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伊贝母人工栽培技术与品质改善

2017-06-20魏霞

农业与技术 2017年10期

魏霞

摘 要:兰州市西固区金沟乡伊贝母人工栽培27hm2左右,是农户除百合之外的第2大经济来源,作者近几年在伊贝母的人工栽培方面做了一定工作。本文也主要针对伊贝母人工栽培的相关技术与改善措施2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为我国伊贝母经济效益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伊贝母;人工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533118

1 伊贝母人工栽培的相关技术

在兰州市西固区金沟乡的几年试验中,以下几个方面影响伊贝母的产量和品质。

1.1 合理施肥

伊贝母對生长环境的要求较高,其需要种植在海拔高、温度低的区域,且伊贝母的收获需要3~4a的时间,因此,基肥的施用质量对于伊贝母的产量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一般情况下,每667m2地使用高质量的农家肥5~10t,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使用NH4H2PO4,从而为伊贝母的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在施肥阶段,禁止施用没有腐熟的农家肥。

1.2 提高出苗率

伊贝母种子收获后,不可立即播种,因为种子的胚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还需要通过低温春化阶段才可发芽。一般用种子繁殖时,播种期应放在10月冻土前,经过冬天的低温完成春化,第2年3月中旬才能发芽出苗。经过近几年的试验,在气候干燥的西北地区,采取在种子出苗前地面覆草覆膜增加湿度和温度,促进种子萌发,可以有效提高出苗率。

1.3 除草

杂草的存在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伊贝母栽培过程中养分的吸收,尤其在种子生长时期,伊贝母的杂草问题尤为严重,因此,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伊贝母的除草工作。在伊贝母生长第1年的除草工作中,应该有效控制深度,避免伤害伊贝母的种子,而在第2年,则可以适当轻锄土壤,同时达到松土的目的,为根部的生长提供必要的氧气,避免根部的腐烂。

2 提升伊贝母质量的主要措施

2.1 改良品种

品种的改良对于成品质量的提升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伊贝母经济效益的增长,增加种植者收入。根据近几年的试验显示,优良品种伊贝母生物碱含量经检验均高于药典标准(不得少于0.070%),能够发挥较大的效用。因此,种植单位可以通过引进推广优良的伊贝母品种,进一步提升市场上伊贝母的整体质量。

2.2 增强政府扶持力度

经过多年来的引种与试验,伊贝母的品质与价值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因此,政府应该加强对伊贝母种植的扶持力度与推广强度。加大资金投入,从而提升推广速度,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为农户增收奠定基础,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2.3 实现规范化的人工栽培

目前,我国对于伊贝母的人工栽培历史还相对较短,主要由零散的农户种植,当下,我国还不具有标准、规范的人工栽培技术体系与种植队伍,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伊贝母质量的提升,导致市场混乱,价格不统一,因此,种植地区应该建立合作社,实现栽培技术的统一,提升伊贝母种植的规范化水平。利用合作社的建立,还能够与市场建立良好的关系,实现产品的有效流通与应用,提升伊贝母的经济效益,为农户创造更高的收入。

2.4 实现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对于伊贝母产量与质量水平的提升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满足市场的品质要求,种植单位应该加强对栽培技术的系统化与规范化,实现技术的突破性提升。通过对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不断克服技术应用中的薄弱环节,提升伊贝母的品质。在伊贝母的加工方面,由于目前国家禁止在伊贝母的加工过程中使用硫磺熏蒸处理,因此,应采用先进的烤房等加工技术完成伊贝母的加工。目前在金沟乡已试验成功并引进2台智能化醇基燃料经济作物烤房,加工的伊贝母经兰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检验符合《中国药典》标准(见表1)。

3 结论

伊贝母的人工栽培对于医疗行业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野生伊贝母的生长量越来越少,伊贝母的市场价格在不断提升,因此,人工栽培伊贝母则显得十分必要,相关的种植人员应该以科学的观念,不断开拓,持续发展,完善伊贝母的相关技术,为其产量与质量的提升奠定一定的基础,从而为国家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的伊贝母主要由农户自主种植,种植技术都是由农民自己挖掘与整理,甚至在收获后也没有有效的流通渠道,因此,当下我国伊贝母产业还存在较多的问题,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伊贝母人工栽培技术的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晓蓉.贝母新品种川贝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