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程成为儿童的生长线
2017-06-20季金亚
季金亚
【摘要】一直都说一日活动皆课程,也就是说幼儿园的课程不应该只是一本6寸高8寸阔的书本世界,随着“课程游戏化”的逐步推进,我们能够清楚地认识到“游戏”“环境”“记录”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性。本文针对在课程游戏化的推进中如何让幼儿成为环境和游戏的主人,阐述了相关的做法并归纳了相应的策略,进而为有效促进幼儿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课程、课程游戏化;环境;游戏;记录
课程在哪里?课程在幼儿的生活和游戏中,我们一直以课程游戏化为行动路线图,努力寻找着适合幼儿的课程,让儿童成为环境和游戏的主人,让课程成为孩子的生长线。
一、“环境”让幼儿的成长看得见
环境是课程游戏化的关键因素,也是“浅课程”,班级环境要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我们小班组根据课程实施的需要,适时、动态地对幼儿的活动环境进行改造、调整,从室内环境到室外环境,从显性环境到隐性环境,营造课程游戏化的物化情境。
1. 主题墙——见证儿童亲历主题探索的一系列过程
我们根据每个主题的进展和孩子们一起布置相应的主题墙,主题墙见证儿童的学习历程和发展方式。折射了老师的教育理念和课程意识。课程化的班级环境能让儿童身临其境,促进幼儿多元感知,整体发展。如开展《我上幼儿园啦》这个主题活动,主题墙的布置重点围绕“逛逛幼儿园”“我是某某班的小朋友”“我的标记”这几个线索和孩子们一起布置。以主题墙承载幼儿学习过程,可以有多种形式,有的班是问题导向式,有的班是记录类式,有的班是资料类式……
2. 标识图——搭建儿童养成好习惯的支架
环境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既有动态的也有静态的,“有形”且“无形”,在班级环境有限的空间中进行无限地创意,需要老师合理布局、有效利用。隐含班级文化的智慧标识简单明了,能让孩子们置身于自由、自主、开放、有序的环境和活动中,我们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创设班级公约帮助幼儿直观了解班级的约定;好习惯标识牌则能促进孩子形成好习惯的意识;各种区域标识牌、规则标识牌、材料标识牌,有利于幼儿自主、自由选择材料和开展游戲活动。
3. 作品栏——展现和表征儿童学习与发展状况
幼儿正处于人身求知欲最强的时期,幼儿作品能紧紧抓住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从作品中发展创造力,参与创造性制作,幼儿作品的创造性不仅仅体现在幼儿制作的过程中,更在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与材料选择和运用中。
结合赏秋季和暖冬季,和孩子们布置相应的作品栏,充分利用空间,有情境地展示,让每个孩子感受成功的乐趣。
二、“游戏”让幼儿的经验看得见
游戏的基本要素是有分工、有材料、有规则、有兴趣,能够持续地发展情节和行为。那么我们在区域游戏和户外游戏的创设上努力向这几方面靠。
1. 区域游戏——发现儿童的智慧,感受儿童的感受
我们以尊重幼儿兴趣爱好、激发幼儿自主活动为宗旨,根据课程实施进展情况,创建数量充足、种类多样、材料丰富、与幼儿发展相适宜的游戏区域。这学期我们引来了赏秋和暖冬季的环境打造,我们反复解读游戏场馆建设细则,组织组内老师一起研讨既有美观装饰的效果,又能融入课程的元素,让赏秋和暖冬的游戏廊成为支持儿童自主游戏与创造游戏的宝地。
如 “给自己设计服装”,我们给每个孩子制作了一个模特,就是他自己。而且是有大小之分的,然后投放各种大小不同的棉袄、帽子,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上面做装饰,有撕贴、有涂色。这里还有一个大小的匹配,衣服和帽子不是随便挑选的,而是根据的模特的大小,在比较的基础上选服装,隐含了课程的意蕴。
2. 户外游戏——欣赏儿童的创造,把握儿童的水平
随着课程游戏化的启动,户外的改造让每一处都充满吸引力,我们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充分挖掘各种户外资源,创设相应的户外游戏场景,让孩子们充分享受大自然的同时,体验游戏的乐趣。
如在滑滑梯上快乐探险,小班可以利用滑滑梯进行寻宝游戏,中班可以利用滑滑梯的滑板进行拉绳攀爬,而大班可以玩的种类就更多了,利用滑梯坚硬的柱子,中间系上粗的绳子进行走钢丝,还可以把手脚挂在绳子上进行猴子倒爬的游戏……
又如我们利用最自然的材料——小树林,让孩子们充分体验野趣利用。我们巧用树枝的自然形状,打造了一个弹弓,让孩子用整个弹弓弹倒对面的动物,也可以创设热门游戏《愤怒的小鸟》;再如我们在树枝上挂上鸟窝,孩子们可以借助梯子慢慢爬到树上,根据要求进行《掏鸟蛋》的游戏。
三、“记录”让幼儿的思想看得见
小班一般会设计集体记录表,选择直观、有趣而又简单的记录方式,激发幼儿参与区域记录的积极性,培养幼儿的记录意识。记录方法一般以口头记录与直观的照片记录、图片粘贴、实物呈现等形式为主。
下面就以小班美工区为例来谈一谈我们设计的幼儿记录表,初稿是这样的,我们考虑到小班孩子的能力,让他们选用标记来记录自己的名字,然后在相应的材料图下面找到自己想要用的材料,并用笔打钩或是贴上别的标记做记号。但是我们在实施后发现很多问题。
记录纸使用频繁,每天必须更换一张,不能重复使用。
幼儿的标记贴纸有限,用了几天后发现不够了,后续还得想办法。
幼儿不会用使用铅笔更不会打钩。
记录表也无法展示,成为形同虚设的材料。
出现了这么多的问题,于是我们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可见这张记录表的实际操作可行性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又一次进行了研讨,我们一直在思考:为什么要记录?让幼儿记录是为了发展什么?经过讨论,发现上面的问题都是实际操作中出现的,如何解决呢?于是我们修改了第二份,把记录表做成了墙面,孩子的名字也是直接用擦管式,孩子们可以直接使用自己的区域卡代替标记。自己需要什么、用的什么材料,就选用的材料也用插卡式的形式,避免了使用铅笔记录,这样一份记录表解决了以上所有的问题。
随着课程游戏化的不断推进,我们的观念也在这里不断地得到冲击、重塑, 我们将真正以经验论水平,以过程论质量,以适宜性论效果,以生活性论专业。课程游戏化的关键在教师,焦点在幼儿,幼儿行为折射教师的思想和作为。我们也将继续追随着孩子们,陪伴着他们和他们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