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会计核算浅见

2017-06-19刘萍

财经界·学术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工资行政事业单位

刘萍

摘 要:行政事业单位往往是国家单位中比较复杂的单位,它涉及到的利益方比较多,关系网络也比较复杂。因此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之中,工资和津贴的会计核算都会有一定的难度,在这些工作之中都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工资和津贴补贴的会计核算全面准确的进行,保证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属于自己的工资和津贴补贴,保證公平,本文简要分析目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并探讨如何改善当今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的现状。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工资 津贴补贴

一、前言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和补贴是财政中的重要一环。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应用当中,总会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一些会计科目的编号重复,导致了计算时的选择混淆,还有在职人员的定位的不明确,造成了人员的工资发放不公,还有很多政府的规定与地区的规定有重复和冲突的地方,以及详细的金额的统计没有明确指明的等等这类问题,都造成了公职人员的工资分配不合理,解决这些问题,是当下的关键。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会计核算》出台之后,虽然对很多行政单位的财政计算问题进行了解释,提供了文件的规范,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实际运用操作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正常的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也关系到了行政事业人员的切身利益。因此以下将简要分析存在的这些问题。

(一)编号的重复

新增的科目与原有的科目的编号发生重复,造成了具体工作中的混乱。在之前已经制定的法案中,很多会计的科目已经有了相应的编号,但是会计的科目种类繁多,涉及的方面也各有不同,所涵盖的范围不同,主要的内容不同,因此编号发生重复的情况也是经常发生的。而在该办法之中,这种重复出现的尤为明显。之前已经存在的编号已经被应用到了实际之中,包括很多的高等学校,事业单位,当新的编号出现之后,就会对旧的编号产生混淆,影响了正常的会计核算。

(二)对人员的规定不够具体

新的办法中所指的职工仅包括在职职工和离退休职工两部分,并没有明确的指出在职人员是否包括临时工、借调人员、外聘专家、兼职人员等编外人员,这就使得在职人员的津贴与工资的规定不能严格按照制度来执行,单位可以对不同的人员进行不同的定位,再分以不同的工资。这样的话,很多在职职工的权利并不能够得到保护。在实际情况中,也经常存在在职人员不清楚自己应该按照哪类人群得到工资,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纠纷,影响单位的形象,同时也触犯到了部分职工的利益。

(三)工资与其他的收入混淆

在新的规定之中,对于个人得到的收入和政府发放的津贴并没有进行细分。虽然该条例中,说到了工资和补贴的区别,但是并不详细。由于职工得到的津贴既有政府发放的,也有按照地区机构的规定得到的津贴,那么这二者究竟以何为主,二者究竟是否可以重复,在实际的津贴的补贴中,是否可以允许两者的互补?对于这些问题,法令中并没有给出充分的详实的解释,反而用看似很有道理的话语掩盖了实则混淆的本质。其实工资与其他的个人收入之间的差别是可以找出来的,这需要我们的细致的分析和冷静的思考,不可盲目的做出判断。

三、主要的应对措施

在面对这些木已成舟的事实之时,我们的态度应该是积极的寻找问题的产生的原因,找到问题的本质,寻找最有效的应对之法,这才是我们面对这些问题的上上之选。面对问题,学会创新,学会思考,有针对性的各个击破,正是我们的宗旨。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工资和津贴补贴会计,更要将这些问题分析清楚,尽力寻找解决之法,才可以不断地完善这条法令。

(一)对编号进行统一的修订

编号重复的问题将会影响到后续的很多计算,没有规定详实的文案,会计在实际的计算中就会出现各种理解,产生不同的计算方法。为了减少这些问题的出现,应该对编号进行统一的修订。所谓修订,就是找出编号相同的会计科目,再由主要部门进行统一的修订,一般的行政事业单位不能对该编号进行修订,是为了防止他们掺杂进自己的理解和个人的利益,因此应该由地区的主管部门进行修订。修订的过程当中,应该万分细心,寻找编号相同的会计科目时,也应该注意到这些会计科目的各个字之间的差异,保证严谨,准确无误。之后应该由专人进行检查,保证新旧的法案和地方和政府的法案之间没有重复的或者是矛盾的地方,保证没有编号完全相同的会计科目。这样才能保证严谨无误,科学规范。

(二)区分工资和其他的收入

工资和其他收入之间是有一定的区别的,万万不可将其他的收入归入工资之中。因为工资是固定的,而其他的个人收入,完全是与个人的业务量相关,包括奖金的发放,补助金额的发放以及贡献奖等等之类。同时政府发放的工资与地区的相应的财政政策也应该有所区别。这是为了避免二者之间会发生重复的现象,还有二者的矛盾以及冲突等等之类。虽然与财政相关的法律不可计数,但是真正应该遵循的法案实际上只有一条,那就是政府规定的最新的法案,一切的地方规定都是在此基础上才得出来的。因此在实际的应用当中,应该以政府的法案为主,其他的作为参考。当两者之间发生冲突的时候,自然应该以政府规定的《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会计核算》为主,区分好工资和各项个人收入的区别。会计计算的时候应该有所减,有所加,保证职工得到的工资是符合法案的,这样也会减少各种不必要的纠纷了。

(三)对金额进行准确的规定

由于不同的人员的在单位中的职务级别不同,他们所从事的岗位也不同,因此每一类人的工资的算法也不尽相同。不同的工资也理应发放给不同的人。所以法案应该对金额进行准确的规定,相应的人员的职位也应该准确的规定。同时会计的算法应该有规定。会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对于法案的理解也不完全相同,不同的单位,工资的算法可以存在区别,但不能大相径庭,尤其是行政单位的行政人员的工资,更该得到统一。现如今不同的地区的行政人员的工资存在差别,这在一方面来说的确是与各地区的行政事务的差别有所关系。但是还有各地区对工资和津贴的算法不同,因此我们应该规定具体的算法,将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也考虑进去。与此同时,还要提高会计人员、财政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国家规定的新的章程有所了解,保证可以在计算的时候将实际情况考虑进去,而不是死板地按照章程来进行。

四、结束语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工资和津贴的会计的核算之中,我们认识到了这些计算是有多么的复杂,会计人员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在计算的时候应该更加的详细和准确,才能够保证最后结构的准确。工资和津贴的计算往往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因此在法案之中,我们应该详实的规定工资的算法,区分好工资和其他的个人收入之间的关系,对编号和一些重要的定义进行重新的定义和规定,保证好这份法案可以切实保护每一个公职人员的权利。

参考文献:

[1]陈志敏.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年07期

[2]唐玉芝.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涵及新思路[J].经营管理者;2015年17期

猜你喜欢

工资行政事业单位
神数据
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探讨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FLY ME TO THE SKY
生意太差
让绩效工资“阳光”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