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层干部在德育管理中的智慧与思考

2017-06-20李桃

教育 2017年23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教育者少先队

李桃

2012年9月当笔者再次戴上鲜艳的红领巾时,笔者倍感骄傲和自豪,同时也觉得和学生们的距离更加近了。也就是从那时起,笔者被称为大队辅导员、德育干部。很长一段时间,笔者都对自己的定位及工作性质存在着疑惑:我该如何适应从一名英语学科教师,到一名中层领导干部的角色转变?转到新的工作岗位初期,笔者积极参加区级各项会议、活动,并认真记录,努力消化吸收,向区内的德育、少先队前辈取经,他们也都不吝赐教。同时,在学校日常工作中,笔者也虚心向领导和有经验的老师们学习。

回首再次戴上红领巾的那一刻,仿佛就在昨天。如今笔者已不再是德育、少先队队伍中的新兵,对学校德育工作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现将个人作为中层干部在德育管理中的智慧与思考进行梳理。

将德育和学科知识齐放心中

课堂应是实行德育的主阵地,应是开展德育工作的主战场。长期以来,无论是教育者还是社会总认为课堂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地方,教育者只要把自己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就认为这堂课上好了。殊不知教育者在课堂上开展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在进行着德育;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在以自己的思想、人品教育着学生,影响着学生。就拿语文教师来说,每一堂课,都是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语文是如此,其他学科也是如此。纯知识的课堂教学是不存在的,作为教师,笔者认为教育者对这一点必须有足够的意识,自觉地把德育贯穿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德育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它必须落实于学校教学工作的始终。笔者认为德育工作只有促进了教学,才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才算是真正的德育,否则只能算是“假大空”。如果学校的德育工作不能落实在教学上,不能促使学生安心地学习,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不能为国家培养出有用的人才,那德育工作还有何意义呢?

思己之不足,补己之短

“学而不思则罔”,思考对于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在德育管理工作过程中,笔者一直在思索,经常会感觉到“教育”“学校”这样的字眼是如此之沉甸。每年重大节日、纪念日的教育宣传,每个主题活动的开展,每学期的重点工作开展,乃至每周一的升旗集会,笔者都会及时反思,成功的做法保留并发扬,针对失败的案例,笔者会仔细梳理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从不埋怨和笔者一起配合的相关部门,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几年来,笔者以边做边学方式工作,凡事都脚踏实地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好高骛远,以惟真的态度做踏实的工作。笔者的工作能够顺利地開展,完全得益于学校全体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的鼎力支持与帮助。

在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主要从常规工作和加强德育实践活动两个大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尽管如此,笔者还是认为,这样的工作还有改进的空间。比如说对于学生习惯的培养,还需要加大力度,学生养成工作一刻也不能松懈,要持之以恒,长抓不懈;少先队活动课教研还需要扎实、具体地开展,少先队先锋育人职能要更好地得以体现。

“吾日三省吾身”。反思,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促进工作的进步。

以专业理论提升个人整体素质

教育的本质决定了教育者必须是学习者,而且是终生学习者。因此,作为教育者,需要不断地进行理论学习、接受理论培训。

每一次的理论培训与提升,都是一次角色的转换,都需要处理好如下几个关系:思想素养和知识能力提高相结合、个人学习和集体学习相结合、听课和消化相结合、理论研学和实践思考相结合。

笔者参加过多次学习和培训,这些学习和培训为学校德育管理及发展提供了许多宝贵的东西,大都是十分接地气的方法和策略。许多观点笔者至今记忆犹新,这些观点给了笔者很大启发,促进了笔者工作的改进。

只低头做工作,不提升到理论层面,所开展的活动就会显得空洞、单薄,只有认真学习教育相关政策、理论,并将其运用到工作实际,学校德育工作才会更加具有实效性。

对工作的态度不以成绩作为着眼点

中层德育干部所带领的德育团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安全、师生健康、学生活动设计、学生优秀团队指导、学校德育宣传、常规量化管理、班主任培训、德育常规管理、问题学生教育、家长沟通等方面,起着或大或小的作用。

作为中层德育干部,一直以来笔者与德育处的老师们共同完成着学校德育常规管理工作,每天最早来到校园,迎接学生老师来校,静校后离校。在德育干部岗位上工作的四年多时间,德育处这个团队教会笔者奉献、不计回报、快乐地面对困难、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等。在这个团队里,笔者享受着德育教育工作者的幸福,愿这支快乐的、温馨的团队能给所有的学校德育大团队的成员带来快乐、幸福。

学校的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笔者在工作中也还存在不敢大胆开展工作和创新意识不强等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笔者力争发扬优势,克服不足,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坚守自己的初心:行走在教育路上,做到永远心驻象牙塔,情系红领巾!

(作者单位:北京市大兴区第四小学)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教育者少先队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社区少先队的“一二三”
不老的少先队
让少先队走向校外
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效问题的理论反思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教育者应当不断充实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