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7-06-19曾燚清

报刊荟萃(上) 2017年6期
关键词:分类讨论培养思维

曾燚清

摘 要:数学学习离不开思维,数学探索需要通过思维来实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逐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思维能力。

关键词:思维;培养;分类讨论

数学学习离不开思维,数学探索需要通过思维来实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逐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既符合新的课程标准,也是进行数学素质教育的一个切入点。因此要使学生尽快地适应初中数学教材,除必须特别注意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习惯与方法外,还必须大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提高他们抽象思维能力。

一、以直觉思维引路,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在小学阶段,关于数的计算教学还停留非负数范围,而进入七年级后,就开始渗透负数这个概念了。在教学中,从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客观存在,明确引进负数的必要性;从观察温度计上的刻度特别是零度以下的刻度中,理解数轴上负数对应的点的位置及相关坐标原点对称的特点。

绝对值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是联系小学的计算与初中代数运算的桥梁。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基本上是分两步完成:第一步是先确定结果的符号,第二步转化绝对值运算,最后算出结果。而学生一开始也难以理解,一方面讲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分正数、负数与零的绝对值),另一方面,还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去理解不断加深说明取绝对值后的结果非负性。同时还结合实例逆向思维,不断加深印象。

例如:|X|=4,求X。根据“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表示这个数离开原点的距离”这一意义,要求就是求到原点的距离等于4的点所对应的数,满足条件的在原点右边有一个,表示+4,在原点左边有没有呢?经过观察,学生判断也有一个,表示-4.故所求的值有两个,即±4。再进一步抽象为当|X|=a,(a≧0)时,X=±a;当|3X-2|=b时,3X-2=±b等;而|2X+5|=-1时一定无解。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开始渗透用字母表示数,我们首先说明字母a表示一个有理数,而-a一定表示负数?对否?一部分同学认为对,因为它有负号。首先我们说明“-a”一定表示负数,是不对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抽象出|a|=?,学生的答案就比较全面了。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这一章时,学生对“不等式的解集”理解不清,首先用特值验证法,得出不等式一系列解,例如:2.08,2.15,1.23,0,-5,-6等等均是不等式X﹤5的解,再分析小于5的个数是无数个,最后将不等式的所以的解看成一个集合,就得到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最后把不等式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这样从直观中来,抽象出概念、法则等,再到直观中去,不断加深了对一些概念、法则、原理的理解,逐步提高了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

二、共同探究,培养学生分类讨论的能力

分类讨论的能力,虽然对初中生要求不高,但初中代数第一册中很多地方都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思维。例如:绝对值的概念,分别就正数、负数、零的绝对值作了说明。若从绝对值等于它本身与绝对值小于它本身的数来说明,就只分两种情形了。例如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分三类:一是同号两数相加;二是异号两数相加;三是一个数同零相加,加以概括。这种分类讨论说明法则具有条理清楚、系统性强、不易遗漏、便于理解记忆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渗透分类讨论的思维,将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和表达能力。

例如:|a|=3,|b|=2,求a-b的值。

解:①当a=3,b=2时,a-b=1;②当a=3,b=-2时,a-b=5;③当a=-3,b=2时,a-b=-5;④当a=-3,b=-2时,a-b=-1。

又如:什么样的数的倒数比它本身大?什么样的数的倒数比它的本身小?

分析:±1的倒数分别等于它本身。0无倒数,然后再解。

解:①a﹤-1时,1/a﹥a;②a=-1时,1/a=a;③-1﹤a﹤0时,1/a﹤a;④0﹤a﹤1时,1/a﹥a;⑤a=1时,1/a=a;⑥a﹥1时,1/a﹤a。

故①a﹤-1或0﹤a﹤1时,1/a﹥a;

②-1﹤a﹤0或a﹥1时,1/a﹤a;

③a=±1时,1/a=a。

经过不断地渗透,学生的分类讨论的思维能力有所提高,对a不等于零分类大部分学生知道a﹥0或a﹤0。对于“a-b一定小于a吗?为什么?”不少学生也能分b﹥0,b=0與b﹤0三种情形,给出解答。

三、一题多解,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例1 师徒两人共同加工720个零件,师傅每小时加工144个,徒弟每小时加工96个,师傅从早上7时开始加工。徒弟比师傅迟25分钟开始加工,问:在什么时间可以完成任务?

分析:“在什么时间可以完成任务”与“用了多少时间可以完成任务”这两种问法的区别与联系。前者指几时完成任务,后者指加工了几小时。而师徒两人加工的时间不等。若知道其中一人加工的时间则在几时完成任务也便可知了。反之,若知道在几时完成任务,则师徒分别加工的时间也可表示出来。其等量关系是师徒加工的零件个数之和等于总任务。故可得出三种解法。

解一,设在X时可以完成任务,则师傅加工的时间为(X-7)小时,徒弟加工的时间为(X-7-5/12)小时。依题意得:144(X-7)+96(X-7-5/12)=720。解方程,得X=61/6,即10点10分可完成任务,这是直接解法。

解二,设到任务完成时,师傅加工的时间为y小时,则徒弟加工的时间为(y-5/12)小时。依题意得:144y+96(y-5/12)=720,(y+7)的结果便是完成任务的时间。

解三,可设到任务完成时,徒弟加工的时间为Z小时,列出方程:144(Z+5/12)+96Z=720,(Z+7+5/12)的结果便是完成任务的时间。

当然还有类似的变形解法。从略。

例2 一架飞机飞行在两个城市之间,风速为24千米/小时。顺风飞行需要17/6小时,逆风飞行需要3小时,求两个城市的距离。首先说明必备知识:(1)飞机在顺风的速度=飞机无风时的速度+风速。(2)飞机在逆风中的速度=飞机在无风时的速度-风速。

解1:(直接法)设两城市的距离为X千米,依题意,得X/3+24=X/17/6-24解这个方程:17X+24*51=18X-24*51得X=2448。答:略。

解2:(间接法)设飞机在无风时的速度是y千米/小时依题意,得17/6(y+24)=3(y-24)。

解这个方程,得y=840,3(y-24)=3(840-24)=2448。答:略。

尽管在数学教学中作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各种尝试,但部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不够理想,故在数学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全体教师不断探索不断加强,才能使学生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提高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冬胜.数学思维方法[K].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36-41.

[2]周春荔.数学思维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1-104.

[3]丘维声.数学的思维方式与创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46-48.

猜你喜欢

分类讨论培养思维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分类讨论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