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京剧《西安事变》

2017-06-20贾文佳

齐鲁周刊 2017年21期
关键词:京剧院酒会西安事变

贾文佳

近日,由国家京剧院出品的现代京剧《西安事变》在山东省会大剧院上演。该剧集结了编剧孟冰、导演娄迺鸣、孙桂元等资深编导,以及于魁智、朱强、李胜素等当红京剧名角儿。“我们就是要通过这出戏塑造这个时代的偶像,要告诉现在的孩子们什么是真正的偶像。”导演娄迺鸣说。

《西安事变》的“浪漫写意”

近日,由国家京剧院出品的现代京剧《西安事变》在山东省会大剧院上演。

演出伊始,在传统京剧乐队和45人豪华交响乐队的配合下,武戏演员的精彩亮相犹如美国大片。演出中,观众兴趣的焦点首先集中在既熟悉又新奇的历史人物群像身上。张学良、周恩来、蒋介石、宋美龄等极少出现在京剧舞台上,至于唱京戏,还是头一遭。

剧中“追劝”一场,张学良面对东北家乡流亡学生请愿立下誓言,许诺必有大事发生;“谋划”一场,张学良、杨虎城相互试探后挑明心迹,殊途同归于“兵谏”;“酒会”一场,周恩来舌战群儒阐述中共和平解决的立场,用波澜不惊缓解剑拔弩张……剧情跌宕起伏又充满了人物的内心戏,现场舞台布置简单明快,没有过多的声、光、电元素,观众的掌声喝彩伴随着演员们的亮相、唱段和开打此起彼伏,观众仿佛身临其境。

演出结束后,全家老小一边讨论一边依依不舍地走出大剧院。一位青年观众表示:交响京剧的形式集中和放大了历史的沧桑感和历史人物的悲壮感,那种大口呼吸英雄气的感觉非常过瘾!另外一位中年观众则表示:这部戏为京剧表现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开辟了道路,能看出创作排演的艰辛。

京剧是一种浪漫的写意艺术,排演现代戏是一件艰难的事情,尤其是重大历史事件。在导演娄迺鸣看来,现代戏无法使用传统京剧的很多表现手段,因此要从细节入手去突破。例如为体现蒋介石被追击时的狼狈,演员王越说台词时手要微微抖动,但幅度不能太大,这样既能体现一个人在危急情境下的本能反应,又能表现蒋介石因身份顾忌而具有的心理状态。

娄迺鸣此前曾担任十几年的春晚小品总导演,还导演了《闲人马大姐》等观众喜闻乐见的情景喜剧片。不过,这却是她第一次导京剧,“我三岁的时候就到戏园子里经常看戏,京剧给我的印象是仙女啊什么的,是不可触摸的东西。随着年龄的增长,又学了导演这门手艺,我更加崇拜和敬畏这个剧种。首先得尊重这门艺术,千万不要来破坏这门艺术。”她表示,希望通过这部剧“塑造这个时代的偶像,展现在时代潮流中逐步觉醒、和自己做斗争的艰难人物。”

“一种热情,一种冲动,一种奔放,一种爆发”

该剧于2014年抗战胜利纪念日前夕动议策划,国庆前确定列入国家京剧院创排计划并正式立项。

从2014年11月接受《西安事变》编剧任务起,孟冰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何把这个意义深远、人物众多、矛盾激烈的历史事件搬上京剧舞台,而且让观众接受和信服,个中艰辛可想而知。孟冰透露,为充分还原历史,他曾用了13天时间,闭门谢客,废寝忘食,阅读了40本有关西安事变的书籍和资料。

“通过看书,我在跟这些历史人物进行着心灵的对话、碰撞和交流。我能理解他们,我也有过年轻的时候,也经历过那样一种热情,一种冲动,一种奔放,一种爆发。当时,张学良才36岁,杨虎城大他几岁,他们也是时代的年轻人,在那样一个大的历史变迁面前,他们那种对民族的感情,那种国仇家恨,那种激情,那种豪气,那种男子汉热血担当的精神,我特别愿意去展现。”

“历史是钉在墙上的一颗钉子,让我们来悬挂我们的外衣。”孟冰引用雨果的一句话来解读自己的历史观。“虽然后人往往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去探究真相,这次我们也看到了很多边边沿沿的素材,但最后我们的团队达成了共识,依据党史,着重的是张杨二位将军为了民族大义做出的历史选择,如果能从这出戏中渗透出一点点,就足够了。”

孟冰还讲述了这样一个细节。周恩来到西安之后的主要工作是和蒋介石、张学良、杨虎城、宋美龄、宋子文及东北军、西北军将领谈判,同时斡旋于社会各界,努力争取实现和平解决方案。但戏剧舞台上总不能一场接一场地写周恩来与各方人士的谈话吧?于是,孟冰除了正面写了周与蒋的见面之外,还设计了“酒会”一场,让周恩来面对社会各界人士,时而谈笑风生,机智幽默,时而义正词严,谈古论今……“在我的想象里,这场‘酒会的整体气氛应该是亦真亦幻、亦虚亦实。所谓真,即酒会可以是真实的;所谓幻,即酒会也可以是一种意会,一种象征;所谓虚,即是表现周恩来所面对的复杂局面;所谓实,即是表现周恩来在面对各色人等之时所表现出的政治智慧。”

从老生名家到典雅青衣

《西安事变》的主角张学良由国家京剧院老生演员于魁智饰演。“在每次国家民族的重大节点上,我们戏曲演员都是有态度的。”于魁智表示,希望通过排演该剧,表达戏曲工作者的情怀。

排练过程中,于魁智清晨即赶到排练场与琴师鼓师对腔,半夜还与唱腔设计商讨细节,每天排练12小时以上,不仅自己的台词唱腔烂熟,还能把全剧所有角色的台词唱腔熟记。

虽然与张学良年龄相差60岁,但于魁智却曾与张学良有过两面之缘。早在1993年,于魁智随中国京剧院(国家京剧院前身)首次赴台湾演出,张学良一连看了6场,并盛情邀请主演到家中做客,席间他连声称赞于魁智:“真是唱得好!”

1996年,张学良95岁大寿时,家人几经周折联系到于魁智,请他远赴美国为其寿宴献唱。在听完于魁智的演唱后,张学良自己也唱了几段。寿宴后,张学良挽留于魁智等人在美国逗留了7天,而张学良每天下午3点到晚上8点,都如约赶到亲友家听于魁智唱戏,与他畅谈京剧。

虽然与这位“忘年交”邂逅时已是晚年,但于魁智却从其气质与言谈中抽离出一个英气勃发的洒脱少帅,“可亲、可爱、可信”。二十二年后,他终于得以在自己熟悉的舞台上诠释自己心目中的张学良。

北京京剧院老生演员朱强在剧中扮演周恩来。当被问到用京剧塑造周恩来与别的艺术形式有什么不一样时,朱强笑着说:“就是我唱,他不唱。”朱强坦言,为演好老百姓心目中的周恩来,自己私底下下足了功夫。在语言上,他运用“风搅雪”的表现手段,把京剧唱腔与方言口音糅合穿插,让观众在听后既能感受到周恩來的语言特征,又能体验到京剧的特有韵味。“儒家文化中的大仁、大爱、大义在周恩来身上都有体现。”

剧中大青衣李胜素塑造的宋美龄典雅雍容、风姿绰约,一开口戏味儿十足,虽然只有两场戏,但引得阵阵赞叹。“连日来,梦魂牵,以泪洗面”的【西皮】唱段色泽亮丽、温婉缠绵;一句英文“Darling”更牵出几许妩媚;而在与蒋介石的对话唱段中,冷静坚毅、情真意切,显现别样风采。

“梅兰芳先生当年就有蓄须明志、拒为日寇登台的壮举。我们今天的戏曲人也要用表演塑造多姿的历史形象,振奋不屈的民族精神。”李胜素说。

猜你喜欢

京剧院酒会西安事变
在空间中寻找戏曲的现代样式——专访上海京剧院舞美设计师徐鸣
港府新春酒会首次加奏国歌环节
新从旧中来——访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青年导演徐孟珂
西安事变前后张学良与蒋介石的纷争
一身便装
踩葡萄
上海京剧院半年挣了一年的钱
张学良谈『西安事变』
阎锡山与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前后的王以哲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