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相反”辨析
2017-06-20白思娜
白思娜
摘要: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相反”、“反而”是留学生难以掌握且容易混淆的词,就是对于中国人来说也是极易混淆的两个词。因此这两个词一直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热点和难点。
关键词: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相反”;“反而”
一、“反而”基本语义
“反而”,在《现代汉语八百词》(1984)、《现代汉语虚词例释》(1996)和《现代汉语虚词词典》(2001)中被认为是副词。
马真(1983)较早对语气副词“反而”的语义、归属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具体分析了“反而”一词在句中出现的语义背景。
(1)A现象或情况出现或发生了。
(2)按說【常情】原想【预料】A现象或情况的出现或发生会引起B现象或情况的出现或发生。
(3)事实上A现象或情况没有出现或发生。
(4)倒出现或发生了与B相背的C现象的情况。
吕叔湘(1982)认为“反而”表示跟前文意思相反或出乎意料之外,在句中起转折作用。
刑福义将“不得不p,反而q”这一典型句法结构形式称之为“反递”句式,并从内部关系和外部形式上对这一句式进行了考察。
“相反”基本语义
“相反”表示某种预想的结果、想法与实际情况是相互对立的,或者前后两件事情或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对立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
二、“反而”、“相反”语义对比
1.意思上的对比
“反而”在一定情况下与“相反”有相似之处。“反”是两个词之间的共同语素,表示跟上文意思相反或出乎预料和常情之外。这一共同语素决定两个词有共同的一面,即表示相反或常情之外。
例1:这次考试我考得不好,爸爸不但没批评我,相反还给了我不少鼓励。
例2:这次考试我考得不好,爸爸不但没批评我,反而还给了我不少鼓励。
这两个例子中,可以看出,“反而”与“相反”互换后,语法意义变化不大,意思变化也不大,两个句子都带有明显的转折意味。都表示某种预想的结果、想法与实际情况是相互对立的。
例3:今天午后下了一场雷阵雨,原以为可以凉快些,可是并没有凉下来,反而更加闷热了。(转引自马真《说“反而”》)
例4:我们厂生产的产品获了大奖,厂长不但没有因为获奖而高兴,相反却有了很多担忧。
例3、例4都表示按照常理或预计要出现的现象或情况要发生,可事实上却没有出现或发生。它们都有意料之外的意思,一定情况下能够互换。但是二者在表示的语气上是不同的,例3“反而”作为副词,它与“可是没有”搭配表示出一种反转并更进一层的语意。因此,“反而”更强调的是“反转”或“反转+递进”。而例4“相反”作为连词,更强调转折和前后对照。所以从表示的语气上看,例3比例4表示的陈述语气要更强些,语义上的递进要更重一些。
例5:没在山区生活过的人觉得这里的山路很难走,相反,对那些从小就生活在山区的人来说,走山路跟走在平地上一样容易。
例6:我要告诉大家,他不是个好人,相反,他是个大坏蛋。
“相反”还表示前后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对立的。在这两个句子中的“相反”就不能替换为“反而”。
2.语法角度上的对比
“相反”【形容词】表示事物互相对立或互相排斥。
a.)作谓语
这两种意见完全相反。
宿命论是同科学完全相反的。
b.)修饰名词,后面必带“的”。
两种相反的看法。
向相反的方向走去。
c.)作插入语,在两个句子中起递进作用。前面可加“恰恰、正好、刚好”。
在具体的工作中不可轻视困难,相反,应该重视困难,要认真对待。
d)作插入语,在两个句子中起转折作用。
错过了战机,就可能打败仗,相反,抓住了战机,就可能打胜仗。
“反而”【语气副词】表示跟前文意思相反或出乎预料之外,在句中起转折作用。
他们不仅不厌烦,反而热情欢迎他。
老杨住得最远,反而先到了。
风不但没停,反而更大了。
小华见大家都夸奖他,反而很不好意思。
上述语法成分中可以看出,在短语中“相反”作为连词,而“反而”作为副词,则跟动词、副词或形容词形成状中关系。“反而”的语法成分较为单一,只能放在动词、形容词、副词前,构成状中关系;“相反”则可以放在其它词之前或之后,构成状中、定中、状补等关系。
3.句中位置上的区别
①“相反”、“反而”都可以用在小句的开头。如例1、例2。
②都可以单用,如:
“我要告诉大家,他不是个好人,相反,他是个大坏蛋。”
“但是没有人为此感谢我,反而说,小神经的毛病又犯了。”
③“相反”可以与“却”连用;“反而”不可以。如例4。
从处在句中的位置可以看出,“相反”在句子中作为插入语,;而“反而”只能作为语气副词,与后面的句子紧密连接。
例7:这些活动不会影响我们的学习,相反,能很好地促进我们的学习。
例8: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社会存在,反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在复句中,“相反”更多的作为插入语,表示同上文意思相互对立或对比,重点在后一分句上,表示意义的转折。而“反而”作为副词则是修饰“是”,与“是”构成偏正关系,强调的重点在“是”上。
4.语义背景对比
“反而”的语义的如下abcd四项,“相反”也大致具有下列语义,只是abcd四项语义出现的情况不同。
a.A现象或情况出现或发生了。
b.按说【常情】/原想【预料】A现象或情况的出现或发生会引起B现象或情况的出现或发生。
c.事实上A现象或情况没有出现或发生。
d.倒出现或发生了与B相背的C现象的情况。
“反而”多以a+b+c+d顺序出现,在“反而”句中一定的前提条件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必不可少并不是说它一定要明显出现在句子中。前提条件的出现与否有两种情况:第一,如果前提条件是人所共知的常理、常情、常识或者是建立在已有的背景知识基础之上,这个前提条件可以隐含。这种情况,“反而”一般出现在单句中。例如:
今年冬天北京反而比哈尔滨冷。
但如果前提条件超越常情之外,就必须出现,前面语境的提示,不能省略。“相反”在上下句中间形成对立或对比的关系。所以,在语境中常出现c+d或b+d形式,前后情况形成对立对比,其它语义隐含其中。
综上所述,根据以上几个方面的比较可以看出,“相反”表示的语法意义是:实际出现的情况或现象跟按常理或预料在某种前提下应该出现的情况或现象对立或对比,强调前后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对立、对照的;“反而”表示的语法意义是:实际出现的情况或现象跟按常理或预料在某种前提下应该出现的情况或现象相反,强调前后情况的反转+递进。
参考文献:
[1]马真.说“反而”[J].中国语文,1983,3:24
[2]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57-369
[3]刑福义现代汉语转折句型[J].世界汉语教学,1992,4:25
[4]陈华玲.“反而”“相反”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