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民生新闻品质之我见
2017-06-20袁芳
袁芳
【摘 要】传统媒体注重“三贴近”,民生新闻数量明显增加,质量也有所提高,但还参差不齐,还需要从诠释政策、理性思考、精筛选题来提升民生新闻的引导力、公信力和影响力,从而使民生新闻的品质不断提升到新的境界。
【关键词】提升 民生新闻品质 途径
这些年,传统媒体注重“三贴近”,民生新闻数量明显增加,质量也有所提高,但仍参差不齐,有待改进,还特别需要在提升民生新闻品质上下点功夫。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诠释政策,提升民生新闻的引导力
引导舆论是媒体的重要使命,媒体在加强民生新闻时不应削弱对社会的引导力。坚持时政新闻和民生新闻的结合和配合,发挥好新闻的引导力,这也是提升民生新闻质量的重要途径。
因此,我们必须增强导向意识,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要严格把好新闻报道的导向关,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加强热点引导,强化舆论监督,使新闻舆论成为加快发展的“推进器”、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黏合剂”、道德的“风向标”。
媒体常把新闻分为时政新闻、民生新闻两大类,其实这两类新闻并不能泾渭分明、截然分开。时政新闻不应该只是一本正经地宣传大政方针,民生新闻也不应该只唠家长里短。我们针对民众关心的政策,用民众听得懂的语言诠释,让民众了解、理解政策,自觉按党和政府的部署去做,从而得到实惠。
这种报道叫作时政新闻还是民生新闻并不重要,但实实在在的是贴近民心。君不见我国先富起来的人群中,不少是对三中全会精神领会得快、理解得深者吗?我们的新闻能让民众尝到关心时政的甜头,更多地关心国家的命运,则功莫大焉。
顾名思义,民生新闻以平民化的视角、民本的态度关注民生问题,体现着浓厚的人文关怀的内涵。民生新闻同时政新闻一样,要践行党中央对新闻工作要求的节目形式,内容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作为新闻采集、选编的主要依据,自觉承担开拓民生视野的社会责任。
在强化平民意识的同时,突出公共服务性。借鉴“公共新闻”理念中的“公共意识”,致力于提高社会公众在获得新闻信息的基础上的行动能力,不仅关注老百姓的柴米油盐等日常生活信息,更关注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国家宏观政策及走势,并从民生角度对此进行分析和解读,兼顾“国计”与“民生”,让国家大政方针有效地与民众生活与工作结合,为公众释疑解惑,引导公众参与到公共事务的建设中,内容从而积极、主动地反映社会主流。对少量确需报道的负面事件,自觉注重正引导,挖掘报道背后的警示意义,提升报道价值,共建和谐的时代主旋律。
民生新闻要“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拉近媒体与受众的距离,这就是民生新闻的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但民生新闻必须有利于受众开阔眼界,识大体、顾大局,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民众如果只从个人眼前利益考虑,会认为缴纳的税、费越少越好,不用缴纳最好。其实不然。因为这样不仅不利于受众国民意识的增强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觉悟的提高,也不利于国家和各种事业的发展,影响社会的进步。媒体应该站得高看得远,进行必要的引导,让时政新闻有民生视角,民生新闻高屋建瓴,有教化作用。但也不能说教,要润物细无声。
理性思考,提升民生新闻的公信力
媒体的民生新闻中,还包括对一些部门、机关、组织等进行舆论监督,这是我们媒体的社会权利和责任。但媒体的舆论监督和批评报道要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要在理性思考后进行。
但有一些媒体人有失偏颇。如有的在报道过程中,介入到新闻事件中,忘记自己的身份,主动站在某一方,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导致老百姓在看了媒体舆论监督的节目后,形成“有事找媒体”的认识,而把真正能解决问题的职能部门撂在一边。
如有的对新闻事件发表评论,对相关部门指手画脚,评判言语中有一种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气势,反映出记者和主持人在采访或评论过程中的越位,在主观上放弃了一个主流媒体应有的传媒本体和主动意识,更使受众忽视对事件背后公共权利的追问。
还有的民生新闻过于煽情,在报道和评论时记者往往会忽略新闻的客观性原则,把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到新闻报道中。特别是在报道一些弱势群体需要救助的新闻时,记者总是哭哭啼啼地呼吁好心人来捐款。新闻以情动人并无大碍,但是这样过于煽情不但达不到节目效果还会适得其反,让观众反感节目、觉得记者过于做作。
舆论监督是媒体的职责,但媒体的社会角色不是仲裁员,不是大法官,也不是救世主。双方当事人是“民”,媒体人同样是“民”。在报道民众之间的纠纷时,维护双方的权益是媒体的责任,绝不可以妄下结论,进行“媒体审判”,为了一部分人的利益而损害了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产生副效应,社会效果南辕北辙。
在有的季度CPI涨幅大一点时,媒体应该配合宣传,帮助受众树立国家的调控措施的信心,但有的媒体却推出恋爱中的工薪族100元“经常花不上一天”、住校大学生100元“兩天就花完”之类的述评,就牵强附会,缺乏理性。其中以住校大学生吃零食、吃水果一天30元,嫌现打的热水太热喝不下就去买冰镇饮料喝为例都很离谱,这样的评论既没有说服力,也影响媒体的公信力。笔者认为,这样的事例不仅不应该当作工薪族、大学生生活费不够花的例子去呼吁,而且应该批评,引导青年人养成勤俭节约、量入为出的好习惯。
有的媒体批评的报道和评论很多,而且语言尖酸刻薄,似乎只有媒体人最正确。这种以“无冕之王”自居的态度和行为值得研究。如某报春节后组织4个版《挑刺春晚》就是鸡蛋里挑骨头。
春晚本意是为我国传统民俗阖家团聚吃年夜饭助兴而量身打造的。全国那么多观众,口味千差万别,想让每个节目都人人喝彩,那是永远做不到的;指望每个演员都能演得点水不漏无可挑剔,那也是不现实的。媒体应该为受众营造良好的节日气氛,而不该横挑鼻子竖挑眼。而且媒体之间互相攻讦也有损职业道德,也不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为民众提供具有较高价值的新闻和评论。
精筛选题,提升民生节目的影响力
媒体报道的新闻影响力大小,与其新闻价值高低密切相关。民生新闻虽受广大受众欢迎,也不能“放在篮子里都是菜”,要讲究标准;也不能有闻必录,数量不足也不能“瓜菜代”。时政新闻应该筛选有典型性、有分量的事件进行报道。民生新闻也不能例外。内容为王,选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民生新闻的影响力。
在“加强民生新闻”的口号下,有的媒体注重增加了民生新闻的数量,却一度出现选题的“碎片化”现象。诸如汽车刮碰纠纷、电梯故障停运和马葫芦盖丢失之类的事情几乎天天发生,媒体报道太频太多,不仅不是亲民,而且会让民众厌烦。那些婆媳矛盾、夫妻吵架之类的家务事清官难断,一般也不适合报道。这样的新闻价值低,过于肤浅,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邻里纠纷、下水道堵塞等,都是一些几句话就可以向观众说清楚的事件,编导却为了制造悬念说上十分钟也讲不完。这也体现了新闻工作者缺乏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的眼光,忽视了新闻事件背后真正的意义。
选题的媚俗常作为媒体招徕受众的法宝。比如炒明星,比如小伙高空示爱蹦极求婚成功,大学男生举办所谓“女生节”。这类事我们不提倡,也不去禁止,只能做坊间茶余的谈资、笑料,不能传播正能量。我们媒体不应该如获至宝,拿来当作招徕受众的法宝,大肆渲染,过分炒作。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民生新闻选题和标题的媚俗倾向的影响,有些媒体在报道时政新闻时也荒腔走板了,有的在很正经的内容上,却标了个媚俗的标题。
如有两家报纸在报道《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时,分别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包养情人可被撤职》和《事业单位人员包养情人可降级撤职》做标题。该暂行规定把违法违紀的行为概括为5类44种,“包养情人”仅属于第5类第42种一个小项,按顺序、按轻重、按处分的严厉性都不是最重要的。大标题上把“包养情人”的降级撤职突出出来,显然是为吸引某些读者眼球的媚俗之举。
从央视《新闻联播》推出面向民生的“走基层”节目,到地方台民生新闻节目的如火如荼,这几年来,由于党和国家对民生问题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已成为各地发展的重中之重。
因此,新闻工作者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民生新闻节目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且培养自己准确捕捉社会民生热点问题的能力。也唯有这样才能使民生新闻节目在网络时代获得高收视(听)率。当然,民生新闻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希望新闻界的师长和同行们不断探索,在改版中把民生新闻的品质不断提升到新的境界。
(作者单位:大连金普新区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