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公害小白瓜提纯复壮种植技术

2017-06-20魏韩英

农业与技术 2017年10期
关键词:种植技术

魏韩英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无公害小白瓜的前期准备、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等生产管理措施,适用于无公害小白瓜生产。

关键词:无公害小白瓜;提纯;复壮;种植技术

中图分类号:S6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533131

1 前期准备

1.1 产地选择

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前作非瓜类、远离污染源的地块。

1.2 保护设施

包括塑料大棚、竹中棚、温床、地膜、遮阳网、以及其他覆盖物。

1.3 多层保温

塑料大棚内外增设的2层以上覆盖保温设施。

1.4 整地施基肥

根据土壤的肥力条件和有机肥种类不同,每667m2施商品有机肥50~75kg或者饼肥50~75kg;过磷酸钙25kg,三元复合肥、恩泰克、德国康朴公司(原产国:比利时)比例12:11:18(不含氯)10~15kg,然后根据种植规格,翻耕整地。

1.5 种瓜选择

通过提纯复壮选择生育期140d,种子千粒重11.5g,生长势强,结果性能好,每株可结瓜10~15个。雌花着生节位低,子蔓3~5节、孙蔓1~2节着生雌花,瓜型小、近圆形、单瓜重300~350g、瓜皮米白色、果肉白色、果肉厚1.3~2.0cm、可溶性固形物12%~15%、肉质脆、香味浓的瓜作种瓜。

2 育苗

2.1 基質穴盘育苗

2.1.1 育苗设施及基质选择

根据季节不同选用塑料棚、温床等育苗设施,夏秋高温季节育苗应配有遮阳设施。并对育苗设施进行消毒处理,创造适合秧苗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采用尺寸为54cm×28cm规格32孔/盘的塑料穴盘和商品化营养育苗基质进行育苗。

2.1.2 种子处理

2.1.2.1 药剂浸种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浸种20min,捞出洗净,清水浸种3~4h。

2.1.2.2 温汤浸种

将种子用55℃的温水浸种20min,自然冷却再浸3~4h,洗净粘液后催芽。

2.1.3 催芽

将浸种后的种子用湿沙布包好放入30~32℃条件下催芽,待85%种子露白时就可播种,夏秋季不催芽。

2.1.4 播种期

根据栽培方法和栽培目的确定播种期。露地栽培的1cm处最低土温稳定通过12℃后方可播种;保护地栽培的根据栽培目的、保护设施条件以及栽培水平来确定播种期。

2.1.5 种子质量

种子纯度≥95%,净度≥98%,发芽率≥95%,水分≤8%。

2.1.6 播种量

根据定植密度,保护地栽培,栽培面积育苗用种量10~12g/667m2;露地栽培5~7g。

2.1.7 播种方法

播种前先将基质喷水搅拌装盘含水量55%~60%,挤压使穴孔基质填充紧实均匀,在每穴孔放入发芽的种子一孔一粒,覆盖拌有苗菌敌的细土0.5cm(不见种子),早春穴盘上铺少量干稻草,覆地膜搭小拱棚保温,高温季节床面覆盖遮阳网或稻草,当苗出土20%~30%时,揭去床面覆盖物。

2.1.8 苗期管理

2.1.8.1 温度

出苗前,苗床温度控制在日温30℃,夜温25~28℃;齐苗至真叶,日温20~22℃,夜温15~18℃;真叶至移栽前7d,日温25~28℃,夜温15~18℃;移栽前7d,逐步降温炼苗,日温22℃,夜温15~18℃,夜温不能低于10℃。高温季节育苗采取遮阳降温措施。

2.1.8.2 水肥

控制水量,育苗期没有缺少的症状就不浇水,子叶期缺水覆细湿土,真叶期缺水,晴天中午浇与地温相近的水。高温季节育苗,苗床浇足底水,出现缺水病状时酌情喷水。

2.1.8.3 通风透气

冬春育苗,应尽量多通风透气。通过小拱棚膜早揭晚盖的方法加以调节,连续阴雨天也要适当通风,不能闷棚,高温季节应用遮阳网育苗,上午晚盖傍晚早揭。

2.2 嫁接育苗技术

2.2.1 嫁接方法

为有效地防治登步黄金瓜容易发生的枯萎病,应在连作的地块采用嫁接育苗技术。“丰甜1号”和“改良丰甜1号” 甜瓜都适宜于做砧木。嫁接方法应用单子叶贴接法:即在砧木子叶展开真叶刚长出,接穗有1~2张真叶时,先用嫁接刀沿砧木一片子叶叶柄斜向向下削去心叶连同另一片子叶,然后再用嫁接刀沿接穗子叶下约0.5cm处与砧木同向斜面削去下部分的胚轴及根,迅速把接穗的切口粘贴在砧木的切口上,用专用嫁接夹轻轻夹住即可。接穗播种在穴盘上,砧木同时播种在32孔/盘规格的塑料穴盘上。

2.2.2 嫁接苗管理

嫁接苗放在多层保温的苗床中,苗床铺设电热线,严密遮光,保温、保湿3d,温度保持在25~30℃。5d后根据天气情况慢慢去掉遮阴物,在清晨及傍晚逐步加大通风换气,并逐渐增加透光量,视天气及伤口愈合状况去除嫁接夹,10d后转入正常的苗床通风透光管理,及时摘除砧木萌芽。

3 定植

3.1 定植时间

在10cm的地方最低的土温稳定通过12℃以后,确定定植的时间。

3.2 定植方法及密度

保护地:6m×30m标准大棚,爬地栽培每棚种150~180株;小棚地膜栽培:每667m2种400~500株。定植时先把穴盘苗放入定植穴中,然后用细泥土把四周填实、浇水。

4 田间管理

4.1 温度管理

定植后一周内,白天保持30~35℃,一周后温度下降到白天25~28℃,夜间18~20℃,座果后保持昼夜温差在12~14℃。

4.2 肥水管理

前期保湿为主,中期控水为主,后期看苗以肥调湿,有条件的灌水方法采用微滴灌溉。定植至缓苗期浇水1~2次,伸蔓期每667m2施三元复合肥、雅苒、挪威,比例18:4:19(不含氯)4㎏,幼瓜横经2cm时,每667m2施三元复合肥、雅苒、挪威,比例18:4:19(不含氯)8kg,在距根部40~50cm处挖穴施肥,中后期根据生长势酌情用0.5%尿素加0.2%~0.3%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追肥。在生产中禁止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和重金属元素含量超标的城市垃圾、污泥和有机肥。

4.3 植株调整

保护地栽培:3叶1心~4叶1心时主蔓摘心。保留3条健壮子蔓,25~30片叶时摘心打顶,病叶、老叶、畸形瓜要及时打掉并清除出田。露地栽培:留3~4条子蔓。

4.4 人工授粉

选择晴好天气6:00—10:00时,利用当天开或前1d开的花进行人工授粉,早春天气寒冷或遇阴雨天花粉不足時,用高效座果灵500倍液喷雌花。4月中旬后不再使用高效座果灵。第2~3雌花开始留果,每株留10~12只瓜。

4.5 采收

座果后38~42d,果柄毛稀疏脱落、果脐凹陷、果皮米白色、有香味时及时采收,采收后将田园清理干净。

5 病虫害防治

5.1 主要病虫害

苗期主要病虫害:猝倒病、立枯病、蚜虫。田间主要病虫害:霜霉病、白粉病、疫病、枯萎病、蚜虫、地下害虫等。

5.2 防治方法

5.2.1 原则

按照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铺”的无公害治理原则。

5.2.2 农业防治

选择抗病植株留种。培育适龄壮苗,提高抗逆性。加强苗期肥水管理,避免低温和高温危害。合理轮作。与非瓜类作物轮作3a以上。有条件的地区实行水旱轮作。合理施肥,科学管理。增施有机肥,少施化肥,防止土壤盐渍化。深沟高畦,严防积水,清洁田园。实行深沟高畦栽培,沟深25㎝为宜。清除病株残叶和杂

草,减少病虫传染源。

5.2.3 物理防治

5.2.3.1 设施防护

高温季节覆盖塑料薄膜、防虫网和遮阳网,进行遮雨、遮阳、防虫栽培,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5.2.3.2 黄板诱杀

设施内悬挂黄板诱杀蚜虫等害虫。黄板规格25cm×40cm,每标准棚悬挂10~15块,每667m2悬挂30~40块。

5.2.3.3 高温消毒

大棚在夏季宜利用太阳能进行土壤高温消毒处理。方法是灌水水位高出田面10~12cm,一次灌水后能保持8~12d,用大棚膜密闭覆盖,温度越高越好。

5.2.3.4 其他方法

利用频振式杀虫灯、性引诱剂、诱杀害虫。

5.2.4 生物防治

积极保护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采用浏阳霉素、农抗120、印楝素、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等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

5.2.5 主要病虫害化学药剂防治

使用药剂应符合GB4285-1989、GB/T8321(所有部分)的要求。合理施药,严格控制安全间隔期,常见病虫害的选药用药技术(详见表1)。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详见表2)。

参考文献

[1]江鸿飞,周义昌,徐晓星,等.甜瓜登步的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2008(03).

[2]吴慧杰,张建,姜奇峰,等.春绿三号黄瓜生产栽培技术[J]. 吉林蔬菜,2010(02).

猜你喜欢

种植技术
昭通市昭阳区天麻仿野生种植技术
坡耕地种植苎麻综合利用技术及效益分析
浅谈杨树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反季节蔬菜种植技术探讨
浅谈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