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作文教学
2017-06-19张来红
张来红
【摘 要】作文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和关键,通过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教师能够有效的强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更好的保障。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将学生的作文能力的培养当作语文教学的关键,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多尝试一些教学方法,通过科学的运用现代教学方法提升作文教学的质量,让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得到最有效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与建议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应该将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作文能力的培养上。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可以有效的提升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让学生在学习作文知识的同时对语文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掌握,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尝试。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教师应该在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尝试,通过调整与改革找到作文教学的最有效的方法。
一、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感悟与体验生活的能力同样非常重要,这是学生写作素材的一个重要来源,这也是帮助学生写出更多富有真情实感,能够触动人的文章的一个重要方式。不少学生都没有观察生活的意识,感悟生活对于他们来说更是陌生。学生如果缺乏对于生活的融入,缺乏捕捉生活中那些值得留意的人或者是触动人的瞬间的能力,学生的写作素材与写作资源就会非常贫乏,一到写作训练时学生就会感觉无从下笔。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融入到生活中,要让学生对于生活中的那些瞬间有更敏锐的洞悉能力,并且能够抓住那些有价值的素材,将其充分反映到自己的文章中。在这样的基础上写出的文本才会更有可读性,甚至能够写出更多饱含真情实感并且十分触动人的文章。
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力,这是作文教学的基础工作
小学作文写作就是学生语言的表达和利用,是学生在自身语言感受能力得到发展的情况下才能进一步进行的学习活动,只有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提高了,才会在写作中熟练运用所学知识,才会顺利流畅标准地进行语言组织与运用,因此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语言感受能力的培养。
利用直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语言感受能力。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处于起始阶段,以具体形象思维和直观的动作思维为主,但语文教学是以语言表达为主导教学科目,知识都是以语言文字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教师如果总是以课本教材为教学重点,学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语言感受能力也难以得到培养。因此,教师要采取直观教学,使用多样化的直观教学手段,把抽象的知识和语言转化为具体形象的事物、图像、图片、视频,增强学生的视觉感受力,借助于形象生动的视觉、听觉、触觉冲击,促进学生语言感受能力的发展。
三、通过示范,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因此教师要通过树立良好的榜样,才能够起到示范效果,并给学生的写作学习带来正面影响。所以,教师在语文作文教学中,要积极地给予学生示范与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写作时遇到的问题,提高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描写人物习作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阅读《背影》这篇文章,让学生去感受“背影”中朱自清所要表达的深意;接着展示和《背影》有关联的文章,提高学生对人物描写的认识。然后,教师可以以某一个特定人物为例,要求學生模仿范文进行人物描写;再次,对文笔俱佳的作文进行课堂展示、讨论,点明作文的优点与不足。最后,通过示例总结的方式,为学生整理写作的思路与方法,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
四、注意给学生一些正确的刺激
建立学生的兴趣还需要教师通过多媒体来为学生展示一些具有听觉或视觉刺激的音频、图片、视频等,随着教学技术的不断丰富发展,教学手段更加完善,学生对于这些电子教学设备充满兴趣,而更加形象的教学方式能够减小学生理解的难度,增强学习内容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从而建立起学习的兴趣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保持高效的学习过程。总之,兴趣发展是开展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步,如果具备兴趣之后,其他的教学过程就便于实施,甚至会促进其他教学方法的效果发挥。
五、运用披物入情教学法,创新写作美感
美感是认识与情感的高度统一,要让作文具有一定的美感,并给读者带来欢乐与愉悦,则应确保作文同时具有理性认识与情感享受的特点。为了让小学生写出具有一定美感的作文,则在教学中应注重运用披物入情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注意认真观察身边的事物,并注意在观察的过程中认识事物所具有的特征,同时指导学生融入情感体验,以便透过感性形象深入认识事物、人物的内在美,使写作的过程变为净化心灵与陶冶心灵的过程。
总之,小学生作文应有点新内容、新思想、新见解。构思有点新颖,语言有点清新,文风有点活泼,我们应突破评分禁区,客观点,乐观点,打分手宽点,诱发学生的创新情感。小学生写作能力是小学语言素养的部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孔雷.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新思路分析[J].课外语文.20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