到纳税人有纳税风险,才会发起风险管理并去处理风险,说明风险识别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税源管理应从管理所有纳税人转向管理高风险纳税人,逐步退出以管户的方式管理税源。用管事替代管户,削弱税务人员的专用权力。
(二)税收风险管理统筹力度有待提高
要进行税收风险管控,得到纳税人第一手信息是至关重要的。从我国执法部门的现状来看,部门与部门之间收到的信息没有进行共享。目前税务机关掌握的有:纳税人涉税登记信息、申报征收数据、财务报表数据。而财务报表数据是由纳税人自己报送的,信息真实性存在很大问题,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较为严重,这样就影响了税务机关在风险识别和应对处理上的准确性。数据采集大多以人工录入和拷贝网上信息为主,通过搭建信息化平台,运用科技手段实现采集自动化的程度还不高,使信息采集工作耗时较长,数据采集的精度有偏差。不同纳税人的名称、生产经营地、法人、财务负责人、经营范围经常变化,使税务机关征管系统的数据很难做到随时更新,也给税收风险管理带来难题。
(三)风险识别模型设计需要加强
模型建设的管理意识不足,参与度也不高,不能形成一个合适有效的建设机制。这种情况会导致税务管理人员的重点税源基础十分不稳定,管理工作不能有序地开展下去。各行各业经济现象复杂,没有一种固定的风险模型可以涵盖所有经济。税收风险的复杂性和模型建设的狭隘性的矛盾是无法避免的。不同地区、不同经营方式的纳税人的经济税收指标不一样。用固定的模型规范各种不同的经济行为,用同一指标衡量不同纳税人,会造成不公平。另外,各地在行业模型建设上,普遍存在重模型建设,轻人工识别,重逻辑判断,轻经验判断的问题,导致指标模型缺少人工监控和经验修正,容易产生脱离实际的危险。
二、解决风险管理的措施路径
(一)依托大数据,规范涉税数据共享平台
从国家层面建立信息数据共享体系,为税务、工商、房管所、银行、统计、车管所等部门建立信息交换的长效机制。各部门及时将非涉密涉税信息按其内容和性质进行整理、分类后予以发布,实现网页信息批量下载功能,并能与大多数软件兼容,完成从多渠道自动化收集信息的目标,实现对外部动态信息的及时采集,全面实现电子化涉税信息数据传输任务。
(二)推进业务与技术融合,加强涉税情报管理
情报搜集获取对于税务机关是很重要的一环。但据调查,我国让纳税人提供的资料远远超过日本等国家,可我们的风险识别工作却落后于日本等国家,可见数量丰富的信息获取对于我们税务机关并没有成为优势。因此我们应建立一套集中管理、上下互动的一体化税收情报管理机制。海量的信息必须依靠信息技术支撑,通过技术手段,将海量信息进行整合、加工、分类、整理,形成有效的数据进行分析利用。
(三)建立和完善风险评定模型
风险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可用两个指标来衡量,一是风险出现损失的程度,二是风险出现损失的概率。可以通过销售额、总资产等来确定规模系数。风险特征系数和置信系数可融入模型。风险特征系数是从外在角度量化风险情形,置信系数主要根据企业的信誉状况,如贷款率、银行信用体系、品牌度、商业案例等,根据这些来调整风险系数。比如一些中小企业存在风险的可能性就比大型企业以及国有企业风险系数高。通过模型的建立分析,确定纳税人的风险系数,划分风险等级。
(四)注重等級排序,把好程序关
风险管理的核心目标是将全面管理转为个别对象特别管理,用最小成本取得最大回报。而风险提醒、纳税评估、税务审计、反避税调查、税务稽查差异化递进式风险应对策略则要求风险监控部门对风险对象进行高、中、低等级细分,以实现征管资源各有侧重的配置。被细分的风险等级,其量化既要理性数学工具的测算,也要依靠经验等感性手段。首先,可根据公式计算出风险值,参考风险矩阵图完成风险分级,当风险值靠近等临界点而引起争议时,需邀请相关税源部门参加风险排序联席会议,完善分析程序,进一步消除误差,校准风险分值。
(五)提高税务人员业务水平
现代企业的风险管理要求税务人员不仅要熟悉税收政策法规,还有具备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许多情况下需要税务人员对企业的会计科目进行核对、分析、比对、查找。如果对会计基础知识不熟悉,是很难深入核查会计科目、会计分录的,因此对于企业的风险点更是难以把握。
(六)学会研判,主动适应新政策变化
对于刚刚实行不久的“营改增”,许多之前的政策已经不适用,必须及时对新的财税体制改革进行解读学习,主动适应“营改增”后税源结构的巨大变化,对于刚开始改革后一段时间的真空地带应尽快学习,抓紧时间研究,更好地掌控风险点。
三、结束语
税收风险管理作为税收管理的重要环节及关键节点,其中事前监控又是最出成效最有实际效用的。由于税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从而造成现阶段风险管理大撒网,其间存在诸多局限性。本文简述了税收风险管理一些问题,对提高税收风险管理路径进行了分析,为纳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仲崇文.关于提高税收风险管理质量的思考.税收经济研究.2014年第4期.
[2]林权,王筱彤.我国税收风险管理研究.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2).
[3]戴勇平,徐菊兰,许和平.完善税收风险管理运行机制的对策.税收研究.2016(7).
[4]姚键,王周飞,陈爱明.基于大数据背景的税收风险管理.税务研究.2015(11).
[5]谢波峰.互联网+时代的税收风险管理.中国税务.2015(8).
[6]张景华,彭骥鸣,田山鹏.税收风险识别方法与应用.财经理论研究.2014(5).
[7]汪朝晖,夏祖勤,孙全友.税收风险管控工作的研究.经济师.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