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职业技术学院阿曼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问题研究
2017-06-19□李姣
□李 姣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 宁夏 银川 750021)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阿曼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问题研究
□李 姣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 宁夏 银川 750021)
阿曼留学生来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学习,为学校的教育模式带来了新的发展。但是,受到留学生生活环境、生活习惯、思维方式、风俗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仍存在较为突出的跨文化交际问题。本文以宁夏职业技术学院阿曼留学生为例,通过调查其在生活环境、社会文化、学术、心理四个方面,采取实地访谈与问卷调查方式,探究影响留学生在宁学习的跨文化适应影响因素,结合其具体结果,对促进跨文化交际、促使留学生适应跨文化环境提出针对性意见。
跨文化;适应;阿曼留学生;宁夏职业技术学院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新时期,我国国际市场的服务贸易进一步发展,世界各国在教育领域的交融也越来越明显,更多的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因此,“跨文化适应”这一问题成为学校、留学生共同关注的问题,如何科学开展留学生管理、教育工作,让留学生适应中国环境,是当前教育管理人员必须思考稳定问题。
宁夏职业技术的学院是教育部授权的宁夏高职院校中唯一一所培养阿曼留学生的院校,所以在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是空白,此次培养的学生将会在阿曼中国产业园区内工作,他们所学的专业会有一定的针对性,宁夏本科院校在这方面有一定的经验,但是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还是第一次,阿曼学生究竟有何特点,他们如何适应我们这里的生活和学习,将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本研究以阿曼学生为基础,基于跨文化适应的角度分析,以问卷调查方式、实地访谈方式为基础,探究当前影响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具体因素。从心理、生活环境、社会文化、学术思维维度探讨对留学生的影响,以期总结出“跨文化适应”的理论依据,进而为管理阿曼学生提供针对性建议,为阿曼学生在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的生活创造更好条件,提升学校管理留学生的有效性。受到成长环境、生活背景、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因素的不同,阿曼留学生在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生活、学习过程中会碰到不同挑战、问题,极大程度上降低阿曼学生留学期间的生活质量,不利于学生学习,甚至部分学生会出现抑郁等问题,影响到留学生心理健康,出现留学生中途中断学业的问题,不仅浪费了金钱,还会阻碍留学生的发展,严重的情况下,还会破坏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
所以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尽快的找到解决办法以便留学生在宁更好的学习和生活,阿曼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也就成为亟待研究和改进的课题。
1.2 研究方式
本文以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访谈法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途径,查找有关文化,总结当前有关跨文化适应的材料、成果,奠定论文编写理论基础。
本研究调查问卷主要参考《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卷》,来自杨军红的博士论文(华东师范大学),并结合阿曼留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修改。问卷共分为5个部分,采取Likert(里克特)五级量表进行判断,共分为5个等级,其中5代表完全同意、4代表同意、3代表一般、2代表不同意、1代表完全不同意,具体内容有:(1)个人信息,共分为5项;(2)社会文化环境的适应情况,共分为6项;(3)学术的适应情况,共分为6项;(4)生活环境的适应情况,共分为6项;(5)心理的适应情况,共分为14项。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1)针对个人信息:主要了解调查对象的汉语掌握情况、学习专业、年龄、是否会介绍朋友到中学学习、是否具备出国经验等。
(2)针对社会文化的适应情况:主要了解留学生的礼仪风俗、社交习惯、文化差异。
(3)针对学术的适应情况:主要了解留学生专业学习情况、语言掌握情况等。
(4)针对生活环境的适应情况:了解留学生对饮食适应情况、气候适应情况、公共服务满意情况。
(5)针对心理的适应情况:了解留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包括心态、对中国的主观感受等。
实地个人访谈主要的目的在于收集留学生对于中国学校的整体印象,了解其在学习、生活过程的困难,以及期望从学校可以获得的帮助,并对管理留学生提出对应的建议。
2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阿曼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状况调查问卷分析
针对宁夏职业技术学院阿曼留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文化适应情况,本研究专门设计了调查问卷,具体如下所示:
2.1 设计阿曼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问卷
以跨文化适应理念为基础,并结合我校留学生具体情况,设计调查问卷与个人访谈提纲。其中调查问卷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留学生个人情况:包括留学生在校时间、汉语掌握情况、年龄、学习专业、留学经验等基本信息;(2)社会文化适应情况:分为留学生社交情况、两国文化差异、风俗;(3)学术适应情况:留学生专业学习情况、语言掌握情况;(4)生活环境的适应情况,共分为6项内容,包括留学生气候适应情况、饮食适应情况、公共服务情况。(5)心理适应情况:了解留学生的心理状态、对中国的主观感受。
本文共调查39名阿曼留学生,采取Likert(里克特)五级量表进行判断,共分为5个等级,其中5代表完全同意、4代表同意、3代表一般、2代表不同意、1代表完全不同意。每项都采取5分制。设计心理调查问卷模块的选项时,1~8项是正面因素,分值由低至高;9~14项是负面因素,分值由高至低;将两项分数进行统计后得到最后得分。
2.2 统计阿曼留学生问卷描述性信息
通过统计阿曼学生的调查问卷,其描述性统计信息如下所示:
调查者的描述性统计
统计结果显示,留学生因为全是男生,所以性别不做考虑,在语言方面,因为他们大多数都是第一次出国,所以汉语几乎都是不会,只是在来宁之前做过简单的培训,这样的汉语水平使他们在宁夏的生活上会遇到一些困难,另外就英语水平来讲,他们也只会简单的口语,作为专业领域的词汇也几乎是没有了解,因此我们英语授课也是很困难的,我们专门开设了汉语课程希望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能有所帮助。5%的留学生在来宁夏之前有出国经验,也仅限于出去过并没有长期在国外呆过的经验,约有50%的留学生愿意介绍其他朋友到中国学习,数据说明我国的吸引力、影响力日益提升,宁夏的生活对于他们来讲还算舒适。
2.3 阿曼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状况的调查统计分析
我们从留学生的社会文化、学术、生活和心理状况等四个方面设计了调查问卷,根据问卷的反馈,从四个方面分析一下他们目前的生活和学习状况。
2.3.1 社会文化适应状况分析
社会文化适应状况得分
3与学校各个机构打交道 2.5 4适应宁夏当地的风俗和礼仪 3.8 5理解华人的沟通交际方式 3.3 6感受到文化差异 4.2
从上可以看出,留学生参加社交和聚会活动分值最高,为4分,可理解中国式幽默分值仅2.1分,最低,数据代表虽然阿曼留学生无法全面适应我国社会环境,但其依旧秉承着开放、积极的心态。学校为了帮助留学生更好的融入这里的生活,定期举行了一些课外活动,让留学生和本校学生进行交流,比如各类体育比赛,还有一些联谊的活动。另外,由于他们基本没有在国外生活过的经历,让他们了解起中国文化就很困难,所以中国式幽默对于他们来讲就更是难上加难,关于这方面学校会定期开展一些此类活动,让他们多看看中国的影片,浏览中国的网站,时间久了,他们就慢慢理解了。
2.3.2 学术适应状况分析
学术适应状况得分
从以上分析可知,当前阻碍阿曼留学生跨文化学术适应的主要因素为语言。阿曼留学生在课堂中表达出较为强烈的参与意识,且学术研究活动的参与热情较高,愿意与导师沟通,这都是其跨文化适应中的优势。留学生期望在宁学习中可以有所收获,因此,学术研究、活动的参与意识较为强烈,同时,部分留学生在完成在宁学习后,会回到阿曼中国产业园工作,这也就凸显了学术研究的重要性。
2.3.3 分析留学生生活环境的适应情况
留学生生活环境的得分情况
基于生活环境的数据分析,留学生大多都适应了宁夏地区的饮食,其清真餐厅多,食物选择多,但气候适应情况、公共服务适应情况较差。
2.3.4 分析留学生心理适应情况
留学生心理适应情况
7 我已经找到想要的工作生活 3.3 8 我感受到了宾至如归 2.7 9 学习中的学习压力比较大 3.9 10 生活中的生活压力比较大 3.2 11 生活中我会感觉孤独、不安 4 12 我在学习中感觉受到偏见、歧视 2.2 13 我非常难融入中国社交网络 3.6 14 我很想去其他国家、回国 2.2
当前阿曼在宁留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多数项目均大于3分,同时,在“生活中我会感觉孤独、不安”这一选项的得分超过4分,既说明阿曼留学生渴望与中国学生进行交流,也暗示留学生本身的积极因素,但留学生的生活、心理压力较大,影响到其整体心理适应情况。
3 分析阿曼在宁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状况个人访谈结果
因问卷中开放性问题偏少,所以,为深入了解阿曼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以个人访谈为基础,选择极为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为对象,并进行访谈,其资料如下所示:访谈对象基本资料:(1)纳瑟苏,23岁,来自杜姑姆;(2)苏路,23岁,来自杜姑姆;(3)哈哈伊塔,19岁,来自马斯喀特。
3.1 阿曼留学生社会文化的适应情况
阿曼与中国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这也就影响着留学生的学习生活,从留学生踏入中国境内的那一刻,留学生已经存在于中国的社会环境中。在访谈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大多数留学生都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不同国家的个体在情感、性格方面都有着一定的不同,我国学生的性格较为内敛、含蓄,幽默感独特,留学生苏路对比不是很理解,其性格外向,热衷参加学校的不同活动,但较难理解活动中的玩笑而被其他同学善意的“嘲讽”,同时,留学生很难理解中国学生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在朋友聚会的过程中,通常会有同学请客,让已经适应AA制的留学生很难改变看法,认为别人请客后应给予相应的回报,因此,留学生不愿意参与此类聚会。社会文化环境来源于民族,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即移民国外的中国人也有很多不适应的东西。但当前我校留学生的生活、学习范围较小,通常集中在学校中,较少与社会其他人打交道,不会影响到正常学习生活。同时,其选择来宁学习的原因为我校对穆斯林文化充满好奇,留学生也表示期待了解宁夏的民俗、民风,可在节假日期间去到城市周边地区游玩,虽然有较多的跨文化差异,但其依旧抱有积极的心态。
3.2 留学生学术的适应情况
留学生来华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先进知识,因此,其都比较重视学习成绩、效果。结合访谈的情况可知,当前阻碍留学生提升学术适应的因素为语言,大多数受访者都认为汉语是全球最难学的语言,但也最具魅力。在我国传统文化的感染与熏陶下,当前教育界仍坚持“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的基本理念,整个课堂通常围绕教师而开展,采取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法。但在阿曼,教学过程多以共同沟通交流为主,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表现自己,自由度更高,此种开放式教学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在积极性。因此,在宁学习过程中,留学生易感受到枯燥、无聊、难以理解运用,易出现挫败感,从而丧失学习信心与动力,从访谈中可知,阿曼留学生期望获取更多与中国企业相关的知识,如企业内部运营方式、组织管理方式,也渴望能够参与到教授的学术研究过程中,与中国学生相比,阿曼留学生的社会实践愿望更强,且其个人规划、目的都更加强烈,但传统的教学方式也阻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
3.3 生活环境适应
生活环境适应主要包括自然环境、衣食住行、公共环境等方面的适应。受访者对于在宁夏的留学生活比较适应,对学校的生活条件比较满意,感觉交通很方便,便利店随处可见,物价水平较低,生活压力和经济负担不大。但是,在气候适应和饮食方面,留学生仍然感到一些困难。宁夏地处中国西北地区,远离沿海,气候比较干燥,四季分明、冬天寒冷。他们刚来宁夏时生活物品准备不充足,常常穿错衣服很尴尬,对于他们来讲宁夏太冷,不过还好学校教室和宿舍的供暖非常好,因此气候倒也不是问题。在饮食方面,尽管学校清真餐厅有专门为留学生设置的加菜窗口,大部分受访者还是认为饮食方面很难适应。他们虽然很喜欢宁夏的美食,喜欢羊肉、面食和饺子。但是,跟他们的饮食习惯差距还是很大。另外,受访者还反映公共场合抽烟、随处丢垃圾的现象也很普遍;在学校也没有设置专门的抽烟区域,落后的公共卫生环境,使留学生感到生活中的不舒适和不方便。由此可见,地域环境、传统习惯、社会进步程度,对留学生的跨文化生活适应情况都具有影响力。
3.4 心理适应
心理适应是跨文化适应研究中相对较难的课题。心理层面的适应情况相对比较复杂和微妙,很多留学生往往对自己的心理状况不够重视,直到问题爆发的那一刻,对留学生活造成负面的影响。根据问卷的设计,我们试图对留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深度的探究,发现来自不同城市、不同年龄的留学生,存在不同的心理适应问题。留学生感到最大的心理压力是学习压力,在学习中有急躁情绪,畏难情绪,觉得课程太难了,语言关很难过,他们很希望自己语言和学业上的进步能够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和鼓励。还有他们在与其他同学、朋友深度交往中,还是不能深度的融入中国同学的社交圈,因此会想家,难免感到孤独、寂寞。另外,由于肤色差异,在公共场合常常会受到更多的关注,他们感觉有些人对自己不是很友好,不愿意接近和帮助自己,怀疑是不是自己的肤色和种族受到歧视。所有的受访者都感觉自己不能真正融入中国人的社交网络,在这里缺少归属感,特别需要生活和社交中的伙伴。不过他们都觉得“这里的人很友善”,认为自己的心理状况属于比较健康的水平。
4 加强阿曼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水平的管理策略
影响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因素可分为主观、客观两种:(1)主观因素:留学生本身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是很难改变的;(2)客观因素:学校对留学生的态度、管理留学生的理念、学校具备的客观条件,此种因素都能够通过学校管理人员的努力而满足留学生要求。因此,为科学提升阿曼留学生整体跨文化交际能力,帮助其完成学业,达到其来中国学习的目的,本研究根据此次问卷调查的结果,具体提出以下建议:
4.1 配备完善的软硬件基础设施
针对留学生生活方面的适应问题,学校应根据留学生的需求,配备完善的软硬件基础设施:(1)基于硬件环境的角度分析,学校食堂、餐厅应根据阿曼留学生的饮食习惯,准备对应的菜肴;结合季节、气候的变化,宿舍管理人员应准备对应的被褥与床上用品。提供快速、方便的购物渠道,减少沟通障碍。重视管理学校的公共环境,用醒目的标志标识禁烟区;(2)基于软件环境的角度分析:创建留学生网络服务平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引导学生学习我国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使其了解我国办理公共事事务的部门。利用APP等,创建留学生微信交流平台、交流论坛,对留学生生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为学生提供对应的帮助。选择辅导员时,应考虑辅导员本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沟通能力,让辅导员成为留学生的朋友。
4.2 培养留学生良好社会交际能力
学校应该结合留学生的情况,提供丰富的跨文化交往活动,以互联网为基础,创建留学生QQ管理群、微信管理群,鼓励留学生使用中文论坛,通过校内健康的网络平台,结交更多中国朋友。充分发挥社团组织的作用,要求其定期举办留学生联谊会,邀请其参与到社会活动中。了解阿曼国家的节庆日,以其庆祝方式为基础,开展对应的庆祝活动,增强中国学生与留学生的交流沟通,使其意识到文化差异与融合。同时,学校应鼓励学生参与到英语沙龙等活动中来,主动与其他中国学生分享自身看法,并在轻松的环境中了解中国学生的思维方式。
4.3 合理创新留学生教学方式
阿曼留学生的学术适应情况不仅与自身语言掌握水平、语言能力有着较大关系,也与学校本身的教学方式、理念有着密切联系。学校应坚持“博采众长”的教学理念,借鉴阿曼先进的教育理念,主动改革传统教学方式,丰富留学生教学活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加强师生良好互动。
经过本次问卷调查可知,大多数留学生都渴望进行专业、社会实践,以期在实践中了解我国当前经济、社会情况,以及企业经营模式、盈利情况。留学生希望能够将自身理论与中国经济模式进行结合,在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学习过程中,学校管理人员可根据留学生所在专业,提供企业实习机会,如介绍留学生到外贸公司做翻译工作、为展会或者商业活动做义工、为其他友人提供语言帮助等。通过有吸引力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在宁学习的兴趣,提升其跨文化适应能力,使其取得更加满意的成绩。
4.4 科学解决阿曼留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留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心态是影响其跨文化适应性以及生活整体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因此,学校应选择高素质的心理教师或者辅导员专门帮助留学生,带领其跨过“跨文化交际”这一道坎。在校内,留学生社交圈比较小,我校阿曼留学生数量较少,其需要更多的情绪倾诉、宣泄对象,因此,学校应给予留学生更全面的关怀。在学习生活中,如果辅导员或者心理教师可以发现留学生的不良情绪并及时跟他们沟通,用耐心的态度帮助留学生排解紧张、寂寞、孤独的情绪,增强留学生的归属感,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难度。辅导员在管理留学生时,不应只停留在工作层面,应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肯定留学生的成绩,成为留学生的朋友,做好针对性心理疏导。
根据调查结果可知,留学生大多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为“思乡”,因生活环境的变化,或者其他的问题,留学生容易出现思念家乡、亲友的情绪。针对这一问题,建议我校社团组织积极发挥自身作用。如在中国传统节日时,社团可邀请留学生共同庆祝,亲自动手烹饪传统菜肴,用民俗故事等介绍传统节日的来历,并让留学生主动分享有关自己国家的节日,使得留学生在节日中感受到家的温暖,营造亲密、友好的氛围,放松留学生心情,引导留学生更加健康的学习。
[1]朱国辉.西方国际学生跨文化心理适应研究述评[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02:51-55.
[2]杨军红.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
[3]邱春英.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安徽文学,2013,12:141-142.
[4]呼建勇.文化认知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2.
1004-7026(2017)07-0105-04
G640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07.075
课题名称:阿曼留学生来我校学习的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编号:X J201650。
李姣、女、出生年月:1985年10月19日、民族:满、籍贯:宁夏、职称:助教,学位:硕士、研究方向:企业与金融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