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体验式”德育教育
2017-06-19赵丹
赵丹
数学教材及其所含的各个方面都有着丰富的德育因素,以教材为载体,结合教学过程有机有序地让学生“体验”德育教育,其教育效果是其它任何德育活动所不能替代的。当前社会全面进步,德育内容也在不断发展,数学课程改革也迈开了巨大的步伐,因此,如何在数学新课程中“体验”德育教育,使数学课程的德育体验与时俱进,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迫切的工作。
一、在数学课堂四个环节中进行“体验式”德育教育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获得的德育教育体验,是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教师应找准时机,不放过每一个可以让学生体验德育教育的机会。
1.在数学情境中的“体验式”德育教育
(1)动画课件情境。二年级下册《十年的变化》制作动画对比青山县野生动物园经过改善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十年来动物种类的变化。让学生体验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生活中的真实事例情境。《奥运开幕》一节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开幕视频片段,让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
(3)童话故事情境。二年级数学上册《分物游戏》。小猪准备开一个生日晚会。来了两只小猴、三只小兔、三只小狗,小猪非常热情地拿出了他们最爱吃的食物来招待:有4个桃子、12根萝卜、15根骨头。怎样分才能让朋友们都高兴呢?通过学生回答,让学生体会“同样多”“一样多”,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应该平等对待和尊重每一位客人,进行人文教育。
(4)精彩的谈话引入情境。二年数学下册《1千米有多长》。师:咱们学校门口的路边有这样一块牌子(出示交通标志牌图片),上面写着限速30km/h。师:哪位同学了解这个标志是什么意思?生:我知道,意思是说1小时行驶不允许超过30千米。板书:千米(km)师:超过了会怎样?生:车开得快了,容易发生危险。在以上的师生谈话中既引出本课的课题,又向学生灌输交通安全知识,让学生体验限速重要性。
2.在合作交流中的“体验式”德育教育
在进行合作学习时我教育学生要遵循合作学习的规则,有序合作。每个同学要學会倾听、学会有礼。一个成员发言时,其他成员要注意倾听他人讲话,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我们提倡适度争论,但争论要有礼貌,有礼貌的打断别人的讲话,发言者也应有礼貌地接受被打断。
3.在拓展时空中的“体验式”德育教育
数学课本中的“你知道吗?”很多都介绍了数学发展史上的一些信息。“指南针”、“算盘”、“中国古代记录数字的方法”、“最窄的胡同——钱市胡同”等,抓住这些资源适当延伸拓展,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我国从古至今在数学领域上取得的重大成果。二年级下册《数一数(二)》的书后习题5。介绍中国古代记录数字的方法。通过了解学生对用算筹表示数有着浓厚的兴趣。顺势而导详细介绍0到9用算筹表示的符号。学生尝试用算筹表示万以内的大数,通过这种方式与古人对话,体验古人的智慧,向古人致敬。
二、在课外数学活动在进行“体验式”德育教育
道德体验是活动中的感受,活动是道德体验深化、发展的基础和媒介。将数学课堂中的活动延伸到课外,开展一系列有德育教育目的的体验活动,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发展。
1.主题活动体验
通过目的鲜明的主体活动体验,学生能够感悟感知许多的道理,使德育教育过程生活化,起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学习完《购物》这一章的内容后,学生通过模拟活动,体会到了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同时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的教育。
2.艺术启迪体验
数学内容存在着诸多美的形式:如符号美、抽象美、统一美、和谐美、对称美、形式美、奇异美等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把握数学教材的内容,挖掘数学内容中的艺术启迪因素,恰当地对学生进行审美观念的培养,并初步感受体验这些艺术的美。
3.岗位角色体验
通过学生表演的直观形象的剧情再现生活场景,使他们感受身临其境,体验到他人的处境,学会换位思考、进行道德判断。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和体验,与文本对话,对书本中的内容进一步深化认识,并促进他们升华情感,积极进行道德内化以生成正确的道德行为。
品德教育与数学教学,两者是水乳交融的关系,思想与精神要融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我们的教学中,及时捕捉好的素材,适时的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逐步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使思想与精神真正走进学生心田,最终积淀成良好的品质,达到“润物无声”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