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手机轻电台荔枝FM的发展策略浅析

2017-06-20易梓西

教师·中 2017年5期
关键词:发展策略

易梓西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广播也在缤纷多彩的网络世界中呈现出了新的形态。手机轻电台就是“互联网+电台”的产物,而荔枝FM即是这一模式的先行者。文章通过分析荔枝FM的特征、优势,研究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短板,并提出解决方案,探寻荔枝FM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手机轻电台;荔枝FM;发展策略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互联网+”的时代。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手机日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最重要的渠道,凭借新媒体的发展,许多传统媒体纷纷借力新媒体转型,手机轻电台就是其中之一。轻电台是指一种全新的,在手机上开设电台和录制节目的电台形式。传统电台的录制需要庞大的专业设备和专业人员;网络电台将电台概念搬到了网上,抛弃了笨重的编录设备,取而代之的是使用一台电脑,即可录制节目;而轻电台则更先进,只需要一部手机就可以创建属于个人的电台,从而进行内容制作和传播。

手机轻电台的概念由荔枝FM首创。2013年初,获得晨光创投、经纬中国1000万美元投资的荔枝FM App上线。荔枝FM是一个集录制、编辑、上传、存储、收听、下载于一体的网络电台应用。每个人可以在手机上开设属于自己的电台和录制节目。在荔枝FM微信公众号上,可以收听优秀的电台节目,有歌单推荐、心理倾诉、美文朗读、广播剧、脱口秀等。其制作理念是:人人都是主播。这类网络轻电台的出现大大颠覆了人们对广播的想象,更改变了传统的电台传播模式,广播由传统媒体时代最初单纯的你播我听,发展到如今的人人可以发声。

一、荔枝FM的发展现状及困境

1.开创草根主播时代

荔枝FM并不是国内第一家网络电台,在它之前,已经有了豆瓣FM、蜻蜓FM、考拉FM、喜马拉雅电台等多家网络电台。但是在它之前的这些网络电台大多都是专业生产内容广播(PGC),这类广播的节目获取方式一般包括与电台授权合作、版权购买、评论人士和歌手等专业人员自行录制,如考拉FM、懒人听书、蜻蜓FM 等。而荔枝FM首创的用户生产内容模式使网络电台实现了质的转变,它不再是绞尽脑汁地去满足听众需求,而是通过提供简易的节目录制工具和展示平台来满足生产内容的“主播们”的需求。

以前主播要录制一档网络电台节目,需要自己在家里搭建一个录音室,还要学会audition等音频剪辑软件来剪辑、配音、混音,并且需要一个服务器存放节目,最后还要找到渠道来宣传自己的节目。但是在荔枝FM上,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创建自己的电台和录制自己的节目。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降低了录制节目的技术门槛,当用户申请一个新的电台时,系统会自动分配一个波段号,其由FM+6位阿拉伯数字,然后等待审核即可。录制时只需要添加音乐、点击录音、开始录制、结束保存、取名上传——仅在手机上就可以完成一档广播节目的制作。录制时还可以实现混音、降噪以及美化声音等功效,对没有接受过专业播音训练的草根主播来说,其技术门槛的降低,使得荔枝FM的那句口号“人人都是主播”显得更加真实可感。

2.内容多元化、碎片化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 用户使用手机轻电台的高峰时间主要在一些“碎片化”的时间段内,如乘坐交通工具时、睡觉前、午休时。因此,手机轻电台的传播内容也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现代广电传媒从传统的“广播”走向“窄播”。网络电台都是在这种“互联网+广播”形式下出现的“窄播”的产物。网络电台给受众提供了各种类型的节目。到目前为止,荔枝FM拥有读物、电影、读诗、游戏、英语、科技、新闻、悬疑、怀旧、广播剧等26种类型的节目,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这些风格迥异的节目,短的只有一分钟,长则一个小时,大量的碎片化的信息量大的节目,制作难度小,更新速度快,可以让受众随时听到新的节目。由于目标受众在地域、职业、阶层、口味等各方面都具有不稳定性,定制广播的内容生产必须以“碎片化”的包装方式呈现出来,品种全且时间短,有利于受众利用闲暇时间接受和消化,受众利用“碎片时间”收听“碎片节目”。

3.情感属性强烈,升华电台情怀

相比其他的网络电台,荔枝FM展现出了更加强烈的文艺气息。荔枝FM的创始人赖奕龙认为不论什么时代人们依然需要声音内容,因为“声音是湿的,图文是干的”,声音比图文更容易传递情感。荔枝FM上大量的电台都是在诉说自己的情感感悟,它们被贴上各种标签,被形容为亚文化现象的“小清新”,描述个人情怀偏好。如写上“温暖”“治愈”等字眼的电台节目,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如现在在荔枝FM热搜榜上排名靠前的“昨天的你的现在的未来”电台,主播是名叫“背着吉他的蝙蝠女侠”,这是一个讲述听众故事和主播自己故事的电台,粉丝数达240多万。细腻绵软的女主播的声音和感性的内容相结合,使人听起来觉得舒适,也勾起了自己心中的那份柔软和感性。荔枝FM的这种情感路线,吸引了18岁至22岁的女性受众。

4.借助微传播,扩大用户数量

目前荔枝FM上的电台已接近30万,用户超过1000万。但是荔枝FM最开始并不是做App起家,最初的形态是微信平台上的H5网页,用户可以通过订阅公众号并回复的方式收听,同时订阅号会不定时推送一些有趣的信息。凭借微信庞大的用户基数群,荔枝FM很快就积聚了上百万的粉丝,这就使得荔枝FM App在上线之初就已经有了启动的用户保证。

App上線之后,荔枝FM仍与社交软件有互动,注册荔枝FM时,用户可选择使用微博账号登录,这样就可以轻松导流部分微博用户。而且,不仅仅是平台,节目本身也是挖掘社交的矿藏,比如热门节目《十点读书》的主播bobo,有时也会在节目的末尾向用户介绍自己的微博账号,通过这样一种方式,与听众进行平台之外的交流,从而扩大用户数量。

现在手机轻电台并不少,如与传统电台合作的蜻蜓FM,凭借传统电台的丰富资源,实时性强,资讯节目发达,但其与用户的互动性较差,而荔枝FM则不同,用户除了可以订阅喜欢的节目、点赞、与主播发私信等常规的社交互动之外,荔枝FM在2014年9月推出“社区”功能,进一步增进主播与听众的互动,听众通过一起找寻节目中出现的背景音乐以及发表自己对节目的感受等活动增加了自身对平台的依恋,同时主播可以针对粉丝群的喜好进行较为精准的节目推送,这也有利于保持用户忠诚度。

5.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

荔枝FM在日益发展壮大中,也显露出一些发展问题。在内容方面,主要体现为内容不足、话题低俗。

内容不足一方面体现在广播同质化现象严重。以音乐节目为例,荔枝FM截至2015年1月,相关节目已有五千余个,但是粉丝数过万人的却不足五十个电台。大量的广播节目成了个人情感的宣泄,选取的音乐不够经典,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主播对着话筒表达个人的看法。

另一方面是内容过于简单。以读书节目为例,许多草根电台由于制作手段的单一和个人认识的局限,每一期节目都是个人朗诵,无艺术感和节目价值。话题低俗则主要体现在谈话类节目和脱口秀节目中。许多脱口秀节目一味追求节目个性和话题的噱头,大量真实地记录了主播斗嘴甚至是粗口内容,严重影响了节目的社会价值。虽然一定时间段内收获了许多粉丝,但是在根本上并不利于节目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荔枝FM在内容管理方面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避免淫秽、暴力、传销等内容通过此渠道进行传播,也成为现在荔枝FM发展中面临的隐患。

二、荔枝FM的发展策略

1.内容为王

不管媒体形态如何变化,优质的内容永远是媒体价值创造的原点和媒体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作为网络电台的先行者,荔枝FM在内容上的短板,无疑会成为其发展路程上的最大障碍。然而,就广播而言,最吸引受众的,无疑还是动人的声音和丰富的内容、内涵。

一方面,内容要能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和多元化需求,增加用户的参与度,提升用户参与讨论和互动的热情。荔枝FM页面只有点赞和转发功能,但是并无评论功能,受众无法发表自己在收听节目之后的感受和想法。节目内容的同质化,也会使受众失去讨论的兴趣和热情。因此,荔枝FM应该适当增加评论功能,同时避免节目同质化现象愈演愈烈。

另一方面,荔枝FM可利用本身的互联网优势,增设更多不同类型的广播内容,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用户的潜在收听喜好进行分析,为用户筛选出更能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广播内容。

2.明确盈利模式

荔枝FM目前并无明确的盈利模式,且没有采用传统广播的广告形式。但是在荔枝FM上可以看到部分电影会在上映前进行宣传和互动,荔枝FM可以从中获得一些收入。如电影《左耳》上映前,就在荔枝FM上开设了原著作者饶雪漫的私人电台。在广告之后荔枝FM也尝试向电商平台转变,即主播向粉丝销售适合的产品的商业模式。荔枝FM目前与部分独立音乐人合作,如许嵩、好妹妹乐队、钟立风等等,同时也与部分品牌合作购买授权,比如“晓松奇谈”和“罗辑思维”等。通过这些合作,吸引部分粉丝并建立粉丝群,圈住部分用户。同时,许多人也在利用荔枝FM实现自身品牌的营销。以荔枝 FM上的“宁不远电台”为例,主播本身是个做自主品牌的设计师,在淘宝上开网店,电台本身没与商业沾邊,但即便这样,很多听众因为这个电台认识了她,也知道了她的设计品牌。另外,现在荔枝 FM 上进驻了不少独立音乐人,例如独立音乐人程璧等,当他们的粉丝量积累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在“社区”里发布自己的新唱片,应该不难打开销量。

另外,荔枝FM将采取与热门主播签约的方式,来留住其粉丝。并在平台内打造一个线上社区,从电台到社区,基于粉丝参与社群,走OTO电商模式,将内容、用户变现。签约潜力主播,最终商业模式的落脚点在“粉丝经济”上。从目前情形来看,这一计划的实现还需要长时间的运作。但这一计划的实现还是有迹可循的,粉丝可转变为电台忠实的用户,从而提高用户黏性,并达到盈利目的。

但是这种依靠粉丝经济实现盈利的模式,很有可能会出现利益分配的问题,例如主播与荔枝FM之间的分配标准如何建立。因此,荔枝FM在今后的发展中还需建立完整的利益分配制度。

参考文献:

[1]陈 岩.“草根”网络广播节目的现状及发展策略——以荔枝FM为例[J].新闻世界,2015(4).

[2](美)约翰·赫林科.社交媒体营销——信息有效传播的方法和案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猜你喜欢

发展策略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