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氮肥用量试验报告
2017-06-20韦正军
韦正军
摘 要:為了深入了解不同的施氮水平桑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氮肥量级试验设计进行了桑树氮肥用量小区试验,摸清桑叶产量提高的关键。
关键词:桑树;氮肥;用量
桑树是宜州市重要的特色经济作物。宜州市从2010年桑园种植面积就已达1·94万hm2,成为广西乃至全国最大的桑蚕原料生产基地。根据宜州市土肥站要求,本人于2015年7月至11月在石别镇土桥村村横山屯一农户责任田开展桑树氮肥用量小区试验,现总结如下: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1.作物品种
供试作物为夏伐后桑树,品种特桑优2号,树龄6年。
2.试验地情况
试验地地势平坦、整齐、肥力均匀,土壤肥力水平中等,面积1000m2,试验地土壤名称为潴育性沙泥田,属碳酸盐渍性水稻土,土种代号为B2-3, 成土母质沙页岩,无明显侵蚀,耕层厚度20厘米。土壤有机质含量27.3g/㎏,全氮1.91mg/㎏,有效磷22.6mg/㎏,速效钾102mg/㎏,pH值7.2。
3.供试肥料品种、产地及养分含量
(1)河池群山牌尿素:含N量46.4%;(2)贵州福泉牌磷肥,含P2O512%;(3)加拿大钾肥:含K2O60%。
4.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处理3次重复,采用随机排列。
5.栽培规格
小区面积30平方米,长6米*宽5米。株距25厘米,行距50厘米,第小区8行,每行25株。四周设1至两米的保护行,每小区间有0.5米隔离带。
6.施肥与田间管理
基肥为全部磷肥、钾肥和50%的氮肥,于夏伐后(7月15日)施下;8月30日撒施第一次追肥,施 25%的氮肥;9月12日第二次追肥,撒施25%的氮肥;追肥在每次采收后2天施下。
7.样品采集及测定
试验开始前取土壤基础样一个。取样方法按照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中土壤样采集方法,即采用用“S”形取样法,采集试验地耕层0—20cm的基础土样,混合样由不少于10个采样点组成,每个点的取样深度及重量应均匀一致,土样上层下层的比例也要相同,取样量不少于2kg。桑叶和枝条样采集采用5点式随机采样法采样。在同一天内完成所有小区植物样品的采集,然后测产记录。
8.收获时间及方法
每批蚕五龄时第三天统一采叶,分小区独立集中过称得到实际鲜叶产量,共叶3次,分别统计每小区总鲜叶重。
二、试验结果与分析
1.桑叶产量情况与方差分析
对产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各处理间产量差异显著,重复间为不显著,说明本试验处理差异对桑叶产量的影响显著,而重复间差异不显著,说明重复差异,试验地地力平均,试验有效可信。
从新复极差测验比较看,只施磷钾肥的处理2与不施肥对照处理1间产量差异不显著,无增产效果。而磷钾肥与氮配合施用的处理与不施肥对照处理产量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说明桑树对只施磷钾肥增产效果不明显,氮肥是桑叶产量构成的关键。
同在P2K2的水平下,施氮处理与不施氮处理产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说明氮肥在本试验中对产量起决定性作用。N2与N1间差异极显著,N2与N3间差异显著,说明在同水平P2K2作用下,施用氮肥越多,桑叶产量越高,但超过N2水平后,施用N肥量不再与产量成正相关。
三、结语
1.本试验处理差异对桑叶产量的影响显著,而重复间差异不显著,说明重复差异,试验地地力平均,试验有效可信。
2.只施磷钾肥的处理与对照间产量差异不显著,而氮磷钾配合施用与不施肥对照处理产量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说明桑树对只施磷钾肥无增产效果,氮磷钾配合施用都能达到极显著的增产效果。
3.氮肥在本试验中对产量起决定性作用,在P2K2的水平下施用N1,较对照和处理1产量差异极显著,施用N2较施用N1产量差异极显著。说明施用氮越多产量越高。
4.施用N3较施用N2产量差异显著。说明施用氮多到一定程度,增施氮肥并不与产量成正比,施用过多氮肥对桑叶产量提高不多。在生产中建议合理的配方施肥,不要盲目增施氮肥以免造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