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逻辑类病句释疑
2017-06-21李弗不
李弗不
【考点阐释】
病句题是高考必考的一种题型,在病句题中,不合逻辑的语病句又是考查得最频繁的一种。翻检2000年以来的高考语文卷,每年都可见到不少的不合逻辑语病句的身影。不合逻辑的语病句,侧重于考查事理逻辑及其关联性,语言是存在逻辑性的,违背逻辑的语言都是存在语病的。对于考生来讲,要能够迅速地作出判断,并指出其具体的不合逻辑处,必要时还要能够做出修改。
【知识梳理】
事理逻辑和生活逻辑都是不能违背的,违背了,就会让人费解,就是病句。一般说来,自相矛盾、范围不清、不合事理、主客倒置、强加因果、否定不当、两面对一面不当、分类举例不当、数词使用不当、关联词使用不当等都属于不合逻辑。
而在以上的这些不合逻辑点中,重点和难点又是其中的自相矛盾、不合事理、否定不当、两面对一面不当这几点。
应对不合逻辑病句题的最好策略就是,平时加强训练,大量地训练,训练到熟能生巧的程度,加强对每年的高考真题的分析和解读;考时则依类划分、逐一排查,迅速作答。
【金题示例】
1.此次《环境保护法》修订,历时两年,前后经过了多次审议,如今终于定稿,在环境先于经济的原则上已达成一致并写入法律。
解析:此句的毛病是排列顺序不当。正确的顺序应该是:达成一致——终于定稿——写入法律
2.大庆石化总公司的老少职工们同台竞赛,年轻职工積极踊跃,老年职工更是不让须眉。
解析:不合逻辑。古时男子以胡须眉毛稠秀为美,故以“须眉”为男子的代称。“老年职工”就包含男女,主宾构不成比较。
3.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择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解析:此项属于否定失当。“切忌不要”,“忌”本身就含有“不要”的意思。改法有二:将“忌”改为“记”或将“切忌不要”后的“不要”删去。
【解题技巧】
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间的逻辑关系。可以从词语是否误解误用,概念是否准确,构成是否恰当,推理的方式是否合理等多方面来分析。具体而言,比如自相矛盾的病句,大多应从对某些词语的误解和误用上来突破。如,“一位莘莘学子”,很明显,这是数量词的误解误用;“决定拟撤销其局长职务”,“决定拟”,这是对表程度的词语的误解误用;“……将……了……”,这是对时态词语的误解误用;“重新首映”,这是对表特定意义的词语的误解误用;“中秋之夜,繁星满天,一轮明月高悬,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繁星满天”和“皎洁的月光”同时出现违背了生活真实,“月明”必“星稀”,“星繁”,月必不明,这是误用违背客观事实的词语……从这些方面入手,破解自相矛盾类不合逻辑语病句,会是一种技巧、一种捷径。
再如,两面对一面的不合逻辑病句,一定要看两面词,看是否为一面对两面的错误,有时虽然都为两面,但面与面也可能交叉不当等。这类的两面词有“能否”“是否”“有没有”“好坏”“优劣”“上下”“左右”“高低”“轻重”等。
再如,数词使用不当的不合逻辑病句,一要看数词前后是否重复,二要看数词前后是否矛盾,注意“增多”“提高”“超过”等词语只能用于数量的增加,不能用于表示数量的减少。
再如,否定不当的不合逻辑病句,有“避免”“预防”“防止”“忌”“缺乏”“杜绝”“忘”等词用在否定句中也相当于否定词,要考虑句子是否把意思说反了。还要看并列词,看句中是否有“和、与、及、以及、和、顿号”等表并列的词或并列短语。
同理,其他类不合逻辑语病句,都可以寻找出一些技巧或窍门,举例略。
【误区警示】
误区一:短句子往往无语病,长句子往往有语病。我们不能思维定势,看到短句子,就觉得其无语病,看到长句子就认为其有语病。
误区二:只从主谓宾的有无、搭配的恰当与否等方面去推敲,而忽视事理逻辑。比如,“社区服务中心为孩子们准备了跳绳、羽毛球、拼图、棋类、卡拉OK等19项体育活动,并将20万元活动经费发放到各社区。”主谓宾全有,但仍然是个病句,因为“拼图”属于智力游戏,“卡拉OK”属于文娱活动,混合列举就不合逻辑了。
误区三:所有一面词对两面词均错误。碰到隐性的两面词,就不能绝对按照一面对两面即错误的规律了,比如:“学生志向的高远和低下,对其成才有重要的影响。”句中的“高远和低下”,是“两面”词,而“影响”看似是“一面”词,实质上是个“两面”词,因为“影响”是个隐性的两面词语,“影响”可以是积极的、正面的,也可以是消极的、负面的,整个句子语意的表达并不混乱,合乎语法和逻辑。再如:“我们能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子孙后代切身利益的大问题,我们绝不能做对不起子孙后代的事。”这个句子也是正确的。“能不能”是个两面词,“关系子孙后代切身利益”看似是一面词,实质上也含有两面性,不管“能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都“关系子孙后代切身利益”。
通过对以上几个句子的辨析,我们可以看出,一面与两面是否搭配,不能仅以文字结构上词语是否对应为依据,更应着眼内容,分析前后句子在内容的联系上是否一致,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这一类病句的病症所在,做到治标,又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