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茅松人工林二元材积表的建立
2017-06-19李泽
李 泽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云南 昆明 650051 )
思茅松人工林二元材积表的建立
李 泽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云南 昆明 650051 )
以不同分布区域的思茅松标准木为基础数据,对思茅松活立木材积进行分析处理,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思茅松活立木材积与胸径、树高的回归方程为V=0.00023004×D2.07775740×H0.31626704,经F检验回归关系显著,预测结果误差较小。
思茅松;二元材积表;多元线性回归
林木活立木二元材积表是林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调查规划设计常用的林业数表,它主要用于测量单株林木材积和通过林分小班平均木测算小班蓄积。
思茅松(Pinuskesiyavar.langbianensis)是松科松属常绿乔木,为卡西亚松的地理变种[1],自然分布于云南景东、元江、墨江、思茅、景洪、澜沧、宁洱、勐海、勐腊、麻栗坡、元阳,以及西南部芒市、临沧、镇康等地区。以思茅、景东、普洱、墨江、镇沅、景谷以及临沧地区东北部为中心,分布有大面积人工林。特别是近年来,因生长快,用途广泛,成为上述地区重要的用材林人工造林树种。
1 基础数据采集
为编制人工思茅松材积表,在思茅松主要分布区的普洱市思茅区、景东县、镇沅县、孟连县、西盟县、澜沧县、江城县、墨江县、景谷县、宁洱县、卫国局和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海县,设置思茅松人工林标准地165块,选择标准木373株,测定其活立木胸径、树高;分别采集各标准木的解析木并测量其直径,计算各标准木材积。
2 思茅松材积回归模型的建立
2.1 思茅松活立木蓄积模型
林木活立木蓄积的常用公式为
V=a×Db×Hc
(1)
式中V为林木活立蓄积,D为活立木的胸径,H活立木的树高,a、b、c为待定参数。利用该公式建立思茅松人工林活立木材积模型。
2.2 思茅松活立木蓄积模型参数的确定
2.2.1 模型参数确定的方法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确定模型参数,即根据因变量与多个自变量的实际观测值建立因变量对多个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у=β0+β1χ1+β2χ2+…+βmχm+ε
(2)
式中因变量y与自变量χ1,χ2,…,χm共有m组实际观测数据,y受m个非随机因素χ1,χ2,…,χm和ε随机因素的影响[3]。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参数β、ε。
应用F检验方法对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
2.2.2 思茅松活立木蓄积模型 经计算得出,a=0.00023004,b=2.07775740,c=0.31626704,代入公式(1)得到思茅松活立木材积计算式为
V=0.00023004×D2.07775740×H0.31626704
实际工作中,由于影响林木活立木二元材积因素还很多,包括树干干型、曲直程度等,而且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异常数据等问题, 都会影响林木活立木二元材积的预测分析,应灵活运用。
表1 思茅松标准木数据
[1]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 王振友,陈莉娥. 多元线性回归统计预测模型的应用[J]. 统计与决策,2008(5):
[3] 李正方,张志明,蒋文江,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
Set-up of Volume Table ofPinuskesiyavar.langbianensisBased on DBH and Height Measurements
LI Ze
(YunnanInstituteofForestryInventoryandPlanning,KunmingYunnan650051)
Living tree volume were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data concerning standard wood ofPinuskesiyavar.langbianensis.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of volume and DBH as well as tree height of the living wood were established. Equation of regression isV=0.00023004×D2.07775740×H0.31626704, which shows regression relationship significantly with F-measure test.
Pinuskesiyavar.langbianensis; volume table based DBH and tree height ; multivariate linear regression
2016-10-16
李 泽(1975-),男,云南思茅人,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为林业调查与林业数表。
S758.3
A
1001-2117(2017)02-00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