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民族艺术丰富学校的艺术教育

2017-06-20李福英

教育 2017年23期
关键词:怀柔区满族民族

李福英

民族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种类繁多,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让民族文化走进课堂,让学生全面深刻理解民族艺术,更有利于传承它,发扬它。在当今社会,物质文化高度发达,“二魁摔跤”这一历史悠久的民族艺术已经越来越远地离开了人们的生活,成为只能在逢年过节庙会等特殊场合里才难得一见的新鲜玩艺儿。

近年来,北京市怀柔区职业学校将这一特殊民族艺术形式引入到的课堂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民族艺术,感悟民族艺术,传承民族艺术。

通过民族艺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

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知识 民间满族舞蹈“二魁摔跤”有着300年的历史,原名二贵摔跤。相传康熙皇帝少年时期为了除熬拜,假借举办摔跤比武大赛的名义,招募武艺高强人士相助,并最终铲除鳌拜。民众为了纪念康熙皇帝的圣明,特将摔跤比武的场面演化为二贵摔跤。二贵摔跤的特色就在于奇妙的艺术构思和灵活诙谐的表演效果。(最早是女真族传统的竞赛“乔相扑”。二鬼画的是丑脸,二贵画的是白脸,后演化成“二魁摔跤”。)

传承民族文化 位于北京市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乡帽山村的满族二魁摔跤历史悠久,距今已有百年历史。古时,在每年的节日,特别是春节期间盛行表演。该项目既是满族特有的民间体育活动,又是满族民间花会中必不可少的表演形式。

现在北京市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乡帽山村的“二魁摔跤”进入了首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了解,在该区喇叭沟门满族乡帽山村,有5位八、九十岁的老人会表演“二魁摔跤”,梁山和彭明第是掌握该项目为数不多的传承人。该行当曾一度中断过,5年前,梁山和彭明第二人便开始琢磨、练习,在北京地区传承了“二魁摔跤”这一满族民间花会中必不可少的表演行当,可是现在会的人是越来越少。

本校的学生中,大部分孩子就是喇叭沟门和长哨营满族乡的,在这种背景下,学校将“二魁摔跤”这个民族艺术融入学生的课余生活中,以此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并让学生们真正能够欣赏理解我国的民族文化,能够传承民族文化,也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家乡和家乡的民族文化。

培养学生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通过民族艺术“二魁摔跤”,可以培养学生一定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現在的学生对于那些民族舞和民间艺术都非常陌生,提不起任何兴趣,他们都很热衷于现代舞和流行的一些舞。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学习民族艺术,学校在民族舞中融入现代舞,这样就更接近他们的生活,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表演。学生也能从艺术的层面上去欣赏和审美民族艺术。

以民族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知识学习和创造性发展的原动力,教师应主动地为学生创设丰富而新异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感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是使学生主动获得知识和促进创造性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教学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魁摔跤”是一种体力性、智力性、灵敏性很强的娱乐活动。表演者为一个人,却假扮两个人。表演者身背一个木架(内用竹片),上面安装两个可以活动、着穿满族服饰、呈摔跤状的人形道具,两只手两只脚穿上靴子,分别作为两个满族人的双脚,然后使出各种技法,使满族人形道具做出各种滑稽、幽默而逼真的摔跤动作。如此妙趣横生的表演形式本身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让学生学会欣赏 “二魁摔跤”的服饰、发型、配件、制作,传统舞台上的“二魁摔跤”要经得起现代孩子们眼光的打量。

传统题材做背景的故事情节与表演以及古老的造型审美已经不足以打动现在的孩子们了。因此学校在服饰和动作的编排上下功夫,让学生能真正地感受民族艺术和现代生活的紧密联系。

让孩子感受、了解这门传统艺术 传统的艺术做底子,“二魁摔跤”的表演可一点也不简单。想要表演得活灵活现,让人感受到“二魁摔跤”的魅力和妙趣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笔者认为让学生去演,还是会放不开的,因此,在动作上编排上还是应该由浅入深,对于每一个动作,让学生理解表演者要表达什么样的内容和心情。造型与动势不是为了复现日常状态中的实物或现象,而是要唤起某种感情。

从这三点出发,“二魁摔跤”才能让学生真正有深刻的印象,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和了解中国的这门传统艺术。

激发创新精神,培养自我探索能力

民族舞蹈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艺术的精华。学生在继承优良文化的基础上,也可以自主进行发挥和创造。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结合民族舞蹈的特点、发展的趋势,自己学习、自己表演,多问多学,在锻炼学生综合素质的条件下,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自我探究的过程可采用小组交流、合作、整体汇演等形式,充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自我探究的能力。

课堂引进民族艺术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民族艺术也得到了发展与传承。努力把艺术教育与学校素质教育结合在一起,真正收到了以艺辅德、以艺增智、以艺滋体、以艺怡美、以艺补劳的整体效果,逐步形成了以传统艺术教育为主的建校特色。

(作者单位:北京市怀柔区职业学校)

猜你喜欢

怀柔区满族民族
怀柔区工会召开第四次代表大会
我们的民族
新宾满族歌舞音乐创作及时空表述
多元民族
让满族剪纸艺术走向辉煌是我一生的追求
怀柔区2015年专项奖励资金正式兑现
改成汉族的满族人
北京市怀柔区语言文字工作导览图
满族人为什么不吃狗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