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父母假
2017-06-21
【事件】
在2017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车北京二七机车有限责任公司原副总经理李海滨建议,国家为独生子女的公民设立带薪年假,让独生子女的孩子们能有时间照顾日渐衰老和多病的父母,这体现国家对履行了计划生育的公民义务而成为独生子女父母的关爱责任。
在2015年的时候,人社部的一项调查显示,带薪休假落实率约为50%。落实带薪休假比较好的单位,主要集中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而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落实得相对较差。而“70后”“80后”独生子女,已全面进入到给父母养老的时期,有些甚至还挑起了照顾祖辈的大梁。这些处在家庭人口结构“倒金字塔”底端的独生子女,实实在在地承受着人口老龄化之后的养老重担与压力。
观点1:加大力气发展养老产业,是解
独生子女们“近渴”的有效途径
观察者:谢伟锋“光明网”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养老是高频词。不管是对保险制度的补齐短板,还是对养老服务的市场放开,都赋予该行业不小的利好。但不可否认的是,中高端供给的养老产业还远远落后于国人需求。一些硬件和软件都差强人意的养老院,给人一种“送老人进去就是虐待老人”的感觉。事实上,良性发展的养老产业,不仅回报率高,也能大大减低家庭负担,更能释放后辈在事业上的生产力。这种语境,对于独生子女的“70后”“80后”而言,更为明显。因此,加大力气发展养老产业,托底社会的眼前之需,也是解独生子女们“近渴”的有效途径。
观点2:完全可以鼓励企业试行
“照顾父母假”
观察者:乔杉《北京青年报》
不仅是独生子女家庭,所有家庭都存在“照顾父母假”的需求。当我们讲“可怜天下父母心”时,反过来讲,到了父母衰老生病时,何尝不是“可怜天下子女心”。一方面,父母希望子女能够陪侍在身边;另一方面,子女也想在父母床前尽尽孝心。可子女们由于工作的限制,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有一个“照顾父母假”,让子女们尽尽孝心,自然增进社会和谐。
任何一種假日的设立,都不能不考虑现实条件的制约,特别是不能不考虑用人单位的承受能力。有人就指出,设立“照顾父母假”可以,但成本不应完全由用人单位来承担——现实中,一些用人单位已经不堪重负。这样的声音并非没有道理,这也需要决策层更好地找到平衡点,尽量实现利益均衡。但就现阶段而言,也不必把设立“照顾父母假”当成异想天开。从政策层面来看,完全可以鼓励企业试行“照顾父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