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评论记者应具备的三种素质
2017-06-20刘青
刘青
【摘 要】评论兼具新闻性和政论性,是对新闻的深化和挖掘,具有导向性和引领作用。这样的特殊性要求评论记者需要具备三种素质:好奇心、逻辑思维和驾驭文字的能力,从而通过评论掌握话语权,进而做好上情下达,帮助党和政府更好地开展和推进工作。
【关键词】好奇心 逻辑思维 驾驭文字 新 积累 认识论 力度 分寸
评论与消息、通讯这些新闻体裁不同。消息、通讯这些新闻体裁往往只讲新闻,文章里面没有作者的观点,也不能有作者的个人观点。但是评论不一样,评论兼具新闻性和政论性,新闻只是个由头,在对新闻的过去(即成因)、现在(即现状)和将来(即趋势)都有个统筹认识,说白点就是看透这条新闻的“三生三世”,并且还要在对新闻的深化和挖掘的基础上,指出一个方向、树起一面旗帜,是有导向性的,有引领作用的。评论这些特殊性决定了评论记者应具备三种素质:好奇心、逻辑思维和驾驭文字的能力。
一、保持好奇心
万事开头难,评论文章的由头是一篇好文章的关键。而好由头的产生,还要靠评论记者的好奇心。好奇心是新闻敏感的来源,新闻每天都在发生,只不过价值有大有小而已。时时保持一颗好奇心,认真观察思考,就会体会到“处处留心皆新闻”。
新闻贵在求新,评论也一样要求具有时效性和新闻性。最好的评论由头,是最新发现的新闻,里面有许多角度可以切入,有许多深度可以深挖,也对读者更有吸引力,这样的由头相当于新鲜的活鱼,怎么加工都好吃。而这样的由头的挖掘往往靠的就是评论记者的好奇心、新闻敏感。
新闻资源和矿产资源一样,不可能均匀分布,有的地方多一些,有的地方少一些,而我们的精力有限,有可能整天满大街转,所以我们可以从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找新闻。这个地方就是各种新闻媒介。即便是从新闻媒介上选取评论的由头,靠的依然还是好奇心和新闻敏感。虽然与自己挖掘出的新闻相比,这样的由头只能算二等的评论由头,相当于刚断气的死鱼,加工好了还是能出彩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只有好奇心才能让评论保持“新”。好的评论就得要新,最好是选题就新;选题如果不新,角度就得新;角度如果不新,就得有几句新话。最重要的还是你发现了别人没发现的评论点,阐述了别人没有的思想,说了一些新话。天天写评论,就那么几个话题,很容易就写重复了。
比如年年的“两会”社论,无论人大还是政协,中心工作都是围绕中心依法认真履职、积极参政议政,既不能另辟蹊径,又不能老调重弹。
但是,尽管人大、政协的宗旨是不变的,但我们每年的中心工作都会推陈出新。因此,笔者在写每年的“两会”社论时,都注意将前一年和这一年的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这样就能保证每年“两会”时下好“双黄蛋”。
二、培养逻辑思维
那么,评论该怎么写?怎么能把自己的观点立起来,让别人跟着你的观点和思路走?
靠的就是评论记者强大的逻辑思维,它可以帮助作者提炼一个正确的主题,并使之有条理地统帅所要表达的事实。而逻辑思维的强大与否,完全可以通过评论文章展现出来。
因此,要写出好的评论文章,平时就要多加强知识的积累,进而形成正确的认识论,在设置评论的议题和认识、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保证使评论在多元舆论中成为主流和强势。特别是评论记者要在多元舆论生态下引导舆论,评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释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难度都在加大。
近年来,人群利益分化和博弈加剧,海量信息带来的传播混乱,以及滥用新技术恶意炒作,噪音杂音泛滥,让本就纷繁复杂、矛盾问题迭出的社会现实抹上了更为变化莫测的迷雾。什么是真假是非,什么是善恶美丑,这些都需要评论记者及时发声,撇开迷雾评真相,带领大家认识清楚、分辨明了。
可以说,透过现象论本质,是评论记者今天所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其中的核心问题,还是要把握正确的认识。如果没有一个科学、理性的思想方法,没有一套强而有力、行之有效的思想武器,评论的舆论优势就会丧失,甚至还会自毁长城、自乱阵脚,在一些大是大非、关键论断、重大原则问题上,给公众带来误导,搅乱了舆论。这不是评论的流程、技术上出了问题,而是认识论上出了偏差,后果十分严重。
所以评论记者所要秉持的认识论,必然是科学认识论,也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这也应该是评论记者的看家本领。如果评论文章丢掉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武器,抛弃了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很容易在多元舆论场中遭遇“本领危机”“能力危机”,既无法辨析问题、抓准本质,也无法向公众说清精神、讲清道理。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评论,就让人觉得是一只鸵鸟,极力躲避现实问题、公众关切,或者流于简单化、绝对化和片面化,更可能说出官话套话、空话大话,惹人生厌。
作为评论记者,只有注意平时知识的积累,关键时候才会多一分处变不惊的镇定,多一点成竹在胸的信心。中央精神、领导讲话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对重大社会问题和舆情动向也应密切关注、深入研究。学不能止于一般意义上的了解,而应有所梳理归纳,有所提炼总结,这也是准确掌握有关内容的必须。归纳、提炼的过程是加深理解、提高认识的过程,是增强概括能力、提升写作水平的历练,会为撰写评论奠定扎实知识功底,为提高评论水平练就过硬基本功。
三、培养驾驭方案的能力
评论记者驾驭文字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力度和分寸的把握上。尤其评论一向被当做锋利的匕首,当做武器来用。那么我们写评论的人,就要在下笔时控制好力度,实现自己想达到的目的。
笔者曾经推出过违建整治系列评论,写之前笔者首先考虑了一下从哪些角度入手,初步定的想法有4个,一个是《民心所向 发展所需 公正所系》(联系危害说意义谈目的),第二是《重拆还要重管》(剖析为什么成为顽疾,强调打持久战,建章立制,长效管理),第三个是《眼界决定境界 态度决定程度》(通过分析为什么解决不了顽疾,来论证作风、态度问题,不作为、乱作为),第四个是《无情拆违 有情执法》(强调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严格执法与关注民生相结合),后来又补充了一些比如《考验执行力》《打铁自身硬》《开弓没有回头箭》《落实不走样》,以及陆续还有《为啥年年治年年乱》《只有动真格的》《环境整治没有终点》等等。
可以说,把有关环境整治的政府、相关部门、市民都包含进去了。如果力度掌握不好,可就把所有方面都得罪光了,把自己塞进了夹缝里。
比如,当文章的矛头指向相关部门时,笔者的文字就成了违建者为自己免责的武器,有可能拿着报纸去上访当论据。而相关部门也会因为作者的力度没控制好,戳得痛得接受不了,认为文章超出了正常的舆论监督范圍,有鸡蛋里挑骨头甚至恶意指责,也会来投诉甚至官司缠身,这样也会伤害到评论的公信力。说白点,评论的力度就像每个人身体中的钙,缺了它,容易得软骨病;钙多了,同样也生病,会中毒的。所以,在创作评论的时候特别注意力度的把握。
那么,这个力度该怎么把握,怎么才能恰到好处?
把握好力度,首先要坚持一个原则,帮忙不添乱。帮什么忙?帮党的忙,帮政府的忙,帮百姓的忙。不添什么乱?不制造事端,不煽风点火,不蛊惑人心,不挑动对抗。怎么做到帮忙不添乱?最关键的,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舆论监督有一些雷区不能碰,一些领域明确规定不能做的。总之,写评论的时候,既要考虑监督的必要性,又要考虑监督后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评论只是监督的手段,解决问题、促进工作才是目的。
驾驭文字的能力还体现在评论记者对文章体量把握上,根据实际控制好文章的大小。在许多人印象里面,评论多是恢宏巨制,而在以往较长的时间内,新闻评论也确实是以大型为主的。然而,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受众阅读时间的压缩,使得短小精悍的言论更受读者欢迎,短小精悍的评论文章更有利于传播独家观点,发表有影响力的权威意见。
一般来说,根据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实际需要,300—600字即可完成一个观点的论证,但是遇到重大题材,比如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等大事,800—1000字即可。其实,对于评论而言,字数越少越见功力,那是字字珠玑,浓缩了的精华,要求作者句句点到关键上,通过微言体现大义。
也正是这个特性,当评论正向引导时,它就是一面旗帜,醒目而鲜明,当评论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时,它就有了攻击力,这种战斗力相当于部队里的特种兵,能执行斩首任务;如果非要用一件武器来形容的话,它应该是尖而利的匕首,扎准了地方就能让对手一击毙命。评论代表着一种话语权,写好评论可以做好上情下达,帮助党和政府更好地开展和推进工作。
(作者单位:丹东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