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建模思想的应用实践探究
2017-06-20李海荣
李海荣
【摘要】我国新课改以来,教师一直在探索数学科目的新型教育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为了满足数学新课改目标的要求,数学建模教学应运而生。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建模思想可以简化复杂的数学知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参与感,建立完整的学习脉络,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本文结合初中数学学习要求,对如何有效开展小学数学建模教学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建模;应用实践
近年来数学教学领域在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下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与之前相比也产生了巨大变化,其中较为显著地变化是数学教学实际中建模思想的建立。在实际教学中,建模思想越发重要。这是由于建模思想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本文着重探究建模思想的应用及实践。
一、利用模型,感知表象
在小学阶段,数学建模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要帮助学生了解模型的構建。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采取多种手段、多种方式,从多维度讲解模型类型,从而引导学生自主感知数学建模思想。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将“长方形”“圆形”等图案与实际生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将抽象事物具体化,从而讲解新的知识点。教师也可以借助其他事物,加深学生对于图形的直观印象,以提高学生对于模型关系的认知水平。
我给学生布置过习题:“书桌和两个板凳哪个更长”“人的小臂长约16分米”,这两种说法对不对?如果不对,那什么是正确说法?
从这样建立简单的数学模型开始,加强学生对长度概念的理解,而教师则应该灵活运用模型,来适应学生对抽象知识的感知程度变化。
二、利用建模优化新知学习
(一)应用建模抓住知识内容联系
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而言,建模主要是对客观事物的体验观察,发现其内在联系。而教师的教学首先要侧重于为学生提供建模环境,引导学生的观察力、洞察力,增加学生的概括能力。其次要注意知识点与模型之间的联系,例如,圆形切分互动等,利用不同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的共性并记忆,从而构建数学模型。
(二)运用建模抓住知识本质
教师在构建教学模型时,要注意学生对于概念的具体理解,强调建模的学习作用及联系。建模是帮助学生掌握、理解数学理念的工具,不可能独立存在,同时也是解决学习难题的有效辅助。
教师在把教学实际与实践环节相联系,充分利用建模工具,增强自身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能力。例如在垂直线教学中,如果教师单一地使用标尺、直尺工具教学,那么学生很难对实际事物进行类比理解。故此,教师应当在具体实践中,让学生进行实际观察和动手操作来理解知识,这样的情景下,学生也自然而然地完成了垂直线建模体系的建立,充分理解垂直的基本性质和定义,从而积累数学知识。
三、优化模型构建,辅助知识教学
在数学模型的构建过程中,教师应当善于利用模拟教学的方式来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作为教师,必须要不断探求新的模型构建模式,并同时充分利用课本的例题,挖掘这部分资源的教学作用,发挥模型对数学的辅助教学和辅助学习作用。例如,教师在教授“数数”时,就可以利用课本的图画和文本练习题,让学生仿照此模式进行相关练习,使得学生对此部分的基础知识记忆得到更好的梳理和记忆,更好地提升数学学习效率。
进入21世纪以来,多媒体教学也步入小学课堂,对教师而言,应当充分利用这一教学资源,使用PPT演示文档、Flash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展示新的数学模型,并在课堂上带动学生参与优化数学模型的构架和演变。在这样的情景下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于数学建模思想的直观印象,并得以了解数学建模思想的实际运用,还有利于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有效地互动,加深对数学建模思想的研究,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四、自主进行模型构建
小学生具有愿意动手、动手能力强的特性,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性,将模型构建和动手实践活动纳入教学实践活动之中,以探究的形式,以朋友的身份参与进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以此来减弱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帮助学生解决关于建模学习的疑惑。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让小组之间互动进行模型的构建,每个小组分担不同的模型构建任务,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将具体的、理论性极强的知识简化,并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数学模型的能力。
五、结语
经过多年的数学教学产业化的发展,数学建模思想得以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成果,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有效地利用数学的建模思想可以丰富实践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学习。教师也应该考虑到新课改的实际标准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加强对数学建模思想的实际运用。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积极创新模型和应用途径,通过细点渗透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并促进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蕾. 小学数学建模教学的三个关注点[J]. 上海教育科研,2013(8):92-93.
[2]王尚志, 胡凤娟, 张丹. 数学建模与儿童发展——小学数学建模教学的探索[J].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11(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