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同志”的自我认同感与心理冲突
2017-06-20宋玉花郑垚熙朱萍萍杨楠王羽潇
宋玉花+郑垚熙+朱萍萍+杨楠+王羽潇
摘要:选取平均年龄为20.40±2.966周岁的青年同性恋37名,通过探究青年同性恋群体在自我性取向认同上的外显与内隐差异,以及其对于社会公众对同性恋者性取向态度的自我觉知,了解其基于性取向上的心理冲突。结果显示:(1)青年同性恋群体在自我性取向上的认同感一般,表现为中立水平;(2)在自我性取向认同上,其存在着外显和内隐态度分离的现象,外显态度上表现为中立趋于悦纳,内隐态度则表现为中立,其在性取向上的自我认同感存在着心理冲突。(3)社会主流群体对同性恋群体的态度会影响同性恋者对自我性取向的态度评价,同性恋群体认为当前社会公众对于其的态度为中立,即既不反对也不支持。
关键词:青年同性恋;自我认同感;心理冲突
一、引言
1980 年,《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三版(DSM-E)不再视同性恋为精神疾病, 但是自我认同困难同性恋(指对自己同性恋性取向不满意, 并感到持续且明显的困扰者)仍归属于心理疾病的一种。另根据WHO组织出版之《国际疾病分类》(ICD-9),亦特别注明“同性恋”已被取消, 但是“自我认同困难同性恋”仍列入疾病项目中。自我认同困难是同性恋者常见的心理困扰, 即同性恋者因为无法认同自己是同性恋, 担心被他人或家人排斥或是希望经由心理治疗改变其性取向,出现社会适应障碍等问题, 如焦虑、忧郁、失眠、恐惧、孤立等症状,个别的会选择自杀。[1]学者陈冬(2006)在对青少年自杀行为成因研究中发现,青少年的性取向已经成为他们选择自杀行为的重要诱因。其对近20年的15项研究进行分析,发现同性恋青年的自杀企图明显高于普通青少年。因为受歧视,30-35%同性恋者曾有过强烈的自杀念头,9-13%的人有过自杀行为,67%的人感到“非常孤独”,63%的人感到“相当压抑”,超过半数人由于不被理解,曾感到很痛苦并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2]
总体而言,目前社会仍有许多人对于同性恋群体持消极、偏见和刻板的态度。[3]因为社会舆论、传统道德观念、传统家族主义、父母态度等原因,以致于了许多同性恋者虽然有着强烈的心理需求,却较少寻求正规心理咨询或性心理健康教育途徑的帮助,导致了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甚至自杀等社会悲剧。部分同性恋者因为没有得到正确的帮助而选择了不正确的行为来释放自己的心理焦虑和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导致其更容易在性健康、自我认同、个人成长等方面出现消极状态。
同性恋群体的自我认同问题是社会现实问题,同性恋者常常因性取向认同不良而产生很多的问题(如自杀率、压抑、孤独等)。1994年李北川就在专著《同性爱》中考察了影响同性恋身份认同的两大影响因素:一是同性恋者所属的类型,二是同性恋者所处的文化、社会和习俗的影响。[4]刘亭亭(2012)通过质性研究的方法对六位女同性恋者进行了自我认同感的研究,结果表明她们基本能用坦然、乐观的态度认同同性恋双性恋身份。[5]张培婓(2014)通过访谈法和观察法对一对男同性恋伴侣进行了个案研究,在观察和访谈中,这对男同志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并且对自己的同性恋身份毫无回避。并且运用Cass的六阶段理论来对同性恋者的自我认同发展进行考察,认为在不同的社会结构和文化背景下同性恋者的自我认同发展模式都不同。[6]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学者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来考察同性恋者们的自我认同。(2011)[7]可见,许多学者做了相关的同性恋者自我认同方面的研究,但其都只是从同性恋者的外显态度上来考察其自我认同感,而较少从内隐的角度去探讨同性恋群体的自我性取向认同。因此,本次研究从青年同性恋者的内隐认同、外显认同及内隐、外显态度的相关性上来探讨青年同性恋群体在自我性取向认同上的外显与内隐差异,及其可能存在的社会影响因素。
本研究旨在:⑴增强同性恋的自我认同感;⑵让大众更加理解、接纳和尊重同性恋群体;⑶丰富有关同性恋群体的研究。
本研究假设:青年同性恋者对其自身同性恋者身份的外显态度是悦纳的,内隐态度是排斥的且存在着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之间分离的现象。社会公众对同性恋的态度会影响同性恋群体对自我性取向的态度评价。
二、方法
(一)被试
平均年龄为20.40±2.966周岁的37个有效被试,性取向为同性,其口语表述能力正常且均为自愿参加。
(二)实验仪器与材料
1、实验仪器
录音器、计算机(刷新频率为60赫兹,操作系统为Windows7)、Eprime2.0软件程序、记录纸
2、实验材料
⑴同性恋外显态度问卷
基于前期访谈形成测量青年同性恋群体对自己同性恋身份的外显态度问卷的相关题项,共包括18项目,问卷计分方式釆用4点李克特式计分,“非常符合”计为1分,“完全不符合”计为4分,分数越高表示在外显态度上对同性恋越歧视,分数越低表示在外显态度上对同性恋的态度越宽容。此问卷经过施测、探索性和验证性分析,通过SPSS17.0采用克朗巴赫α系数法(coefficient alpha of L.J.Cronbach)进行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得到相关的α信度系数,该信度系数越大,其内部一致性就越高。最终数据,剔除问卷中第1题、第4题、第5 题、第7题、第16题以及第18题,共计剔除6题,剩余共计12个项目。由表1-1可知,剔除后问卷的标准化α信度系数为0.723,可见剔除后的此问卷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即测量结果有效。
剔除后的问卷经过修正,具体评分标准为:得分12-24表示“可以很好地接纳自己的性取向并有较好的社会能力”;得分25-36表示“对自我的性取向态度呈中性持平”;得分37-48表示“对自我的性取向有偏见,接纳较困难,会自我排斥”。
⑵群体所受社会态度的自我觉知量表(ATLG)
本次研究采用ATLG量表测量同性恋群体在社会对同性恋认可态度方面的自我觉知。该ATLG量表由美国学者Herek编制,经过庾泳等人改编构建成为适合中国社会文化背景的同性恋态度量表,其中α信度系数为0.898。[8]全量表共有20个条目,分为女同性恋态度子量表(ATL)和男同性恋态度子量表(ATG),各10个条目,釆用1-5分评分法,“完全反对”计为1分,“完全同意”计为5分,其中2、4、7、11、15、17、20为反向计分题。子量表和总量表的得分越高,表示态度越负面,得分越低,表示态度越正面。
⑶内隐态度的实验材料
内隐实验程序所用到的刺激均为词汇,分别为同性恋、异性恋目标概念词和积极、消极属性词。
同性恋、异性恋目标概念词:通过网络搜索以及随机访谈大学生,本研究收集到与同性恋、异性恋语义相关度较高旳词汇各10个。随机选取100名大学生对选出的同性恋、异性恋词汇就符合同性恋、异性恋语义程度分别进行5级评分,其中1表示非常不符合,5表示非常符合,然后计算每个词汇的得分,选出得分最高的同性恋、异性恋词汇各5个作为本研究的目标概念词(得分均在4.0分以上),如下所示:
同性恋词汇:同性恋、同性、Les、断背、Gay;
异性恋词汇:异性恋、生子、异性、男女、夫妻。
属性词材料:参考姚家军(2014)研究中所使用到的实验材料,共收集到表示积极意义的词汇5个,表示消极意义的词汇5个。如下所示:
积极词:高尚、快乐、积极、阳光、正义;
消极词:卑鄙、可耻、侮辱、无能、愚蠢。
(三)实验程序
1.外显态度问卷(见附录一)。
2.群体所受社会态度自我觉知量表(见附录二)。
3.内隐实验:
内隐测量程序由五部分组成,研究将同性恋相关词和消极词联合反应的部分称为相容组,把同性恋相关词和积极词联合反应的部分称为不相容组。内隐测量程序说明表如表2-1所示。
本研究采取单独施测,使用E-prime2.0软件编写IAT实验程序,在电脑上运行。被试在明白实验的基本要求后,自行听从程序内的指导语提示完成整个实验操作,程序会自动记录被试每次按键反应的反应时(毫秒)以及错误率。
三、结果
采用spss17.0对青年同性恋的外显态度问卷与内隐态度的描述性统计、相关样本t检验数据进行分析。
1、外显态度问卷得分的测量结果的描述性统计
由被试的外显态度问卷的得分可知,M=26.38,SE=0.76,即被试的平均得分位于25-36之间,其外显态度为“对自我的性取向态度呈中性持平”。
2、同性恋群体所受社会态度自我觉知量表(ATLG)数据分析
ATL量表的均分(3.146±0.700)大于ATG量表的均分(2.762±0.459),ATLG的均分为(2.954±0.534)。根据ATLG的计分可知,在被试的自我觉知中,其认为社会公众对男女同性恋均为中立态度,在对男女同性恋总体上的态度为中立态度,即既不认同也不反对。
3、內隐态度的行为结果
内隐测量程序得到的数据按照Greenwald有关IAT的实验数据处理原则进行。Greenwald在1998年的相关研究中指出:为了避免因被试分心疏忽或者提前反应造成的干扰,将被试反应时间长于3000ms的,记为3000ms;反应时间不足300ms的,记为300ms。为了避免被试随机反应,将反应错误率超过20%的被试数据剔除。
由表3-1可知,对相容组和不相容组进行相关样本t检验,t=-1.917,p=0.063,可知被试在相容组和不相容组中的反应时没有显著差异,即被试对同性恋词汇与消极词汇的联结的反应时与同性恋词汇与积极词汇的联结的反应时没有差异,表明被试对自身性取向的内隐态度是中立的。
4、内隐和外显态度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AT值和自我态度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141和p=0.405。结果表明,被试的內隐态度和外显态度不存在显著相关,即出现外显态度和內隐态度分离现象。
四、讨论
1、同性恋群体对自身同性恋身份总体上持中性的外显态度
由被试外显态度问卷得分的总平均分为26.82,介于25-36之间可知,被试整体对自身同性恋身份的外显态度呈现中性持平,即既不为自己同性恋的性取向感到悦纳和自豪,也不会有过于负向的外显态度。这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同性恋群体的意识中,其对自我性取向的认同态度并未处于消极状态,但相较于异性恋群体在自我性取向态度上的积极态度而言,同性恋群体的自我性取向认同仍未达到自我悦纳的程度。说明在基于性取向所面临的社会议题上,同性恋群体依然有着社会阻力的内化影响,从而在其对自我的外显态度中表露出来。
2、同性恋群体对自身的内隐态度是中立的
由在同性恋群体的內隐态度中,其对自身性取向的态度是中立的,在内隐层面,其既不表现为积极悦纳的自我性取向认同,也不表现为消极的自我性取向排斥可知,其在自我觉知上,同性恋群体认为社会公众在接纳同性恋的态度上表现为中立,即不反对也不支持。而根据本次研究中对被试的访谈结果显示,在因自我性取向而造成的压力水平上,有7%的青年同性恋者报告其有较为严重的压力,57%有中等压力,21%感到较少压力,11%感到完全没有。而在有关压力主要来源的调查中,71%的青年同性恋群体认为压力的主要来源是家庭,32%认为是社会,18%认为是校园,11%认为是职场,11%认为无压力。因此可知,即便当今社会主流对于该群体的态度日趋肯定和支持,在同性恋群体的內隐态度中依旧存在着对自身性取向的悦纳问题。这一现象与社会传统文化和主流态度(父权主义、异性恋主义、恐同文化)有关,也将成为同性恋群体发展出完善的自我认同的一道障碍,进而使其产生心理冲突。
3、同性恋群体的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存在分离现象
由同性恋群体的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二者不相关可知两者存在分离现象。因此,虽然本次研究中,被试的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都表现为中立,但在中立程度上又存在着差异,其在外显态度的分数为26.38,靠近临界值25,即接近得分12-24的“可以很好地接纳自己的性取向并有较好的社会能力”,而在内隐态度中,虽然相容组与不相容组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但IAT值为正值,表现为消极态度,即中立趋向消极。根据本次研究中对被试的访谈,这种分离现象可能由同性恋群体从小成长的环境及接受的教育所造成。在当代社会,对于性取向的传统文化和观念依旧极大地影响着中国,主流态度特别是来自于家庭层面的态度依旧认为应该异性结婚,传宗接代。而在学校教育中,老师们也总是将所有学生的性取向默认为异性恋来进行教育,而忽略了性少数的存在。因此,同性恋者们从小被当成异性恋者来教育,被灌输着异性恋体制中的价值观。几乎没有人教导过他们,作为同性恋者应该用什么方式成长,应该如何面对自己的感情,应该怎样在社会上更好地生存。心理学家Cass认为,同性恋个体看待自己的观点、和他/她所感知的别人看待他/她的观点之间的一致和不一致性,塑性了其认同发展的过程。[9]因此,同性恋者们的青春期是极其艰难的一段旅程,他们开始发现自己的不同,在异性恋体制的社会中感到无所适从,甚至因为社会给予他们的异性恋价值观而对自己感到厌恶。同性恋者們不敢开口向他人求助,只好自己艰难地摸索着完成自我认同和成长。正是这种矛盾的成长旅程造成同性恋群体的外显态度和內隐态度出现分离现象。
4、不足之處
⑴由于许多同性恋者不愿与研究人员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交流,因此在被试寻找上存在一定的难度,不利于数据收集。
⑵本次研究的被试群体为男同性恋者,因为女同性恋者存在双重弱势的特点(女性,同性恋),且其在处理亲密关系议题上与男同性恋者存在着许多差异,二者不能等同处理,同时,女同性恋相较于男同性恋被试更难达到预期的样本数量,因此本研究在正式实验研究过程中仅收集男同性恋群体的数据作为本次研究数据。
五、结论
1、当前青年同性恋群体在自我性取向上的认同感一般,表现为中立水平。
2、在自我性取向认同上,其存在着外显和内隐态度分离的现象,外显态度上表现为中立趋于悦纳,内隐态度则表现为中立,其在性取向上的自我认同感存在着心理冲突。
3、社会主流群体对同性恋群体的态度会影响同性恋者对自我性取向的态度评价,同性恋群体认为当前社会公众对于其的态度为中立,即既不反对也不支持。
参考文献:
[1]张余康.透视同性恋者的心态.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02, (3):46.
[2]陈冬.青少年同性恋自杀情况之分析[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S1):293-294.
[3]吴东华,陈佳钏.广州同性恋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与公众态度调查[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159(28).
[4]张北川.同性爱[M].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41.
[5]刘亭亭.青年女同性恋者的身份认同研究[J]. 中国性科学.2012,21(12).
[6]张培婓.同性恋身份认同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
[7]刘靖,王伊欢.同性恋者身份认同研究综述[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1).
[8]庾泳, 肖水源, 向莹. 同性恋态度量表的构建及其信度、效度检验[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0, 18(2):174- 176.
[9]Cass,V.C.(1979).Homosexual identity formation:a theoretical model.Journal of Homosexuality,4,219-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