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相关理论基础和历史进程
2017-06-19刘丹丹杨三妹李京洁
刘丹丹 杨三妹 李京洁
【摘 要】 自1994年以来,为了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我国进行了多次汇率制度改革。本文首先介绍了汇率制度选择的六大相关理论基础,然后分别分析了我国1994年、2005年和2010年三次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基本内容和所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 人民币 汇率 改革
1 汇率制度选择的相关理论基础
1.1 最优货币区理论
最优货币区理论由罗伯特.蒙代尔第一次提出,该理论是关于货币区的认定、范围、成立的条件以及加入通货区的成本和收益等内容的一整套理论的统称。在最优货币区内,各成员国货币间保持汇率固定,而对于区域外的国家和地区则采取浮动汇率制。最优货币区内各成员国货币之间保持固定汇率则意味着放弃汇率变动这一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手段,因此蒙代尔等经济学家认为在最优货币区内,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经济的高度开放和产品的多样性等是调节国际失衡的重要手段,同样的,这些因素也是加入最优货币区的基本标准。
1.2 经济结构理论
经济结构理论认为汇率制度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一国对于汇率制度的选择取决于该国自身的经济结构特点。对于这些特点,不同的经济学家有不同的分析和研究。其中赫勒将影响一国汇率制度的经济特点划分为5类,包括经济规模、对外开放程度、国际金融一体化程度、相对于世界平均水平的通货膨胀率和贸易格局。赫勒认为如果一国经济规模较小且经济对外依存度较高则应选择固定汇率制或盯住汇率制,反之则应该选择更具有灵活性的浮动汇率制。在这之后,波瓦森提出除去上述5个因素以外影响一国汇率制度选择的因素还包括外汇储备水平、外币定值债务。一般而言,一国的外汇储备水平越高,外币定值债务越多,就越适宜选择固定汇率制度。除此之外,依附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对于汇率制度的选择取决于该国在对外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与他国的联系,国家要根据对外经济、政治关系的集中程度来选择所钉住的参照货币。
1.3 政策搭配理论
政策搭配理论认为不同的汇率制度会带来不同的宏观经济效果,因此要根据所预期的宏观经济效果来进行汇率制度的选择。政策搭配理论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该模型认为在资本完全流动的小型开放经济中,固定汇率制下货币政策通常无效而财政政策十分有效。反之,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十分有效而财政政策的效果就较为微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曼格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元悖论,其含义是: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和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而必须放弃另一个目标。
1.4 原罪论
原罪論是指由于金融市场发展的不完全,导致不能用本国货币来进行国际借贷,甚至在本国市场上本币也不能用于借贷,这会导致两种情况,一是发生货币错配,二是发生期限错配。国内企业要想发展业务就得进行借贷,企业借贷有借本币和借外币两种方式,但借外债很容易导致货币错配,在存在货币错配的情况下,一旦本币贬值,企业的借款成本就大大增加,企业很有可能会陷入财务危机甚至破产。然而,企业通过借本币来发展业务也会因为利率的上升导致借款成本增加从而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因此,利率或汇率的轻微变动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或直接导致企业破产。对于金融市场发展不成熟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货币错配和期限错配是经常存在的,因此为了防止不利因素的存在,从长期来看,汇率的波动就会比较困难。
1.5 害怕浮动论
有些国家虽然宣称实行的是浮动汇率制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但是这些国家往往规定了很小的汇率浮动区间,这反映了这些国家实际上恐惧浮动汇率制。害怕浮动主要表现在声称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实际上货币没有真正的浮动,并且汇率的轻微波动很有可能是政府有意识的干预所导致的结果,这些国家实行的汇率制度和缺乏公信力的盯住汇率制十分相似,此外,这些国家具有大量的外汇储备并且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具有高度变动性的特征。
1.6 中间汇率制度论
中间汇率制度是介于浮动汇率制和固定汇率制之间的一种汇率制度,对中间汇率制度的理解可以从三元悖论出发,资本的完全流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固定汇率制度最多只能同时实现两个,而在资本的完全流动成为一个既定的前提下就需要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固定汇率制度之间做出选择。但是中间汇率制度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选择采取其所盯住的国家的货币政策从而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在某些条件下又可以采用较为灵活的汇率制度来保持住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中间汇率制度给与了汇率一定的灵活性,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投机性风险。但是后来又出现了中间汇率制度消失论,中间汇率制度消失论认为中间汇率制度是不可行的,只有完全的浮动汇率制度和完全的固定汇率制度能长期实行。该理论认为,各个国家必须在这两种极端的汇率制度之间选择其一。
以上这些理论基础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首先,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调节国际收支不仅仅要靠汇率水平的变动,更多的是要通过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经济的高度开放和产品的多样性来实现,这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但中国在进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进程中要将以上三点作为重要参考因素。其次,中国在进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时,不仅考虑到了要与经济结构相适应还注重与其他经济政策搭配,这说明了中国对汇率制度的选择也遵循了经济结构理论和政策搭配理论。总之,以上理论基础对中国进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中国在之一进程中不能仅仅根据前人的理论来做出选择,更重要的要在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采取有利于中国发展的举措。
2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历史进程
2.1 1994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1994年央行再次进行了汇率制度改革,这次汇率制度改革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形成了统一的汇率,结束了官方汇率和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汇率制度,以1993年年底外汇市场汇率1美元合8.72元人民币作为全国统一的人民币市场汇率,汇率形成以外汇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础,并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前一营业日外汇市场的加权平均汇率,公布对美元、港元、日元三种货币的中间价,并参照国际市场外汇行市套算公布人民币对其他主要货币的汇率。二是允许人民币汇率在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汇率上下的0.3%的幅度内浮动。三是实行有管理的汇率制度,中国人民银行对外汇指定银行规定了结售汇周转外汇头寸限额,外汇指定银行在办理结售汇过程中出现的买超或卖超的外汇,必须在外汇市场上抛补。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可以根据货币政策目标在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以此来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1994年的汇率制度改革让人民币汇率的确定进一步走向市场化,并且这一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体现为国际收支状况大为改善,国民经济进入了一个快速稳定的发展时期。汇率制度改革大大促进了出口,对外贸易由逆差转为了顺差,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1994年以后中国的净出口国迅速增长,1993年中国的外贸逆差为122亿美元,而1994年外贸顺差为54亿美元,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跨越。
图1 1992-2000年我国净出口情况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 www.stats.gov.cn
2.2 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1994年汇率制度改革后十年我国经济取得了良好发展,但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1994年汇率制度改革所确定的汇率制度也表现出一些弊端,因此2005年7月21日,央行宣布实施新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措施, 2005年的这次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主要内容包括:
(1)改变原有单一盯住美元、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转而采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2)人民币升值2%。此次汇率改革措施宣布的当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水平从1美元兑换8.2765人民币调整到1美元兑换8.1100人民币,人民币对美元一次性升值2.1%。
(3)银行间外汇市场以前一天的收盘价作为当日的中间价,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中间价上下0.3%的幅度内浮动。
然而在7月21日晚的公告中,中国银行并未公布一篮子货币中的币种及其权重,也没有公布目标区。因此在货币篮子中到底有哪些币种、每个币种所占的权重的是多少便成为了近年来世界各国专家学者猜测和讨论的焦点。虽然各个专家学者所持态度不一,但是大多数学者认为货币篮子中的货币主要包括美元、日元、欧元、英镑,并且许多人认为在这些货币中美元所占权重最高。
虽然央行此次没有公布货币篮子中的货币种类及其权重,但此次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我国汇率制度改革进程中另一次重要的跨越,就其实际效果而言,可以從两方面进行评价,分别是扩大汇率制度弹性的积极作用和人民币升值的积极作用两方面来分析。
首先,扩大汇率制度弹性,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人民币汇率调整强化了市场自我调节的作用。在存在人民币升压力的背景下,扩大汇率弹性的改革可以抑制泡沫经济和通货膨胀风险,与此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外部升值压力和缓解贸易摩擦。更为重要的是,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提供空间。
其次,从人民币升值的角度所带来的好处来分析。从进口的角度看,人民币升值可以降低引进技术和设备的成本,因而可以促进技术进步。另外,人民币升值可以降低进口商品价格,从而有利于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再者,人民币升值可以提高非贸易品对贸易品的相对价格,因而有利于服务产业等非贸易品生产部门的发展。
2.3 2010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2005年后,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都是在2005年所确定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上进行调整,但2005年后的汇率制度对于外汇市场汇率水平的确定方式比之前要更为市场化,汇率波动区间要比之前要更大一些。在2007年之后,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元兑换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由2007年5月确定的0.5%回到0.3%。在2010年7月,货币当局重启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此次改革主要包括两大特点,一方面是增加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弹性,货币当局表示会在将来充分利用2007年5月确定的美元兑换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扩大到0.5%这一规定,这意味着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的双向波动将成为常态。另一方面,货币当局强调了在确定人民币汇率水平时要更加紧密的参考货币篮子,即根据我国的对外贸易特点,选择几种与我国贸易往来较为紧密的国家的货币设定不同的权重后构成一篮子货币,采用这种方式能更好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2012年4月16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0.5%扩大至1%,这一举措更是大大增加了人民币汇率水平的灵活性和市场化程度。
【参考文献】
[1] 陈宇.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D].硕士,吉林大学 ,2008.
[2] 宋玮.论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D].硕士,吉林大学,2011.
[3] 顾美远.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研究[D].硕士,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
[4] 徐青.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与货币政策效率的相关性研究[D].硕士,苏州大学,2013.
[5] 赵磊.关于完善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研究[D].硕士,天津财经大学,2013.
[6] 郭紫嫣.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研究[D].硕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7] 于留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形成机制研究[D].硕士,哈尔滨商业大学,2015.
作者简介:刘丹丹(1992— ),山东菏泽人,硕士研究生。
杨三妹(1992—),贵州盘县人,审计专业硕士。
李京洁(1994—),陕西汉中人,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