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绪与绘画活动

2017-06-21杨茗皓

艺术评鉴 2017年8期
关键词:艺术家情绪

杨茗皓

摘要:艺术家在绘画活动的过程中内心世界是起伏不定的,在纷繁的情绪中,无论是积极的情绪还是消极的情绪,艺术家本身必然在绘画活动中流露出绘画中的情绪,因此情绪在作品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情绪与绘画活动的探讨,让我们在绘画活动中更加清楚地了解创作活动的本源性问题。

关键词:情绪 绘画活动 艺术家

中图分类号:J2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9-0047-03

一、情绪的特征

情绪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无论是在工作学习中还是休闲娱乐中,它总是伴我们左右,无时无刻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方向和方式。当然,这种情绪也在我们的绘画活动中起到了很大影响。但是,为什么情绪对我们的绘画活动有这么大的影响呢?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提出:情绪是什么?

通常我们把情绪归于心理学之下,认为情绪是我们心理活动的一种状态,把好的情绪认为是一种心理兴奋,把不好的情绪认为是一种心理压抑等等,笔者认为这是一个片面的概念。海德格尔曾在《存在与时间》里是这样阐述的:“我们在存在论上用现身情态这个名称所指的东西,在存在者层次上乃是最熟知和最日常的东西:情绪;有情绪。”①

情绪是以隐匿笼罩的特性弥漫于此的世界中,但它作为集体无意识中的因素是以一种现身情态展示的势态。情绪作为人精神深处最原始的东西统摄着我们的内心,我们的理智和意志无法去控制得了它,情绪就像是我们的影子一样无法割舍,因此,情绪不是心理学的附属品,而是包含了心理学。情绪决定着我们的行为方向和方式使我们在绘画中有了更深层的动力,从而驱动着艺术家的创作活动。

其次,即使我们知道情绪是什么,但是它是如何生成从而决定着我们的绘画活动的呢?

情绪是任何生命体都具有的一种源初的东西,它是精子与卵子结合在一起的那一瞬间所诞生,在这个氤氲的世界里,它引领着每一个细胞、每一根神经,它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生活中隐秘地决定着我们。即使在还未有任何人的行为特征的胚胎中,胎儿却可通过胎动来传递出它的情绪。因此,情绪是与生俱来、油然而生的。

人既如此,自然物亦是如此。在《水知道密码》这套书中,作者江本胜以我们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水作为研究对象,站在生命的角度来观察水的本质从而揭开人的本质及其人存在的意义。通过对水的研究,让我们得知水就像是一面镜子照映着我们,水作为最原始的物质是有情绪的。当水“阅读”了“爱”和“感谢”这个词语后,通过显微镜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水所呈现的结晶接近完美,充分绽放着充满“爱”和“感谢”的情绪。而当水“阅读”了“浑蛋”这个词语后则无法结晶,水产生了负面情绪,水“生气”了,像我们人一样生气起来无法思考、乱了秩序。水不仅可以“阅读”还可以“听音乐”“看风景”,水如同婴儿一般毫无遮蔽地反映着各种不同的情绪。但无论是怎样的情绪,正能量的情绪始终散发着美丽的结晶,而负能量的情绪则呈现出缺乏张力甚至无法成型的结晶。因此,水作为在世界中的纯然物是以此在作为现身情态,而此在总是有情绪的。

最后,有的人可能会说:在绘画活动中,我的绘画是情感的激发而产生的,而并非是情绪的一时冲动而产生。这个说法是表面的。

人是有情绪和情感的,世界万物都有情绪,但不一定有情感。情绪的对象是生命体,在情绪动作中我们可以寻找到最初的语言形态,“人就是通过情绪动作把符合人的世界重迭在给出的世界上”。而情感的对象是此在的人,情感是创造出来的,“把人们称之为人的‘自然行为的最基本行为和创造出来的文化或精神世界重迭在一起是不可能的”。②

二、情绪与绘画创作

绘画作品的产生并不是单靠作者的深厚技能修养,主要靠作者有一个精神饱满和感情丰富的内心世界。绘画创作是一种高智能的活动,这种活动逃不出情绪的范畴,在情绪的世界中变换多样。

在绘画活动中不同生命时期的情绪所创作出的绘画各有不同。

儿童在儿童画的表现形式方面如造型、色彩构图等有其自己的特点。儿童画好的造型是在自己直观感受的支配下进行的,加之其绘画语言用着直接、明朗、纯粹地表达出并没有现实世界给予他们冲动的主观情绪,使他们迫不及待抓起笔涂抹其所看到的一切,借助绘画这一形式进行创作。

青年尤其指大学生对外界刺激反应迅速敏感,喜、怒、哀、乐常形于色,情绪比成年人外露、直接,比中小学会隐藏或抑制自己的真实情感,表现出含蓄、内隐的特点。而他们在绘画创作中卻悄无声息地透露出自己的本质情绪。

中年的艺术家们随着绘画阅历的不断提高,艺术界中相仿相似的作品层出不穷,部分艺术家们的创作思路逐渐枯萎,不断地模仿妨碍了艺术家们的真情流露,使得当他们面对画面时不知如何下手,他们变得烦躁不安,达到了“极难”的困境,绘画作品变得平庸无趣。

人到暮年,返老还童,但这并不是返回儿童那般纯真,而是看透世间百态,以一种敞开平淡的情绪进行绘画创作,使画面营造出一种大气雅致的画面效果。

其次,生活环境对情绪的影响也颇深,使得这种情绪在绘画活动中更为重要。

家庭环境的影响力在儿童画中尤为明显。一个沉浸在欢声笑语中的家庭里,儿童心情愉悦、活泼时所用的色彩丰富饱满,在创作儿童画中色彩明朗,如黄色、红色、黄绿色等。相反的一个整日在争吵喧闹中度过的家庭里,儿童心情忧郁、烦闷且不安,使他在创作儿童画中色彩抑郁,常有黑色、紫色、灰色等。不同的家庭环境所带给他们创作所用的色彩影响是巨大的,儿童使用色彩和语言一样,是一种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工具,因此,色彩的运用具有深层的情绪意义。

不同地域对情绪的影响力我们可以以古代中国为例。南北画派由于南北地域地理上的差异,使之各具有自身独特的山水特色。北派山水主要以荆浩为主,北方的山水场面浩大、气势雄伟、空间感强,在其绘画活动中北方人物豪迈的性格加之北方壮阔的背景,使画面呈现出森严的情绪特征。因此,不同地域的情绪各不相同。

东方与西方对情绪的影响源远流长。东方的大好河山使他们在写意水墨画中讲究气韵生动、天人合一,在创作中身临其境投入自然环境中从而抒发主观意识。西方的异域风情写实油画则讲究用笔触来表现情绪,在绘画创作中笔触之间抒发自我情绪的表达。因此,东方与西方在绘画创作中各不相同,使得他们在绘画活动中的情绪也千变万化。

三、情绪与绘画案例

绘画活动是深层情态与理解,理解总是有情绪的,而且这种情绪也是有取向的。所以,在这样一个充满激情与理解的状态下,你的作品不会平淡如水、普普通通,而是通过你的笔触和画面透露出的独具一格、过目难忘。因此,情绪可以人为的决定画面的安置,通过情绪营造出一个世界,绘画可以说是被情绪“制造”出来的。

19世纪,德拉克洛瓦作为浪漫主义的重要代表画家之一,以历史题材为创作背景,把抽象的冥想和寓意变成艺术形象,从而表达情绪的深度与力量以及在绘画活动中的激烈和气势方面独具一格。

20世纪,马蒂斯作为野兽派的先锋是以鲜明强烈与任意变化的色彩作为绘画中情绪的表达。他运用黄色、紫色、蓝色、绿色和红色来张扬他的个性,用最简单的颜色使绘画中的情感有力而生动,使颜色从传统绘画中释放出来。

21世纪,许江的作品多怀有浴火重生和沉重激昂的情绪为主,尤其以葵系列为主,葵有“愧”的谐音,这种愧是一种情绪并与人的内心有关,因此,葵喻意人精神世界与心思相连,带有一种伤愁的情绪。许江画中的葵是以植物来表达精神的绽放,在他的《葵园十二景》中,无论是校园内的葵、冰天雪地里的葵、东方与西方的葵、一望无际的葵还是被风吹过的葵,它们都带着昂扬而又激情的情绪,带有着一种默默地坚守。

笔者刚踏入绘画的行列时,导师让我们用全开的速写纸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幅速写,并命名为直觉速写。我们以前在二元论的思想下用着理性和脑脊髓神经系统面对面的进行绘画,从而带有少许烦躁的情绪。而通过导师的讲解,笔者了解到应该运用人的交感神经系统进行绘画,不要想只要画,抛开大脑里的杂念沉浸在绘画里,用中国传统的“出神入化”、杜威的“兴奋中的沉睡”、尼采的“沉醉”等等用瞬间的决断进行绘画,就像马蒂斯所说的“速写最直接最纯粹地表达了我的感情”。通过直觉速写使得手里的笔与手融合在一起,在决断时“不留于一物,故其神与万物交”,使得线轻重缓急,行如流水。因此,在画直觉速写时笔者是怀着紧张而又激动的情绪进行绘画。

因此,在绘画活动中,情绪无时无刻隐秘地决定着我们的绘画,绘画的问题是交感神经系统的问题,而交感神经系统便是“无”,“无”很大,但是我们不能说“无”便是情绪,却可以说情绪便是“无”。我们在无中画有,有中画无,使我们的艺术在情绪的基础上获得更大的价值。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情绪的探讨,让我们了解到情绪是行如流水相伴我们一生的产物,它不是后天造出来的,而是先天油然而生所生成的。情绪与情感相比,情绪为所有有生命“活”的东西所有,它比情感更深沉、更基础、更原始,而情感却只为人所有。正是因为情绪的这种基础与原始,使得它在不同生命時期与不同生活环境中千变万化,无论是我们年老色衰还是我们身处异地他乡,这不同的情绪都为我们增添靓丽的色彩。

注释: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三联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156页。

②[法]莫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法国伽黎玛出版社,2001年版,第246页。

参考文献:

[1][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2][德]马丁·海德格尔.林中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彭富春.论海德格尔[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美]肯·威尔伯.意识光谱[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1.

[5][英]E.H.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艺术家情绪
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