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巴经济走廊议会委员会主席穆沙希德:中巴经济走廊为巴基斯坦带来巨大改观
2017-06-20谢玮
谢玮
中巴经济走廊被视为是“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旗舰”项目,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5月15日,来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中巴经济走廊议会委员会主席穆沙希德·侯赛因·赛义德接受了《中国经济周刊》的专访。 穆沙希德介绍,中巴经济走廊为巴基斯坦带来了巨大的改观,目前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
“中巴经济走廊有19个项目,其中11个是能源项目,其他项目包括瓜达尔港口、经济园区等,它们都将在未来2至3年内完成建设。”穆沙希德说,项目已经给当地提供了60000多个工作岗位。
在他看来,中巴经济走廊给巴基斯坦带来非常大的改观,提升了巴基斯坦形象。同时,得益于大量资本投入,近几年巴基斯坦经济增长很快,GDP增速由原来的4%增长到现在的接近5%。
《中国经济周刊》: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介绍一下它的具体进展?
穆沙希德: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巴经济走廊涵盖众多合作项目,投资高达150亿美元。
中巴经济走廊的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目前已启动19个项目,它们将在未来的2~3年内完成。其中11个项目是关于电力能源的,因为巴基斯坦面臨电力短缺的局面。其他项目包括基础设施、经济特区建设和瓜达尔港等。
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对巴基斯坦人民而言是“一件幸事”,我们将铭记它,我相信它会发展得非常快。
《中国经济周刊》:巴基斯坦方面为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做了哪些努力?
穆沙希德:我们做了大量的努力,比如,中巴经济走廊议会委员会有21个成员,他们来自不同的党派,来自不同的省份,我们试图寻找共识,让大家立场一致。遇到困难和问题,我们就去解决。
我们在巴基斯坦各地召开了许多会议,同时也在寻找投资项目。我们也数次来中国,考察苏州工业园等项目,学习中国的相关经验 。
《中国经济周刊》:中巴经济走廊项目为当地人带来了哪些改变?
穆沙希德:“一带一路”中的中巴经济走廊给巴基斯坦带来了巨大的改观,提升了巴基斯坦形象,很多国家开始把巴基斯坦视为“投资者友好型国家”,尤其是在中国大规模投资巴基斯坦之后。
由于大量资本的进入,近几年巴基斯坦经济增长很快,GDP增速从原来的4%上升到现在的接近5%;60000多巴基斯坦人在中巴合作项目中找到了工作;落后的地方接触到了新的规则、工业园区及不同的项目,这有助于巴基斯坦本身的联通。
瓜达尔港是双方合作的典范。瓜达尔港如同1980年的深圳,是个有着8万人的小镇,现在成了一个大的港口,有着巨大的功能,改变了当地人的生活。还有一大批医院、学校、碳减排设施等逐步建立起来。
《中国经济周刊》:将中巴经济走廊的经验推广至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也是至关重要的,您认为哪些经验值得推广?
穆沙希德:第一,领导层必须有推动“一带一路”的政治意愿,中国和巴基斯坦即是如此。
第二,必须有明确的愿景。
第三,在国内寻求共识是非常重要的。就巴基斯坦的情况而言,意味着在政党、议会,不同的政党、省份之间寻求共识。“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中巴经济走廊,都是为民众服务的。民众是项目所有人,他们受益于此,这是非常明确的。
第四,需要持续地评估。我们在这方面仍需不断改善,还有进一步调整和讨论的空间。
《中国经济周刊》:您对中巴经济走廊的未来有何期待?
穆沙希德:中巴经济走廊会有光明的前景,这是两国之间最大的项目。中巴经济走廊项目长达15年,是超越任何政党、任何省份以及任何人的,是一项国家战略。巴基斯坦受益于中巴经济走廊项目,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推进了巴基斯坦本身的联通。
《中国经济周刊》:您对此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有何评价?
穆沙希德:“一带一路”倡议是一项创举。这次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非常成功的。
如今,“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制度化、国际化,它是世界共享的。这是21世纪一个非常重要的外交和发展倡议。
我对习近平主席在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印象深刻。他的演讲非常睿智,有着明确的愿景和清晰的行动方案,是非常包容的。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独一无二的,它涵盖了130多个国家和1500多名嘉宾,包括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重要国际组织负责人,是非常成功的。
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希望“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成功,这将是全人类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