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文化

2017-06-20张斌斌

教育 2017年23期
关键词:生命情境数学

张斌斌

心理学指出:一个人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智力因素,都受主体情绪的影响。当一个人有饱满的精神、轻松愉快的情绪时,学习的兴趣就浓,接受能力就强,学习就效率高。因此,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十分必要的。

那么,如何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文化,笔者认为有以下策略:

以尊重为前提

新课程改革认为:教学过程是生命被激活、被发现、被欣赏、被尊重的过程;是生命的自我展示、自我生成、自我超越的过程。教师不仅仅要有生活意识、发展意识,更要有生命意识、心灵意识,课堂教学中充满尊重、敬重、欣赏、珍爱,把呵护生命的美好和完善健康的心灵作为课堂教学的重心。

创设需求,顺势而导 尊重学生的需求,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他们产生了积极健康的情绪,就能轻松、愉快地接受教育,进而激发出学习潜能。在课堂上,让学生用生命来学习,用经验来激活知识,用思维来建构知识,用情感来丰富知识,用想象来拓展知识,用智慧来批判知识,用心灵来感悟知识。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学生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学生会产生充分的安全感,他们会打破心理防御而敞开心扉,宣泄心理压力,同时获得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课堂教学也会“涌动生命的活力”。

以情境为平台

真正的教育不是“告诉”,有意义的知识并非是教师手把手地教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活动体验而自主建构的。

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的复习与整理”时,笔者从学生熟悉的“购物宣传语”情境入手,引入课题,让学生在现实生活情境中体会数学语言,识别数学信息,从而一下子吸引住了学生。接着笔者从学生喜欢的礼品“圣诞礼物”入手,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圣诞礼物,计算所需多少钱,贴近学生自己的生活。之后,笔者运用“青年志愿者服务卡”,让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的同时复习以往学习的计算方法。

最后筆者借用“购物抽奖”在这里成为学生的学习资源,算一算中奖概率,既是对百分数知识的梳理,也对学生进行了生活教育:在生活中要学会用数学思考问题、判断问题、理性购物。

以激励为手段

课堂上的赞赏是从教师心底流淌出来的爱,课堂上的点拨是高效完成学习目标的导向,课堂上的激励是孩子们思维腾飞的加油站!

把微笑带进课堂 很多实践表明,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是通过微笑来传递的,而学生会在这种爱的感召下,受到鼓舞,从而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往往是喜欢某一位教师而喜欢他的课。上课时,多给孩子一点微笑,多给孩子一些关爱,让每个孩子都感到教师喜欢自己,要学好这位教师所教的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口,动手,动脑,在群体活动中让学生进行积极合作交流,寻找时机让学生进行自我表现,在学生的表现中,教师创造一个充满活跃、快乐的教学氛围,发挥好情感教育的活跃性、愉快性的作用。

把激励送给学生 学习的关键是兴趣和动力。教学中如果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情感,就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有兴趣,是关系到他们能否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获取知识的重要因素。在学习进程中,评价是搭建学生成功体验的一个重要因素,它的主要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维系和强化学生的学习行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参与促感知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实践操作、体验数学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合作交流、感悟数学 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才能顺利地共同建构。

总之,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文化符合《数学课标》的要求,符合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更是学生体验成功、开启智慧的有效途径。正如著名的生命教育专家黄克剑先生曾说过:“教育所要做的事可以放在3个相贯通的层次去理解,即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笔者想,这应该是所有教育者共同追求的目标!

(作者单位:北京市房山区良乡第二小学)

猜你喜欢

生命情境数学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