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大龄男青年娶妻难问题研究

2017-06-19张晓斌

大经贸 2017年5期
关键词:彩礼

【摘 要】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表明,2015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3.1,由于实行计划生育,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一直在120以上,这也就意味着,每出生100多个女孩,就伴随有120多个男孩出生,而今天,那些在出生性别比高峰期出生的孩子陆续进入了適婚年龄。近年来,日趋严重的“婚外情”“一妻多夫”“越南媳妇”等事件层出不穷,农村大龄男青年娶妻难问题已严重威胁农村的社会稳定,制约农村的经济发展,影响农村的精神文明和精神风貌,进而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严重降低了农村人民的幸福感。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势,我国迫切需要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本文针对农村大龄青年娶妻难的问题,从农村大龄青年婚配问题的现状入手,并对农村大龄青年娶妻难的原因和造成的社会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根据个人的见解和相关研究资料,对农村大龄青年娶妻难问题的解决提出了相关措施。

【关键词】 大龄青年 娶妻难 彩礼 婚姻观念

一、农村大龄青年婚配现状

(一)适婚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男多女少

由于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根深蒂固,再加上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已经持续了几十年,中国的男女比例已经严重失衡。以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标准,推算出从1980年到2010年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情况,出生的男性为2.9亿,女性为2.54亿,男性比女性多出了3600万。而且随着这一代人陆续进入了适婚年龄,男女失衡的问题也将被无限放大,从2010年开始,我国男性将面临长达几十年的“婚姻挤压”。尤其是1980年以后出生的男性,将有10%甚至15%的男性找不到或者很难如期找到配偶,而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农村,尤其是那些地处偏远,贫困落后的农村。

(二)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收入水平低,文化水平低,思想落后

受自然和历史条件的限制,农村地区产业机构单一,生产力相对落后,经济发展滞后,大部分农村居民生活仍比较贫困,大部分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文化水平较低,生产生活的技能低下,且绝大部分因为家庭和思想上的限制,没有理想和奋斗的目标,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部分大龄未婚男青年成为村中的贫困户,甚至需要政府的帮助和社会救济来维持日常的生活。

(三)农村彩礼过重,大龄青年难以负担

近年来,农村结婚的彩礼持续飙升,犹如一道无情的屏障,让许多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村未婚青年“望婚心叹”。当金钱绑架了婚姻,彩礼变成了衡量爱与不爱的标准,有情人终成不了眷属,两个不相爱的人却却阴差阳错得被高价彩礼“绑”在了一起。这样的婚姻没有感情基础,还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相互攀比之风盛行。许多农村地区更是明码标价,按农村女孩的学历索要彩礼,本科生10万,专科生8万。

二、农村大龄男青年娶妻难造成的社会问题

(一)婚姻观念畸形发展,金钱至上,农村婚姻文明遭到践踏

日益兴盛的农村彩礼文化,无疑给人一种“卖女”的感觉,在崇尚婚姻自由的今天,那女双方的感情基础理应比物质上的索取更为重要,而现在的农村婚姻,男方没有足够的彩礼去结婚,女方彩礼到位后结婚缺乏足够的人格尊严,花钱买来的婚姻,注定是一种悲哀。在很多相对贫困的农村地区,索要高价彩礼的现象愈演愈烈,女孩出嫁甚至成为了一些家庭发家致富的手段。

(二)威胁基层农村社会稳定,扰乱农村正常生活秩序

农村大龄未婚青年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已经逐渐演变为社会边缘人员。因为长期处于单身生活状态,得不到关怀和心理抚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性格孤僻,情绪喜怒无常,思想偏激,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动怒,对社会存在反抗思想。由于缺乏生活目标和动力,且文化水平低下,极易受邪教组织的影响,报复社会。由于没有精神寄托,无牵无挂,很容易沾染“黄、赌、毒”等不良风气,为了一己私欲,偷盗、强奸,堕入犯罪的深渊,威胁社会治安的稳定。滋生腐化堕落的生活习惯,败坏当地的社会风气,给国家,给社会,给村子带来不可估量的恶劣影响和沉重负担。

三、解决农村大龄男青年娶妻难的相关对策

(一)大力发展经济,摆脱贫困,优化农村生活环境

依托农村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村经济,整合优质项目,为农村大龄未婚青年提供工作岗位。鼓励农村大龄未婚青年创业致富,重视大龄未婚青年素质培训,提高农村大龄未婚青年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对大龄未婚青年进行文化知识的教育和道德素质的修养,努力提高其自身素质。努力帮助大龄未婚青年修建改造房屋,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和生活条件,增强大龄未婚青年的生活品味和生活修养,为择偶提供物质条件。

(二)摒弃传统彩礼思想,改变婚姻观念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精髓,通过各种有力措施,破除旧的婚姻观念,建立现代婚姻观念。积极引导人们重新审视市场观念下的农村彩礼问题,逐步缩减农村繁杂的结婚仪式和高额的彩礼聘金,把重视男方彩礼和存款的利益婚姻观向以双方感情为基础的感情婚姻观转变。提倡婚姻自由,婚姻自主,把父母从儿女结婚是自己的义务中脱离出来,树立个人恋爱观。农村大龄青年择偶问题上,自己才是自己命运的主宰,靠谁都不如靠自己,要不等不靠,敢于勇敢面对当下娶妻难的现实困境,敢于走出农村,开阔自己的眼界,增长自己的阅历,在提高经济收入的同时,扩宽自己的交际范围和择偶范围,从而摆脱娶妻难之困,提高结婚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风笑天.农村外出打工青年的婚姻与家庭: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领域[J].人口研究,2006,(01):57-60.

[2] 桂华,余练.婚姻市场要价:理解农村婚姻交换现象的一个框架[J].青年研究,2010,(03):24-36+94-95.

[3] 李凤兰,杜云素.透视农村大龄未婚青年择偶难问题[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21-24.

[4] 倪晓锋.中国大陆婚姻状况变迁及婚姻挤压问题分析[J].南方人口,2008,(01):59-64+58.

[5] 王磊.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冀北地区调查为基础[J].人口学刊,2012,(02):21-31.

作者简介:张晓斌(1991-),男,汉族,河北邯郸人,法学硕士,单位:河北大学人口研究所,研究方向:人口经济学。

猜你喜欢

彩礼
该不该倡导“万元彩礼”?
婚约彩礼的法律规制研究
我,结婚不要彩礼
彩礼逐年涨,男娃不敢养——农村“天价彩礼”已成脱贫障碍
彩礼
天价彩礼
遭遇天价彩礼,你敢说“不”吗?(一)
女友可否以“青春损失费”顶彩礼
井陉县近三十年来彩礼变迁研究(1978—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