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出口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7-06-19丁思颖

大经贸 2017年5期
关键词:汽车出口汽车专业

21世纪是全球经济融合时期,同时也是全球市场经济饱和时期,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激烈的竞争环境已经成为当下全球市场经济的特点,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由于起步晚,发展时间短,面临着各个发达国家的经济竞争威胁。同时,由于我国在相关技术上的落后,也阻碍了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2009年国务院曾在《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虽然已经成为了汽车生产大国,也超越了美国等发达国家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国,但值得提出的一点是,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在质量和性能以及品牌知名度上远不及欧美发达国家自主品牌汽车,我国在自主品牌汽车生产和出口海外上也呈现不平衡性,这些因素都制约了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也阻碍了我国汽車产业的发展。解决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出口问题是当前我国汽车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现状

(一)产业现状

上世纪末,我国自主品牌开始正式起步,在竞争愈发激烈的汽车市场中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脱颖而出,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一环,时至今日,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出口量显著提升。由奇瑞设计和生产的汽车入驻中东汽车市场,标志我国自主品牌汽车首次打开海外市场,而后以吉利、长城为代表的的中国品牌也相继打开了亚、非、拉等海外市场,中国自主品牌出口经济利益不断增加,但汽车生产大国并不代表制造强国,中国自主汽车产业在获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也暴露了一系列问题。

1.缺乏人才和技术:市场竞争的核心是技术,技术在抢占市场份额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中国在这方面的却举步维艰,缺少专业技术和人才,让我们的产品在国际汽车市场上始终难以取得主动权,总是被动顺应环境,中国汽车企业虽然在与外资合作,但并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外资提供给中国的时正在衰退或已经衰退的技术,并没有根本上解决中国汽车行业缺乏专业人才和专业技术的问题。

2.品牌意识薄弱:品牌知名度普遍较低,作为低端市场汽车产品树立品牌形象存在壁垒,消费者常常会将低价格、 低品质联系起来,很难扩大市场影响力,即使是吉利,奇瑞等自主品牌的领军企业,相比欧美汽车品牌,知名度依然较低,技术、理念这些方面,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很容易就会被别人学习、模仿甚至超越,但品牌一旦建立,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就是持久的,不重视品牌形象,再加上低价竞争,压缩盈利空间,没有充裕的资金投入宣传,反而使中国汽车的品牌形象大受打击,国内有些企业甚至贴用国际汽车品牌,以牺牲品牌来换取订单。

3.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善:服务理念落后,缺乏专业的售后服务人才,售后体系不完善,汽车不同于一般消费平,是集产品,安全,质量,售后服务于一体的商品,而大多数汽车企业重销售,轻售后,售后服务投入低,海外售后服务点少之又少,在产品相对竞争对手没有明显优势的情况下,售后服务的不完善让海外的客户降低了对于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满意度和信赖度,用户在购买产品之后得不到相应的售后保障,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还伤害了品牌的声誉。

(二)技术研发现状

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是中国制造长久以来面临的一大难题,这也困扰这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核心技术缺乏” “技术创新能力等待改善” “关键零部件依然靠进口”这些难题,就阻拦在中国汽车研发的道路上,不过,虽然困难重重,但中国汽车企业已经开始逐步攻克这些难关,在研发道路上有了清晰明确的方向。

重视自主研发,打造核心技术:自主品牌汽车研发能力的提高是汽车业由大到强的变化过程。而本土企业已经开始大力投入这一领域,早在2008年吉利汽车公司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已达到5.18%这一数据已略高于国际汽车集团4%—5%的平均值。随着上市车企2016年年度报告的相继出炉,自主车企的研发情况也逐渐披露出来,比亚迪和长城汽车分别以45.2亿和31.8亿位列自主品牌汽车的第1和第2。

(三)出口现状

2016年我国汽车生产销售量均超过2800万量,连续八年蝉联世界第一,自2005年以来,我国汽车生产销售量每一年都呈现增长趋势,然而在这一增长趋势之下,从2012年开始,我国汽车出口数量却呈现下降趋势,据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6月,中国汽车整车出口为6.21万辆,比上月减少14.73%,比上年同期下降4.22%。其中乘用车出口3.52万辆,比上月减少24.43 %,比去年同期减少2.27 %;商用车出口2.69万辆,比上月增长2.45 %,比上年同期下降6.65%。

二、提升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出口策略

(一)国家策略

国家在自主品牌汽车的出口发展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积极鼓励自主品牌汽车出口,针对目前中国汽车的困境出台相应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通过金融支持自主品牌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给予新能源汽车保护政策,加大国际市场开拓的资金投入,引导民众正确认识自主品牌,改变现在一味推崇国外品牌的现象,以及加大对自主品牌汽车的采购等,都能帮助自主品牌树立品牌形象,提高竞争力,减少发展过程中的阻碍。

(二)企业策略

1.提高企业员工专业素质,增加员工对于汽车相关技术的认识;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品牌的发展前景,拥有专业的员工,企业才能顺利的发展,所以管理者应该重视对于员工专业素质的培养,包括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时间理论的训练,先进技术的汲取,以此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2.注重技术研发和创新,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有品质过硬的产品才能与其他外资企业竞争,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进行学习,加以创新,利用国家对自主品牌的扶持和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保护政策,加大研发、制造、销售力度。

3.强化自主品牌,企业在学习外国品牌先进理念和技术的同时,还要学会推陈出新,不要一味模仿,反而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建立有自己特色和个性的品牌才是在国际市场中取胜的关键,这一方面需要管理层把强化自主品牌作为企业发展核心,而不是单纯的汽车生产。另一方面需要国家的扶持,给予企业和消费者优惠政策,让产品影响力渗透到消费者中,这才能在外资品牌林立的市场中立足。

【参考文献】

[1] 闫向军.渠道创新,助自主品牌汽车“走进去”[J].汽车与配件,2016916):44-45.

[2] 丁园园.2015年我国汽车出口现状及分析[J].北方经贸,2016,3(1):10-11.

[3] 程宇.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力提升探索[J].华章,2014,7(20):65.

作者简介:丁思颖(1984.11-)女 ,学历:硕士研究生,专业:区域经济学。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贸易;职称:讲师, 工作单位: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

猜你喜欢

汽车出口汽车专业
我国汽车出口欧洲的认证现状探析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