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在新型社交媒体上的行为习惯及引导策略研究
2017-06-20孟凡星
孟凡星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战场已然发生了变化。“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已成当今大学生的“标配”,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通过手机上网、社交、浏览资讯已成为一种普遍的信息获取、传递的方式。
关键词:大学生;新型社交媒体;社交行为习惯;引导策略
一、新型社交媒体
新型社交媒体主要指微博、微信等移动终端交流沟通软件,具有影响广、传播快等特点,是当代大学生沟通交流的主要平台,影响着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与交往,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思维观念及行为习惯。
二、新型社交媒体下大学生交往的利与弊
1.利
新型社交媒体的普及与发展极大地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思维习惯与交往方式、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当代大学生打破原有的交往圈子,更加容易接触到“新人新事”,在以新型社交媒体为载体的交流过程中展现自己优秀积极的一面,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时,自己也可以成为话题的发起者,通过信息的共享、整合,不断增长见识,丰富自我,为自我寻找较强的归属感。以微信为例,作为新型社交媒体的典型,一方面,大学生可以通过朋友圈结交到一些兴趣相投、意见一致的朋友,并通过新型社交媒体对自我情感进行表达,对事件进行评论,对生活进行记录;另一方面,大学生也可以通过关注相关的公众号及时了解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使学习生活更加便捷。
2.弊
新型社交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全新的交流方式,在享受信息化便利的同时,一些新的隐患随之出现。大学生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网络碎片化的信息上,一张图片、一段视频都可以成为随意传播的内容,造成大學生对信息了解的片面化,更有甚者会过度关注朋友圈里的信息是否在更新、自己的言论是否得到别人的评论,造成对网络的过度依赖,注意力无法集中。虚假信息肆意侵害大学生的安全利益,大学生过度依赖网络且造成个人信息的泄露。大学生社会阅历不足,对一些网络信息缺乏基本的辨别能力,极易成为虚假信息的传播者,给自身带来人身、财产等诸多安全隐患,近期“校园贷”等恶性事件频发,无一不反映出这一弊端。新型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得部分大学生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交流障碍,少言少语,最终导致焦虑、偏执、冷漠、抑郁等心理疾病的发生。
三、科学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新型社交媒体
早在2000年,教育部就颁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指出要“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1] 习近平总书记也高瞻远瞩地指出:“要加强网络伦理、网络文明建设,发挥道德教化引导作用, 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2]高校教育工作者对当代大学生在新型社交媒体上的行为引导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抓住思想教育的主战场,充分利用好新型社交媒体对大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对人才培养,创建和谐校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新型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需要学校相关教师时时关注大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变化,通过开设人际交往、网络安全等课程,对大学生在新型社交媒体上出现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干预,有效地引导大学生在新型社交媒体上的行为习惯。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的开展,使虚拟的社交媒体与现实人际交往相结合,只有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获得存在感,才能够让学生面对现实,享受生活,从源头上解决过度依赖新型社交媒体的问题。同时,教师可利用新型社交媒体的优势,充分了解问题产生的根源,利用好新型社交媒体平台,通过公众号、群聊、转发正确信息等形式,正向引导学生进行话题讨论,让新媒体平台真正为高校教师进行思想教育而服务。
目前,新型社交媒体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生活习惯,深入大学生社交行为的各个层面。高校教育工作者应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好新媒体网络平台,主动参与到新型社交媒体的互动中来,为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把好脉、护好航”,找出切实有效的引导策略,减少校园“低头族”,进而更好地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营造和谐友善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Z].2000-09-22.
[2]李 萍.推进网络伦理建设[N].光明日报,2015-12-23.
[3]张义涛,邓雪芹.以微信为例浅析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社交行为的影响[J].科技展望,2014(12):154.
[4]杨宏兰.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现状及对策 [J]. 学习月刊,2011(14).
[5]梁 丽.网络人际交往的异化[J]. 理论与当代,2011(4).
[6]孙步宽.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与网络成瘾的调查研究[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1(1).
[7]郑晓娜.大学生微信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全国208 所高校为例 [J]. 思想理论教育,2014(2).
(作者单位:济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