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语文生成性教学中即时策略的实施

2017-06-19陈岗

新校园·中旬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预设策略

陈岗

摘 要:预设性教学与生成性教学的教学方式应该走向统一,生成离不开预设。本文所指的预设是弹性预设, 是动态生成的基础。笔者结合教学中的一些实例,就语文生成性教学中即时策略的实施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预设;生成;策略

一、预设目标的调整实现

教学目标的实现要求教师课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和预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对动态生成的内容进行调控,使生成目标与预设目标相互协调。

在指导初一学生阅读名著《西游记》时,我预设了第一个阶段的宏观性目标,即“走进名著,了解写作背景,感知、熟悉重点章节内容”。但第一课时我就发现学生对花果山水帘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沙僧的兵器名称是“降妖宝杖”等细节内容耳熟能详。原来学生小学时都阅读过名著,较强的好奇心与记忆力也使之对很多内容记忆犹新。我一方面要求学生再次阅读,设计属于自己的知识点,然后以知识竞赛的形式考大家,促使学生对再读原著有了新的兴趣。接着,我又设计了一个“对话,走进作品主要形象”的教学目标,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积极参与,使得课堂教学转变为一场辩论会。辩论结束后,一方面,学生对小说的理解更加深入;另一方面,我适时点拨一些辩论技巧,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拓展迁移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在学习《狼》专题过程中,我发现教材中的两篇文章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我从“文学作品中的狼”和“自己心中的狼”两个部分切入,鼓励学生进行扩展性阅读,结果我们的专题探究活动一下子多了许多素材,有剪辑的报纸、整理的资料卡片、网上下载的文章与图片,甚至还有“灰太狼”的玩偶,活动过程中大家讨论并解决了“文学作品中狼的形象为什么会有较大差异”等问题,也交流了自己心中狼的形象。接着,我铺设了一个新的内容,即通过一则“瑞典野狼数量超标,政府启动猎狼方案”网络视频新闻,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此现象的看法以及就人类环境保护方面的措施提出自己的建议。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还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加强了环保意识。正应了陶行知的观点——“教人的人不能死教课本。必须运用补充材料与临时材料,适应学生之需要”。

三、课堂错误的纠正转换

对于学生课堂临时生成的错误,一名具备良好课堂驾驭能力的教师应该适宜地捕捉住这动态生成的内容,把错误转换为课堂的闪光点,使之成为课堂动态生成新内容的切入点,体现“学生错误也是一种教学资源”的生成性教学观。

在教授《沁园春·雪》时,我尝试带着作者的豪情读诗,甚至通过视频材料渲染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情景氛围。但我发现,所预设的师生豪情满怀互动的场景并没有出现。诗词本身就具有“意在言外”的特点,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及人格精神、时代风貌,这些内容离学生较“远”,仅仅通过生硬的介绍,现有的文本是无法“电”到学生的。第二次教学前,我收集了许多影视资料,通过观摩和交流,学生的心更加贴近革命时代,也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随后的教学效果也非常不错,学生读得声情并茂,评得有理有据。在理解诗歌内容环节中,一名学生把“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解释为“黄河上下游,波涛滚滚,雄奇壮观”,他立即遭到了其他学生的否定:“都千里冰封了,怎么可能波涛滚滚?”就这一错误,我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既然黄河冰封,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一片冰封?”最后,学生认识到,诗人的用意是要通过“滔滔”的联想来体现黄河的气势和内在的力量。

四、个性思维的激发呈现

在充满活力的生成性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把平等对话的权利交给学生;其次,在教学中一定要有敏锐的“触觉”,抓住学生最丰富的想象力;最后,要让学生在讨论中延伸阅读的广度、深度,生成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学生读到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时,他们对于字面意思的理解毫无障碍。但我抓住“看”字,请学生去想象词人当时的情态,有人说辛弃疾应该是眯着眼睛在看,因为灯光已经挑亮,肯定十分刺眼;还有人则抓住“醉”字指出词人是睡眼蒙眬地在拔剑欣赏,他是处于半梦半醒之中……一位男同学指出,在他的想象中,辛弃疾完全是闭着眼睛在“看”,而且他非常清醒。話音刚落,很多学生就向他发出了一系列的质疑与不解。这位学生解释了他的想法:从全词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中看出词人已经进入暮年,拔剑驰骋沙场显然已经不可能了,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但他不想面对这样的现实,他宁愿在梦中,因为梦里他能回到号角声四起的战场,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最终他的理解被大家评选为最有个性的想象。由此可见,学生的想象和他们的讨论其实已经触及了全词的中心,阅读体验的效果非常好。

参考文献:

[1]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J].教育研究,2002(10).

猜你喜欢

预设策略
使用RAW预设调整你的照片
网购广告语中的汉俄语用预设
我的手机在哪?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
浅析预设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