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中村群众体育参与现状调查
——以太原市万柏林区为例

2017-06-22段骄阳曹电康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城中村体育锻炼居民

段骄阳,曹电康

(中北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城中村群众体育参与现状调查
——以太原市万柏林区为例

段骄阳,曹电康

(中北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太原市万柏林区具有代表性的小王、小井峪、大井峪、下元等 4个城中村群众体育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希望为新农村建设和全民健身计划在城中村的顺利开展提供一些建议。研究结果:万柏林区城中村群众有一定的体育参与基础,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较少、体育消费意识不高、城中村社区缺乏社会体育指导员等问题。并从建立长效机制、完善制度,加强宣传,完善体育设施,增加体育指导员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万柏林区;城中村;群众体育;太原市

21世纪以来,我国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城市建设也日新月异,但在城市中或郊区的许多村庄并不能马上跟上发展的脚步,于是便形成许多“城中村”[1-2]。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中村相较过去经济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但在经济能力、生活水平和消费娱乐等许多方面与城市居民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城中村居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得到很大改变,逐渐向城市靠近,而且又保留了一些原有农村的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娱乐活动;同时,城中村基础健身娱乐设施建设不完善并存在着制约[3],与城市居民相比,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不足、体育人口比例较低、村民的体育意识不高以及村民体育消费水平较低的问题普遍存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发现,无论是体育人口比例还是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城市最高,城中村次之,农村最低[4-7]。因此,城中村体育既肩负城市体育的发展进程,又对顺利开展农村社区体育起到重要作用,是城市社区体育和农村体育共同发展的桥梁。太原市万柏林区小王、小井峪、大井峪、下元4个自然村率先完成城中村改造,交通便利,是众多城中村最具代表性的区域。对这4个城中村的群众体育参与情况进行调查,具有一定典型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以城中村群众体育参与现状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万方数据、重庆维普等数据库,以“太原市”“城中村”“群众体育”等为关键词,查阅近10年与农村体育、城中村体育、社区体育等相关文献资料50余篇,同时查看了与本研究有关的文献和论著,为本论文撰写提供理论支持。

1.2.2 问卷调查法 本次调查以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小王、小井峪、大井峪、下元4个城中村的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4个城中村共200名居民参与问卷的调查,其中小王村70名,小井峪70名,大井峪30名,下元30名;并邀请了5位专家对调查问卷进行了评价,评价如下:1位专家认为问卷的整体性非常合适,4位专家认为合适;5位专家均认为问卷设计的内容合适;1位专家认为问卷整体结构设计非常合适,其余4位专家认为合适。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2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92份,有效率为96%。

1.2.3 访谈法 针对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城中村群众体育锻炼情况,走访了被调查的4个城中村社区的居委会干部,分别与小王社区的柯书记、林主任,小井峪社区的蔡书记、郑主任,大井峪社区的张书记、卫主任以及下元社区的王书记、张主任8名居委会干部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了解了各个城中村的体育参与现状,以便于论文的撰写。

1.2.4 数理统计法 将收集到的数据输入计算机,采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与管理,并对调查问卷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图表制作。

2 结果与分析

2.1 太原市万柏林区城中村居民的基本情况

2.1.1 居民的性别、年龄分布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万柏林区城中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以男性居多,占到63%。本研究问卷调查涉及到的的年龄特征、年龄分布: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万柏林区4个城中村村民进行调查,年龄分布主要为青年、中年人群,所占比例为82.3%,因为这部分人群作为农村体力劳动的主体,因此也是进行体育活动的主力军[8](表1、2)。

表1 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性别分布

表2 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年龄分布

2.1.2 居民的文化程度情况 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对体育锻炼价值功能的认识不同[9],鉴于此,笔者就万柏林区城中村居民的文化程度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表3),城中村居民文化程度中小学所占比例较多,本科及以上学历所占比例较少。

表3 居民的文化程度

2.1.3 居民从事的职业情况 对万柏林区4个城中村居民调查结果显示(见表4),务农占11.98%,个体占33.9%,社区管理人员占10.9%,公务员占2.6%,事业单位占8.9%,学生占3.7%,企业员工占26.5%,其他占1.6%。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属于脑力工作者,相对来说闲暇时间较多,是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群体;个体以及其他剩余劳动者相对来说工作时间较长,由于工作性质不同,在工作中会消耗一定的劳动力,他们会在闲暇时间选择休息,选择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就会很少。

表4 居民从事的职业情况

2.1.4 居民收入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表5),城中村居民家庭全年总收入主要集中在10 000~50 000元之间,占到被调查对象的72.4%,其中10 000~30 000元的占33.3%;年收入在10 000元以下的最少,占13%;由此可见,城中村居民的年收入不高。

表5 万柏林区城中居民年收入情况

2.1.5 居民余暇时间用途分布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表6),城中村居民余暇时间用途前3位的是体育锻炼29.7%,看电视19.3%,做家务14.1%,余暇时间用于体育锻炼的比例不超过1/3,这表明城中村居民对体育锻炼不太重视,体育锻炼意识较低,有待进一步提高。

表6 居民余暇时间利用的情况分布(多选)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万柏林区城中村体育活动开展总体情况如下:1)4个社区都有健身设施以及文体娱乐室,但设施比较少,并且都集中在各个社区的小区中。而各个社区还是有近半数的居民居住在自己所建筑的房屋内,这些居民就无法进行体育器材的锻炼,转而选择去附近公园或空地锻炼。2)4个社区都未配备专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但是大井峪社区辖管的小学内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居委会每次举办体育赛事都会聘请他进行指导。3)4个社区都有专门负责文体活动方面的居委会干部。4)调查结果得出,只有下元社区不举办体育活动,而其他3个社区每年都会举办多项的体育活动,如:老年秧歌、锣鼓大赛、象棋比赛、乒乓球比赛等。

2.2 万柏林区城中村体育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本次调查太原市万柏林区4个城中村共192名居民,有121人参加过体育锻炼,占被调查总人数的63%,没有参加过体育锻炼有71人,占37%。

2.2.1 居民对体育活动开展的认知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得出(表7),有60.4%的居民认为有必要开展体育活动,而39.6%的居民认为没有必要开展体育活动。虽然认为有必要开展体育活动的居民占多数,但是城中村群众体育的发展还有待提高,居委会应加大对体育运动的宣传,使更多的居民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表7 居民对体育活动开展的认知情况

2.2.2 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 调查结果显示(图1):城中村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目的分布频数图中强身健体占34%,兴趣爱好占27%,减轻压力、调解情绪占17%,这和城中村居民所从事的职业是息息相关的。

图1 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分布

2.2.3 居民每周活动次数及时间情况 调查结果统计得出(见表8),万柏林区城中村居民中每周活动次数3次或3次以上,每次活动不少于30 min者共计79人,占调查样本的41.1%;每周活动次数3次以下,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30 min者共计人数85人,占调查样本的44.3%;每周活动次数3次及3次以上,每次活动时间少于30 min者共计人数65人,占调查样本的33.9%;每周活动次数3次以下,每次活动时间少于30 min者共计人数103人,占调查样本的53.6%。由此可看出,城中村居民的体育锻炼负荷有待进一步增加。

表8 居民每周活动次数及时间调查

2.2.4 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及项目 调查结果显示(图2),城中村居民主要多集中在公园、住宅小区、公路街道边以及附近空地来进行体育锻炼。这主要是由于城中村的特殊性,近几年来政府大力倡导城乡结合发展、促进城中村改造,使城中村附近的环境越来越好,毗邻的公园也越来越多,城中村居民越来越重视体育锻炼,重视身体健康。例:小王社区地处南内环西街,离汾河公园步行30 min路程。小井峪社区毗邻迎泽西大街,随着迎泽西大街道路改造的完成,沿街建起了多个小公园。下元小区同样毗邻迎泽西大街,下元二期小区步行10 min便是玉门河公园。

图2 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场所分布频数

调查结果显示,城中村居民多以跑步、步行和体育器械活动为主,因为这2项体育活动易开展,有现成的体育设施,并且没有场所、人数多少的限制。而其他的体育锻炼项目相对来说对体育锻炼场所、体育器械、人数的要求则稍高(表9)。

表9 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项目频次(多选)

2.2.5 居民每年的体育消费金额及消费项目 体育消费是人们在解决基本生存需求之后的更高层次的享受需求,作为一个新兴的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10-12]。影响体育消费的因素多种多样,研究城中村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和项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出大众体育运动水平和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表10、11),城中村居民的体育消费不是很高,由于居民的自身条件影响则多在免费场所进行体育锻炼,只需要偶尔购买普通的运动服、运动鞋即可。而且城中村村民体育消费意识不强,多为实物消费。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城中村居民对体育锻炼场所有较高要求且对自己的身体健康重视程度较高,会去收费性体育场所进行固定时间的运动,多集中为羽毛球、乒乓球、健身活动等。

表10 居民体育消费金额频次

表11 居民体消育费形式频次(多选)

2.3 影响万柏林区城中村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调查结果显示,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居民多因为养家糊口,而没有余暇时间,加之上班劳累等生活琐事导致身心疲劳,使得他们没有更多的精力进行体育活动。另外,因不懂锻炼方法或缺少体育设施而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居民也占一定比例,因此须增加社区体育指导员,完善体育设施配置(图3)。

图3 居民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分布(多选)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参加体育健身的居民认为急需修建体育活动场所、经常组织体育活动、加强体育宣传与发动,可见居民对进行体育活动的希望是迫切的,如果这些问题都得到解决,城中村群众体育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好(表12)。

表12 居民认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多选)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万柏林区城中村群众有一定的体育参与基础,强身健体的意识较高,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较少、体育消费意识不高、锻炼强度须进一步提高、缺乏社会体育指导员等问题。

3.2 建议1)建立长效机制,完善城中村体育法规章制度建设,加大社区居民委员会对群众体育的重视程度;社区居民委员会应定期开展项目丰富的体育活动,提高居民体育活动意识,提高居民的锻炼积极性。

2)加强体育健身的宣传力度,普及体育相关知识,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提高居民参与优育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居民社会交流的频度。

3)改善城中村的体育健身设施,增加城中村的体育锻炼场所,聘请专门负责对健身器材的日常管理和维修人员。

4)加大对城中村体育发展的经费投入力度,聘请相关体育健身骨干人员对区内居民进行培训,培养体育活跃分子,营造城中村体育发展的良好氛围,增加各界人员参与优育活动的热情。

[1] 王梁超 . 西安市“城中村”社区群体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6):43-45.

[2] 刘鹏举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承德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D]. 北京 :首都体育学院,2011.

[3] 赖学鸿 .“城中村”与城市居民体育锻炼行为之比较 [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5(9):13-16.

[4] 崔东霞 , 黄延生 . 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2007,(26)2:89-91.

[5] 江亮,饶平,莫迎锐,等 . 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体育发展的社会学审视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11):1461-1463.

[6] 朱家新 , 常 德胜 .“城中村”居民体育休闲娱乐研究 [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36(1):36-42.

[7] 赵冬刚,付锦锐 . 陕西新农村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0,28(3):181-184.

[8] 杨爱华,李英,尹智涛 . 昆明市“城中村“改造前后居民体育的状况及发展策略 [J]. 西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30(6):92-96.

[9] 陈文坤 . 论城市化与居民体育生活方式——以广州市部分城中村为例 [J]. 新课程 (教研版 ),2009(10):12-14.

[10] 解奎龙,肖素霞 . 广州市城中村改造过程中体育文化现状与对策 [J]. 体育研究与教学,2004,19(2):16-18.

[11] 闫艾萍 , 李谐 . 太原市农村体育发展现状调查 [J]. 体育研究与教育,2011,26(2):49-52.

[12] 于莉 . 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发展研究 [D]. 曲阜 :曲阜师范大学,2007.

Condition Survey of Mass Sports Development——Taking Wan Bailin District in Taiyuan City as an Example

DUAN Jiao-yang,CAO Dian-ka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Taiyuan 030051, Shanxi China)

This article was generalized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Xiaowang, Xiaojingyu, Dajingyu, Xiayuan, which are representatives of village-in-town in Wanbolin, Taiyuan, Shanxi. It was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ass sports and its effects as well as bottle-necks. Moreover,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were made on the guidance of updating the concept of mass sports and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commun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advice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new-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and national fi tness in village-in-town. The results show that villa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mass sports’ current situation have some problem such as less sports proportion of the population, lower awareness of sports consumer, lack of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in the village, much single of sports activities and so on.Finally, the problems under four villages in mass sports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to put forward some measures

Wanbolin region;village-in-town;mass sports;Taiyuan city

G80-051

A

1004 - 7662(2017 )03- 0031- 05

2017-01-15

段骄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

猜你喜欢

城中村体育锻炼居民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石器时代的居民
学校联盟:城中村学校提质新路
拱墅:融资300亿元推动城中村改造
高台居民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