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都科研人员学术交流状况调查研究

2017-06-22旷宗仁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学术交流科技创新

旷宗仁

摘 要:以知识管理与创新理论为基础对首都科研人员参与学术交流活动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实证调查和数据分析。研究发现:首都科研人员有参与学术交流的强烈需求,但这种需求通常流于表面化;他们参与学术交流的数量不足,交流对象范围比较狭窄;学术交流缺乏中深层次的隐性知识共享;缺少促进隐性知识共享的交流平台和宽松的保障条件是影响学术交流深度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更好地促进学术交流,应该改革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激发科研人员真正的学术交流需求,建立科研人员交流合作激励机制和人才流动机制,加强学术交流中的深层次隐性知识交流与共享,切实提高科研人员学术交流的质量,同时积极营造宽松平等的学术交流气氛,对学术交流中低职称、低学历科研人员给予更多的支持与帮助。

关键词:首都科研人员;学术交流;科技创新

我国科研人员的学术交流究竟处于一种什么现状?交流环节中存在哪些短板?交流过程中缺少哪些要素和条件?解答这些问题是认识我国学术交流现状、探讨促进学术交流政策措施的必要基础。本研究将通过对学术交流的需求动机、广度深度、环境条件、障碍因素等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从中探讨学术交流的关键阻碍和改进策略。基于北京是中国科技创新中心,本研究以首都科研人员为主要调查对象,按照学科分布特点采用多阶抽样方法,从不同类型单位中选取400名左右科研人员作为问卷调查对象,并选取了部分有代表性的科研人员进行深入的半结构访谈,弥补问卷调查之不足。本研究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79份,问卷回收率为94.75%。

中国科协原主席周培源于1978年3月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学术交流活动是科学技术工作中个人钻研和集体智慧相结合的一种形式。通过科学家之间的思想接触,学术交流,自由争辩,可以沟通情况,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使认識得到发展,从而有可能产生新的科学假说,开辟新的研究途径。”该概念包含以下三个具体内涵:一是学术交流的主体是主要从事科研的科研人员,内容是学术思想,方式是质疑与争辩,目的是知识创新—新的观点、新的方法。二是学术交流需要一定的环境与条件(交流的场所、空间、过程),需要有内在的需求和动力,需要有合适的媒介与方法。三是研究学术交流不仅要关注其外在的现象(交流形式、媒介、频率、效果),更要关注其内在的实质(动机、过程与环境条件)。根据以上学术交流的本质内涵以及知识管理、科技传播等相关理论,本文在分析实地调查数据后,发现首都科研人员在学术交流活动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学术交流需求强烈,但这种需求流于表面化并有异化倾向

具有合理动机与需求是科研人员参与学术交流的前提条件。本文调查发现:近七成(67.9%)首都科研人员表示学术交流的需求比较大和非常大,但超过八成(80.4%)的科研人员参加学术交流只是为了“了解当前学术动态”,54.0%的科研人员表示只是偶尔交流,参加学术会议以听众身份参加的科研人员居多。与此同时,由于学术评价体制、职称晋升制度、薪酬发放规则的不当安排使其主要目的发生了严重的偏离与异化,将本来作为学术争鸣的一种主要手段的学术论文发表,转变成获得专家认可、增强社会影响力、职称评聘、业绩考核的逐利工具。

需求与动机调查结果表明:首都科研人员虽然在表层观念意识里认为对于学术交流具有较大的需求,但在参与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等实际活动中要么降低为了解学术动态等目的性不强、自身投入不多的浅层次学术交流需求,要么异化为职称评定、业绩考核、工作总结等非学术交流需求,从而影响了学术交流效果,最终或多或少阻碍了我国学术研究、科技创新的步伐。

学术交流数量严重不足,交流对象范围狭窄

学术交流的质量与效果取决于学术交流的广度与深度。在学术交流广度方面,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一方面,科研人员学术交流数量严重不足。在过去一年里,虽然八成多科研人员参加过学术会议,但从参加的次数来看,没有参加过或者仅参加过1次~2次学术会议的科研人员居多,达到55.1%。其中,过去一年没有参加过国际会议的人员比例为50.8%,参加过一次国际会议的人员比例为32.4%,两者比例之和达到总数的83.2%。在过去三年里,25.4%的受调查者从来没有在国内学术会议或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过学术文章,31.9%的受调查者过去3年内仅发表1篇~2篇,两者之和接近60%。没有在国际期刊或国际会议上公开发表过学术文章的受调查者比例为45.1%,仅发表过1篇~2篇的受调查比例为19.0%,两者比例之和达到64.19%。以上数据表明:首都科研人员参与国内国际学术会议次数和发表学术文章的比例远远偏少,在实际上无法真正地承担科学研究人员学术交流的重任。另外,在出国学术交流方面,近半成科研人员在过去3年没有出国交流经历,出国交流大多以学术会议为主,参与出国学术交流的比例非常小,而且交流的频率和层次均比较低,远没有达到沟通密切、深入合作、共同创新的深层次交流,对于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贡献十分有限,难以满足我国科技创新战略需要。

另一方面,科研人员学术交流的对象范围较为狭窄,同行是科研人员学术交流的主要对象,跨领域交流明显不足。虽然有50%左右受调查科研人员表示学术交流的对象范围非常广泛或比较广泛,但也有接近30%的受调查者表示学术交流对象范围非常狭窄或比较狭窄,另有近20%的受调查者不能对自己学术交流对象的范围进行清楚判断。在交流对象上,48.2%的受调查科研人员选择了“本单位同行”,43.0%的受访者选择了“外单位本学科同行”,只有4.6%的受调查者选择了其他学科领域的学者。另外,科学研究人员公众的交流也比较少,不利于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公民科学素养的提高。科研人员在交流对象范围和内容范围方面的狭窄是影响科研人员学术交流效果与质量的先天不足。

学术交流深度不足、质量欠佳,缺乏中深层次隐性知识共享

在学术交流活动中,科研人员不仅应该通过语言、文字交流相互了解他人在论文、会议报告中体现的显性知识观点,而且也需要通过较多的互动交流、相互合作达到对其他科研人员隐性知识观点、技能和智慧结晶的把握,更深层次的是通过长期交流与合作,将自己和他们相互共享的显性与隐性知识融会贯通,促进自己内在知识结构的完善和新的智慧结晶产生,最终促进新的学术创新成果产生。为了了解首都科研人员的质量与深度情况,本研究按照知识管理的理论观点将学术交流层次分为主要体现为显性知识共享的浅层次学术交流、具有较多互动与隐性知识共享的中等层次学术交流、以及具有长期互动合作与隐性知识增长的深层次学术交流三个类型。

浅层次学术交流是指科研人员主要通过语言、文字阅读与沟通了解他人显性知识形态完成学术观点、研究方法与技巧说明的交流,主要形式包括发表与阅读学术论文和参与学术会议。调查显示:仅有57.9%的科研人员经常阅读同行相关科研成果,30.1%的科研人员仅是偶尔阅读同行的相关科研成果,另外更有11.7%和0.3%的受访者表示很少阅读和从不阅读同行相关科研成果;参加学术会议时,仅有57.2%的受访者表示互动较多或很多,超过40%的受访者表示互动不多或没有互动,45.4%的受调查者认为自己主要是听众,而作为报告人、交流讨论者、组织者的比例比较低,分别只有27.2%、25.7%和1.6%。较少地阅读他人的学术观点,在学术会议中互动不多,直接导致科学研究人员学术交流中显性知识交流、共享的不足,显现的结果,即对相互之间学术观点了解远远不够,与学术交流质疑和争辩的互动追求相差较远。仅有8.1%的受调查科学研究人员对同行学术观点非常了解和48.0%的受访者表示比较了解,有41.6%的受访者表示对同行学术观点了解一般,更有2.3%的受访者表示对同行学术观点非常不了解或不太了解。反过来,当被问及同行对于自己学术观点的了解程度时,6.8%表示非常了解,40.3%表示比较了解,45.1%表示一般了解,另有7.9%表示不太了解或非常不了解。数据表明:即使是在浅层次的学术交流层面,当前首都科研人员对于显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仍然不够充分。

除了显性知识的交流,隐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是科研人员学术交流中更加重要的内容。中层次的学术交流通过较多的面对面交流,在显性知识交流共享基础之上增加了更多隐性知识的内容,促進了科研人员对相互学术观点及研究方法的理解,在交流深度上大大超越了通过简单的交流互动、阅读他人论文、听取他人报告所进行的显性知识沟通共享活动。本研究调查显示:首都科研人员与同行互动并不频繁,与同行经常交流的受调查科技者比例仅为28.6%,54.0%的受访者表示仅仅是偶尔交流,17.2%的受访者表示很少交流,更有0.3%的受访者表示从不交流。结果表明:当前首都科研人员中层次的学术交流更加不够充分。

深层次学术交流要求科研人员能够长期地互动交流与共同合作,以达到双方更多隐性知识传播与共享,从而更好地达成学术交流促进学术创新的根本目的。科研人员的高级知识与深层智慧更多的是以隐性知识的形态予以呈现,而且由于隐性知识没有脱离具体情境和个体内在认知结构,更容易被科研人员应用于个体的学术创新实践。然而,这种隐性知识的交流共享很难通过文字、语言、书本、论文、光盘等可见的、抽象化的、脱离了具体情境的符号或媒介来进行,而更多地依赖于科研人员之间的经常沟通、交流、互动与合作来开展,通过相互之间的深入观察、共同交流、相互模仿来最终完成。调查显示:仅有24.1%的首都科研人员能够经常与同行合作,49.7%的受访者只是偶尔合作, 25.1%的受访者表示很少合作,更有1.1%的受访者表示从不合作。该结果说明首都科研人员之间的深层次学术交流更是缺乏。综合以上多个方面调查结果,本课题认为从总体上来说,科研人员学术交流活动质量欠佳与深度不足的情况十分明显。

当前学术交流缺少隐性知识共享交流平台和基本保障条件

学术交流的重要价值主要体现在通过思想观点、理论方法的持续互动,使得科研人员可以互相启迪,激发新的创造灵感,产生新的思想火花,最终形成新的思想观点和创意。但是,现实中仍然存在不少交流障碍及困难,阻碍着学术交流进一步深化。

从外部客观条件来看,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首都科研人员学术交流中最大的两个障碍因素是“缺少经费”和“没有合适的交流平台”。分别有53.5%和50.8%的受调查科研人员认为“缺少经费” 和“没有合适的交流平台”是自己参与学术交流活动的主要障碍因素。其中,15.9%的受调查科研人员表示从来没有得到参与学术交流的经费支持,35.5%的受调查科研人员表示得到过学术交流的经费支持但力度比较小,31.0%的受调查科研人员表示支持的力度一般,仅有17.5%的受调查科研人员表示支持的力度很大。

从内部主观因素来看,时间精力投入不足和认为当前学术交流无法实现有效反馈与互动是限制科研人员深入交流的两个主要因素。12.8%的受调查者表示自己用于学术交流的时间非常少,54.5%的受调查者表示自己用于学术交流的时间比较少,两者总和超过67%,而认为用于学术交流时间正好合适、比较多或非常多的比例则仅仅为32.3%。7.3%的受调查者所付出时间与精力不超过1%,30.0%的受调查者表示在1%以上而不超过5%,63.8%的受调查者表示所付出时间与精力不超过工作总时间的10%。虽然现在仍然缺乏科研人员究竟应该付出多少时间与精力用于学术交流的科学参照标准,但这种少于1/10的时间精力付出比例明显偏低,更不用说少于1/20或1/100的时间与精力付出。55.9%的受调查人员认为自己无法与他人实现有效的反馈与互动,反映了我国学术交流活动大多浮于表面,交流层次不深、交流效果欠佳,无法达到深入交流并有效地促进学术知识的创新,同时也表明当前学术交流活动在交流条件、交流工具、交流途径、交流环境等方面还有很多欠缺之处。

总而言之,首都科研人员学术交流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学术交流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与障碍,难以真正承担我国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催化剂”“点火器”“孵化器”“发动机”的重要作用。如何提高学术交流的质量、提升学术交流的层次是未来学术交流活动开展与组织必须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仅仅着眼于浅层次学术论文发表及会议召开数量的增加对于学术交流促进学术创新功能的真正发挥作用有限,未来必须采取措施激发科研人员学术交流活动的动力与需求,激励他们深度参与到学术交流的活动中去,不仅提高学术交流中显性知识的传播与共享,更要加强学术交流中隐性知识的学习与共享,以便有效提高学术交流的质量与效果。

应对之策

一方面,应该改革科技创新管理体制,增强科研人员真正的学术交流需求,促进科研人员学术交流数量的增加和范围的扩大。另一方面,应该建立科研人员交流合作激励机制和科研人员人才流动机制,加强科研人员学术交流中的深层次隐性知识交流与共享,切实提高科研人员学术交流的质量。另外,应该营造宽松平等的学术交流气氛,对学术交流中低职称、低学历科研人员等弱势群体的学术交流给予更多的支持与帮助,发挥科协及学会等科技社团作用,建立良好学术交流平台,不仅服务于科协协会会员,并采取措施吸引更多非会员科学研究人员参与。同时,增强科学研究人员科学传播意识,加强公众科技知识传播与普及。

本文系2016年度北京高校青年教师社会调研项目“首都科学研究人员学术交流状况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曾湘琼,徐军华.1998-2008年国内学术信息交流研究之文献与主题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12).

[2]陈士俊,夏青,李凯.学术交流中知識转移—基于传播学视角[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3]董泽芳,黄健雄.高校教师学术交往的调查与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10).

[4]付春山,黄竞跃.对学术交流创新的几点思考[J].学会,2010(7).

[5]付盛松,陈雄辉,李昊.学术交流与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未来与发展,2008(12).

[6]高峡.科技社团在学术交流中应创立“质疑”机制[J].科技导报,2005(8).

[7]高峡.学术交流三境界[J].科协论坛,2011(3).

[8]韩新宝,张红兵.推进学术交流内涵建设的思考[J].学会,2011(5).

[9]靳萍,彭述娟,应永铭.自有探索与学术交流互动机理的探索性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8 (1).

[10]康娇,董志峰,赵睿,等.科协学会学术交流民主化策略研究[J].发展,2013(6).

[11]李国红.论科学交流的基本形式及其发展[J].情报探索,2006(9).

[12]李玲丽,吴新年,张甫.开放性科研社交网络应用调查与分析—以Academia.edn为例[J].情报资料工作,2013(1).

[13]刘淑银.如何提高学术交流活动的质量[J].价值工程,2011(31).

[14]吕雯,刘松年,张太玲.基于互联网的学术交流初探[C]//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中国科协第三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15]乔冬梅.国外学术交流开放存取发展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04(11).

[16]秦鸿霞.科学交流的基本原理[J].情报资料工作,2004(S1).

[17]全国科学研究人员状况调查课题组.第二次全国科学研究人员状况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7-51.

[18]苏祺.基于网络化环境下的学术交流[J].学会,2009(8).

[19]魏晓明.学术交流活动面临的困境和对策[J].学会,2007(7).

[20]徐佳宁.科学交流体系发展研究[J].图书馆界,2010(5).

[21]徐丽芳.科学交流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及其演进[J].图书情报知识,2008(6).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责任编辑:于 洋]

猜你喜欢

学术交流科技创新
加强学术交流与科学普及传播,提升学会工作影响力
全媒体时代学术出版转型与图书馆的责任
论以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烟草行业可持续发展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要素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率分析
高职教师学术交流、研修培训开展状况不足与提升策略研究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
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建设探索
The Disillusion of the American Dream from Gatsby in The Great Gats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