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地无性系良种茶苗栽植和幼龄茶园管理技术
2017-06-22范成忠
范成忠
摘要 无性系茶苗在栽培技术上比传统实生苗木的要求高,尤其是高山坡地茶园的要求更高。本文从品种选定、茶园建立和茶苗栽植3个方面介绍了无性系良种茶苗栽植技术,同时总结了其幼龄茶园管理技术,以期为茶农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无性系良种;茶苗栽植;幼龄茶园;管理技术;山坡地
中图分类号 S57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9-0064-02
无性系良种茶园以其繁殖速度快、发芽整齐、产量高、品质优、经济效益显著而成为广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深渡镇地处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东部,距县城30 km,是典型的山区镇,70%的茶园种植在高山坡地。近年来,根据市场需求、农民需要、政府引导,大力引进推广无性系良种茶苗新品种。现结合该镇实际和多年经验,对山坡地无性系良种茶苗栽植和幼龄茶园管理技术进行探讨。
1 无性系良种茶苗栽植技术
1.1 品种选定
根据近年来引进品种的比较和茶农的认可,适合深度镇村组不同茶区需求选定舒茶早、浙农139、迎霜和黄山白茶等。
1.2 茶园建立
1.2.1 园地选择。适宜种茶的土壤以红壤、黄壤为主,土层厚度一般要求在50 cm以上,pH值在3.5~6.0之間,地下水位低的缓坡丘陵。为了便于栽植后管理和水分供给,新建茶园最后选择在离水源较近的平地、缓坡地山坞田等阳光照射不太强烈的地方,以确保茶苗的成活率[1]。
1.2.2 茶行设置。对于坡度在10°以下的平地或缓坡地茶园,可建立平地直行茶园;而坡度在10~15°的宜开辟等高条植茶园;坡度在20~30°的山地,为了保持水平和便于管理,应建立梯式茶园。为保证水平梯式茶园的质量,要求梯层保持水平,在山地坡度差异较大时,应做到等高不等宽,同时要做到梯梯相连、沟沟相通、梯宽适宜、梯长适当、大弯随势、小弯取直、梯壁牢固。
1.2.3 道路设置。对于平地茶园,道路一般设计成“十”字形;对于缓坡或梯式茶园,道路一般设计成“S”或“之”字形。
1.2.4 老茶园套种。为了便于新栽植茶苗的采摘和管理,应尽量成行栽植。一般情况下,不提倡在栽植新茶苗的同时挖除或台刈老茶树,最好在2~3年后新茶苗成园时再进行清除[2]。
1.3 栽植准备
1.3.1 深翻土壤。对于从未垦植过的生荒地,应分初垦、复垦2次进行。初垦深度一般要求在50 cm以上,深翻后不必打碎土块,以利于蓄水、熟化,提高土壤深耕效果。复垦一般在种植前进行,深度在25~30 cm,进一步除净园地内的杂草、石块,疏松、整细、耙平土壤,以利于茶树种植。
1.3.2 茶行设置。对于山区坡地普遍采用的是单行栽植方式,一般以行距1 m、株距25~30 cm、每穴1~2株为宜,栽植茶苗4.5万~6.0万株/hm2。
1.3.3 深耕施基肥。茶苗栽植前应在已设置好的茶行上“开沟吊槽”施基肥,种植沟的深度和宽度应视肥料的种类、数量而定。一般深沟25~30 cm,沟宽15~20 cm。施商品有机肥3 750~4 500 kg/hm2、腐熟的厩肥或堆肥22.5~30.0 t/hm2。施肥后覆土8~10 cm厚,即可移栽茶苗。
1.4 茶苗栽植
无性系茶苗由于是扦插繁殖苗,无明显主根,只有须根,因而必须尽量缩短苗木运输和假植时间,并熟练掌握相关的栽植技术才能确保茶苗成活率。应该做到以下要求:一是园地土层厚度应达到50 cm以上,栽植茶苗时根颈部应离土表3 cm左右,根系离底肥至少在10 cm以上,同时避免用力过大,以防止损坏根系,行株距一般为100 cm×30 cm,每穴栽植1~2株。二是据调查,该镇8—10月常出现持续秋燥少雨天气容易造成死苗,茶苗成活率很少超过80%。因此,需要选择地势相对平缓、土层较厚、占栽种面积20%左右的地块进行茶苗密植,以准备在下年度适宜茶苗栽种时对缺株茶苗进行就地带土移栽。三是栽植时间在每年的10月下旬至翌年3月上旬,避开严寒极度冰冻天气。若选择在晴天栽植,将茶苗的根部蘸上红泥浆后再进行栽植,并要及时用水浇透根系或浇施稀人粪尿。成活后每隔40 d施1次肥,遇天气干旱时应多浇水,并注意病虫害防治。同时为减少水分蒸发,在栽植前应将茶苗上部分距根颈部27~33 cm以上枝条剪去。
2 无性系良种幼龄茶园管理技术
2.1 及时灌水,铺草抗旱
该镇每年8—10月常出现干旱少雨天气,容易造成旱植株死苗。因此,当园内土地含水率低于18%时,应争取及时灌水。可采用自流灌溉、喷灌、滴灌等形式进行灌水,确保每7~10 d灌1次。为增加园内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抗旱保苗,在茶园铺禾本科作物及秸秆等15.0~22.5 t/hm2,铺放厚度为5~10 cm,草上用泥土星点镇压,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3]。
2.2 浅耕除草,合理间作
杂草生长快,与茶苗争光、争水、争肥,还易引发火灾,严重阻碍茶苗正常生长。因此,消除杂草是幼龄茶园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初出土的茶苗附近的杂草,应用手拔除,行间10 cm则可浅锄,保持茶园疏松无杂草。为增加茶园效益和提高园地使用效率,选择在茶园内种植如花生、豆类和马铃薯等矮杆作物,但要求距离茶行30 cm以上。
2.3 补苗保苗,种植绿肥
如遇干旱等原因造成部分缺株断行的,可在秋末重新补苗浇水,确保活棵。为增加茶园土壤有机质和提高茶树幼株抗旱防冻能力,可在园内大行间套种豌豆、紫云英和蚕豆等绿肥,翌年4月上旬压青。同时结合秋末茶园锄草深耕,并在茶行间施些肥料,以达到“小肥养大肥”的效果[4]。
2.4 施足底肥,加强虫害控制
底肥一般要在9月上旬至11月上旬施用。底肥以农家肥或土杂肥为主,施肥量为15.0~30.0 t/hm2,或施饼肥22.5 t/hm2、过磷酸钙6 750 kg/hm2。为防止肥料流失,应在茶树行间开沟深施后覆土。茶园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是影响幼龄茶树的重要因素,该镇重点防治茶小绿叶蝉、茶毛虫和茶尺蠖等病虫危害,采取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措施把病虫控制在可控可防水平以下,并禁止在茶园中使用难降解、剧毒、高毒等化学农药,如六六六、DDT等。
2.5 定型修剪,培养骨干
适时对幼龄茶树进行修剪是改变长势、培养健壮骨干枝的有效手段。通常要进行4次定剪:第1次于定植后生长旺季进行,即苗高40 cm左右,主茎粗0.4 cm以上时剪主枝,剪留高度约20 cm;第2次于苗高50~55 cm时进行,剪留35~40 cm,剪次生主梢;进行第1、2次定剪时须注意留外侧腋芽;第3次于苗高70 cm以上时进行,剪留55~60 cm,用篱剪剪平。经3次定剪后,茶树高度均在70 cm以上,即打顶轻采,茶季结束进行1次轻修剪,在原第3次定剪基础上提高10~15 cm,剪平树冠面。
3 参考文献
[1] 程存泽.无性系良种茶苗栽植技术[J].中国茶叶,2006,28(3):34.
[2] 张奋成.无性系良种茶苗栽培技术[J].中国科技博览,2013(4):213.
[3] 胡龙江.无性系良种茶苗栽培管理技术要点[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3):184.
[4] 刘川丽.幼龄茶园管理技术[J].四川农业与农机,201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