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与人文兼备 分数与素养双高
2017-06-22文│徐平
文│徐 平
能力与人文兼备 分数与素养双高
文│徐 平
传统的阅读复习模式是教师给出一篇阅读题目,学生开始解答。学生答完之后,教师再讲解,对答案。于是阅读做了很多篇,学生的阅读能力、答题能力却难有起色。学生做得疲惫,老师教得辛苦,事倍而功半。
有研究认为,当前我国中学生阅读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阅读速度慢,缺乏阅读的整体性。也有一些研究认为,学生的阅读动机对阅读活动有影响,当前一些学生之所以阅读成绩差,是因为他们的阅读动机比较弱,对阅读本身没有兴趣,是因为他们阅读时容易分心,对阅读内容不感兴趣,甚至表现出焦虑和恐慌。当阅读的目的只剩下做题时,阅读的过程也就变得不那么愉悦了,阅读后答题的效果也不会那么好了,相对应地,学生阅读能力及相应的答题能力的提高也就很困难了。
对于中学生阅读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也许有一种方法可以比较好地解决,那就是转变角色: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设计阅读问题,学生由原来的答题者变成出题者,由原来答题后被人评判转变为评判别人,由原来参考答案的接受者转变为参考答案的制定者。学生成为出题者,必须读懂读透文本,就必然要反复研读文本。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疑’是人类打开宇宙大门的金钥匙。”引导学生提问或许是改变当前阅读教学效率低下的有效途径。
当然,放手让学生读文章并随意提问,不同于平时教学中所用的批注式的点评与提问,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有范围、有方向的提问。这种提问式阅读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学生提问前教师的有效引导。
做好相关的知识储备
教师要对本地中高考的阅读题型、考点了然于心,要分析每年各地的阅读试题,掌握诸如以下常见的考点提问方式(以记叙文为例):
整体感知类考点典型的提问方式有:概括文章写了哪几件事,概括……的特点,通读全文,文章是怎样来……
词句赏析类考点典型设问方式有:某个词语(句子)好在何处,有什么作用;结合文意理解该词(句子)的含义;赏析(品析)加点词(画线句子)等。
语段作用类考点常见的设问方式有:说说某一段的作用;某个画线句子(景物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开头(结尾)某句有什么作用;引用诗歌(名言等)有何作用;指出人物描写的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等。
情感体验类考点常见的设问方式有:分析文中某人或作者的情感变化;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拓展开放类考点常见的提问方式有:请你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的看法;请你对……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教师有了这样的知识储备,就完成了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引导提问的第一步。
做好学生分组
身为语文教师,就一篇文本提出几个高质量的、耐思考的问题并不是一件信手拈来的容易事,对学生来说就更不容易了,况且学生的语文素养参差不齐。如何让学生人人都参与进来,个个都有收获呢?分组合作是有效的方法。将学生分成4至6人的小组,每个小组按语文能力强、中、弱组合,这样小组合作的方式就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对于语文能力较弱的学生能有效减少难度。此外,教师还可以制定相应的竞争机制与奖励措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与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出题质量与投入度。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出题,一个前提是学生对中高考的题型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数篇同一类文体的阅读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题型、各类题型的解题技巧、组织答案的方法。这既是为角色转换做准备,也是提高自己阅读、解题能力的过程。
精心选文,教师初步引读
教师要精选文本,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以中高考阅读文本的难易度为参照,循序渐进地选择提供。
选好文本,教师还要带领学生简单地解读文本,使得学生对文本的中心、语言、结构等方面有大致的了解,给学生搭梯子,为学生顺利出题做准备。
小组合作,精心设计题目
教师带领学生初步了解了文本之后,应规定好考点,方便学生找到出题方向。
以《一瓢清浅》为例,教师在带领学生初步了解文本之后,可要求学生从文意中心理解、句子或词语赏析、语段作用(或结构文面)、结全本文的拓展开放类这四个方面的考点出题。
一 瓢 清 浅
简 贞
总有一些淡馨的东西,随着生活的潮涨不知不觉地遗落于我孤单的沙岸,像一篇呆板的公文里突然冒出的美丽句子,那样令人惊讶,令人有浅浅的喜悦。任凭是潮来潮往的日夕,任是漩不止的漩涡,我仍旧要坚持着去珍惜这些意外,一点一滴地收藏。当有一天,当我年老得只咀嚼得动回忆,我会欣喜于自己一直保有着的这一瓢清浅—一瓢有着珍珠色泽的清清浅浅,我会满足地死去。
那一天多美妙。那几个衣衫不整,爱流鼻涕的小毛头竟然为我冠冕。
我一直喜欢花,却种不好花。就像花农不一定能欣赏他的花,这原是不足为奇的。可是,心里总是遗憾。
突然在河堤的小菜园里发现一株矮矮的蔷薇,疏疏的叶片,像镶上去似地,在早春的晨风中透着初醒的寒意。更让人欣喜的,在这样瘦弱的枝头上,竟躺着一朵含苞的小蔷薇。我无法形容我有多愉快,我一直喜欢含苞待放的花朵,总让我分享到她们羞怯的喜悦—期盼明日太阳的那份等待的喜悦。我拔了一半的洋葱,便搁在地上,用沾着泥的双手去轻轻触摸这如樱红小口的花蕾,她想说些什么呀?我心里在猜。放眼是一望无际的翠绿,从暗绿的竹林到鲜绿的秧苗,到岸边的草,及一行油绿的蔬菜。甚至连河水也不知不觉地吐露着浅绿的年龄。而这朱唇未启的小蔷薇,她想吐露些什么呀?我轻轻摸她淡淡的软刺,好娇羞地颤抖着。更忍不住要凑上去嗅,淡淡的,揉着春泥与绿草的一股清香,只因为这,我便像饮了早露一般地舒畅起来。
我告诉云妹。
“河岸有一棵蔷薇,快开花了,知不知道?”
“哈!我怎么会不知道?”
“谁种的?”
“本小姐!”她好得意。
“你怎么种?浇肥浇水—”
“不用那么麻烦啦!我在阿姑家摘的,走到半路,懒得拿回来,就随便插在河岸上,它就活啦!”
我嫉妒死了。什么花到她手里,不让它活就硬会活,到我手里,硬要它活就偏不活!
“你喜欢吗?”她问。
“当然喜欢!好喜欢!”
那一天,我在屋里看书。
“姊—出来一下。”
“阿—敏—媜啊,出来哦!”隔壁家的两兄弟,一个五岁一个三岁,也拉长喉咙在叫,好嫩的声音。
“做什么啦,在看书。”
“出来啦!你出来就知道—”此起彼落地在呼唤,我只好出去,站在大门口。两个小毛头看我出来,赶紧跑到草堆后面躲,还一径嬉笑,我心知不妙。
“做什么?”我问云妹。她站在晒谷场,两手插在口袋,很神秘的样子,眼睛却笑得很媚。她的脚踏车停在门口,沾着泥。
“下来啦!不会害你的啦!”她用指头在勾勾我。
“我跟你说哦—”这是我警告人的口头禅。
“不会啦!不会啦!!”她说。
于是我下阶梯,站在晒谷场,听她的话坐在地上,把眼睛闭起来,不偷看就不偷看。
“出—来—啊!!”拉长地大叫。
突然,那两个小家伙“喔—”地跑来,我赶快睁开眼,看他们三个人从口袋掏出东西,往我身上洒,满天的蔷薇花瓣纷纷落在我的发上、襟上、手上。我惊愕了,不晓得怎么办?眼睁睁地看他们好高兴地从口袋掏花瓣洒我,又叫又跳地,连那个三岁的小毛头也笑嘻嘻地又拍手又跺足,笑得把小鼻子都挤成一堆。
我呆呆地坐在地上,感觉着花瓣积在发上的那种重量,那种快乐的重量,有着尝尽幸福之后的满足的疲惫。
那朵小蔷薇冠冕着春之绿野。而我也被冠冕,被天地间最珍贵的赤子之心。
被天地间最珍贵的赤子之心。
有了前面教师一系列的铺垫,学生按照小组分工拟出题目,语文能力稍弱一点的学生可以出语句赏析类题,语文能力中等的同学可以出结构类题目,语文能力强的同学可则以出拓展开放类题目。
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后,再经过教师的指点、把关后,就有了这样一组题目:
1.通读全文,说说标题“一瓢清浅”的含义(中心理解类);
2.“那朵小蔷薇冠冕着春之绿野。而我也被冠冕,被天地间最珍贵的赤子之心……”联系上文语境解释这两个“冠冕”的意义(词语赏析类);
3.赏析句子“眼睁睁地看他们好高兴地从口袋掏花瓣洒我,又叫又跳地,连那个三岁的小毛头也笑嘻嘻地又拍手又跺足,笑得把小鼻子都挤成一堆”(句子赏析类);
4.细细回想你的生活中也一定会有这样“淡馨的东西”“美丽句子”令你有浅浅的喜悦,请选择一个小细节描述出来(理解拓展类)。
这样的题目比起老师出的阅读题也不会逊色多少吧。
规范做出答案
小组合作初步设计出题目后,还要讨论出较为完备的参考答案,这是深入阅读、深化理解文本不可缺少的步骤。在这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各小组的讨论并及时指导。各小组将自己的题目交换解答,再由出题小组收回并做出评改、给分、反馈。出题小组与答题小组互相讨论、质疑,当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时,由教师仲裁,或全班一起讨论确定。经过一系的碰撞、讨论,总结出的答案,对于学生而言,那是他们自己的成果,经过了自己的深入思考,意义非凡。
最后,全班进行展示比较,教师根据分数选出出题最佳组、答题最佳组予以奖励。教师的奖励为下一次课堂活动埋下最好的伏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增长的不仅是阅读题的答题能力。
如此一篇文章从出题到最后给出定型答案,一般得花费大约两堂课的时间,虽然两堂课只能出一篇阅读的四至五道题,但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动机能得到最有效的激发,阅读的答题能力的提高一定比单纯地做题要有效得多,其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功效强过学生单做十篇阅读题目不止。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换位思考,引导学生自主设计问题并给出答案,是提升学生阅读题答题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这种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精神,并带来生机勃勃的课堂气氛,真可谓是能力与人文兼备,分数与素养双高,语文教师何不一试呢?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东湖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