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普及有多远
2017-06-20刘峣李斯璐
刘峣++李斯璐
76岁的北京人老韩,身体还不错。最近,他打算立一份遗嘱,把自己的财产分给3个子女。“以前想不通,现在想开了。趁脑子还清楚,把后事安排好,省得以后起争执,我和孩子们都放心。”
与老韩一样,河北石家庄85岁的老人刘华(化名)和亲家王泉(化名)今年4月6日倒了三趟公交车,赶到石家庄市新华区中华大街27号楼,在燕赵遗嘱库完成了自己的遗嘱登记。
不再避谈生死,国人更新遗嘱意识
3年多前,当中华遗嘱库在北京成立时,陈凯想不到,这个旨在为老年人免费办理遗嘱登记的公益项目会这么火。
陈凯是中华遗嘱库管理委员会主任,也是一名律师。谈起设立遗嘱库的初衷,陈凯说,他希望帮助老年人做好“身后事”,也想借此呼唤社会重视遗嘱、关注老年人权利。
“没想到遗嘱登记的需求群体如此庞大,有的老人甚至专程从新疆坐飞机来北京登记。”陈凯告诉记者。最初,由于服务能力有限,登记处每天只能接待40个号,很多老人一大早就到门口排队。这几年,中华遗嘱库陆续在天津、广东、江苏等省市设立了登记处,但依然“供不应求”。截至目前,预约登记人数已达8万人,完成登记人数5万人,预约已经排到了今年9月。
“最近,有一名104歲的老年人前来做遗嘱登记。还有些老年人到了预约时间却没来,工作人员打电话过去,才被告知老人已经离世了。”陈凯说。
老年人对待遗嘱的态度正在发生改变。据中华遗嘱库的工作人员反映,最初来立遗嘱的老人,往往有一种凄凉的感觉。这两年,整体氛围上发生很大变化。很多老年人把遗嘱登记看作一场仪式,当成一件重要的家庭事务,有的穿得很正式,还有的登记完成后在现场合影,笑得很开心。
老年人立遗嘱:观念的更新
66岁的杨老伯踏足广东遗嘱库,是为了达成身故后将房产留给外孙子的心愿。
杨老伯年轻时独自来广州打拼,通过努力,他不仅在广州成家,养育一女,还在许多年前买下了两套房产。杨老伯的女儿已经成家,尽管不算太富裕,但十分争气,处于事业拼搏期,而他和女儿、女婿、外孙三代人都相处和睦。“其实,如果不订立遗嘱,女儿都会成为自然继承人。但我觉得,‘好儿女不贪爹娘财,比起财产,我更望她能继承为父当年白手起家的奋斗精神,而不是终日盯着财产,忘记艰苦奋斗。为此,我选择将房产留给外孙。这个心愿,我将会通过立遗嘱的形式,传递给女儿。”他如是告诉记者。
像杨老伯这样,前来立遗嘱的人并不少见。广东遗嘱库主任蔡盛说:“95%的人立遗嘱和身后财产分配有关,但有些人也会像杨老伯一样,在遗嘱中写明自己的一些愿望。他们认为,除了自己的遗产外,家风家训,以及自己对社会的公益理念,也要通过遗嘱,代代传承。”
中华遗嘱库在接待老人立遗嘱时,还专门为老人们提供了一个“家风传承卡”,愿意给子女留言的可以填写,并可以与遗嘱一起保留在遗嘱库,留下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传统观念认为父母的遗产天经地义归子女所有。”专家说,子女很多时候把赡养和获得财产等同起来,认为赡养了就必须得到财产,或得不到财产就不赡养。老人更倾向于将财产留给关心自己的人。通过遗嘱库,专家希望重新定义赡养的含义,让社会更多关注老年人的内心世界。
立遗嘱的年轻人:生存压力
今年3月,浙江宁波市永欣公证处来了一位“90后”做遗嘱公证。那位姑娘刚结婚不久,她和父母一同来的。女方家境殷实,是家里的独生女儿。结婚时,婚房是女方家里买的。这次前来,姑娘想要立下遗嘱,若是遇到意外,希望她名下的这套价值数百万的房子留给父母继承。这么年轻就做遗嘱公证,姑娘和家人说他们并不忌讳:“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早点做好公证,也是为了让以后少些纠纷。”
在杭州钱塘公证处,公证员李萍曾接待过一个25岁姑娘。李萍回忆时说:“这个当事人让我印象最深刻。一个年轻姑娘,长得很精神。推开公证处大门进来,我很少看走眼,嗯,这姑娘八成是来咨询出国相关的公证。她坐定,拿出一份材料递过来,打头的那份居然是“遗嘱”,是她自己的遗嘱,格式规范,内容完备。遗嘱中涉及财产数千万元,我挺好奇的。”
这位姑娘大二时开始创业,弄了个校园网络平台,卖手套袜子等小东西,目标客户是同学。生意不错,又开起了实体店……等到大四毕业时,其他同学都忙着找单位落脚,她则开始了员工招募。现在呈现在遗嘱上的资产有房产,有公司股权。姑娘说,她成天飞来飞去谈生意,遗嘱明确,万一有个意外,她的财产都归父母。“我没时间谈男朋友,以后有男友,结婚生子,那就遗嘱再立过。”
数据显示,年轻人来立遗嘱越来越多,很多立遗嘱的年轻人都是父母离异,年轻人立下遗嘱把自己的财产给抚养他的那一位。也有60岁以下的一些中年人来做遗嘱公证,很多是孩子为独生子女,怕以后孩子吃亏,就立下遗嘱,夫妻俩的房产以后只给孩子,而不给孩子的配偶。
与老年人立遗嘱不同的是,中青年人的财产比老年人容易发生变更,当财产增加的时候,可能出现的问题不大,但是财产减少之后遗嘱发生效力的话,可能会带来麻烦。比如,某人原有三套房子,遗嘱中规定留给三位亲属各一套,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当遗嘱发生效力的时候房子只剩下两套了,这时就可能产生遗产方面的纠纷。总的来看对于中青年人来说,公证的资产总是随着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变更,因此应该定期到公证处重新立一份遗嘱。
有很多老人会瞒着家人去办理遗嘱,针对这种情况,一些遗嘱库为每名登记的老人发放遗嘱证,并建议老人将其与户口簿、房产证等放在一起。老人去世后,子女可持老人死亡证明和遗嘱证前来查询遗嘱内容。
同时,一些遗嘱库还设立了反向查询平台,家人可至登记中心查询已离世的亲属是否有留给自己的遗嘱,如符合相关条件,即可凭相关证件前来领取遗嘱内容。
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尽管老百姓遗嘱登记意识逐渐在转变,但距离成为社会共识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此前有调查发现,60岁以上的中国老年人中,虽然大多认同遗嘱的重要性,但只有1%的人付诸行动。
“归根结底还是观念问题。绝大多数老年人没想过用遗嘱来安排遗产,一旦处理遗产时没有被继承人的自主意志,就容易出现争夺遗产的情况,引起家庭纠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杨立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全社会宣传遗嘱效力、普及遗产公正和登记,依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