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服饰史话之十六

2017-06-19央视书画频道江苏中心

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胡服皮靴胡人

央视书画频道江苏中心 黄 强

中国服饰史话之十六

央视书画频道江苏中心 黄 强

导读:唐代受外来文化影响,穿胡服成为一时风尚。胡服的男女服装的界限不甚严格,有些服装男女通用。因此,女着男装比较普遍。

盛行唐代的胡服

胡服就是流行于胡人社会的服装。所谓胡指的是北方少数民族,因为古代来自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都有胡的字义,如胡瓜(黄瓜)、胡琴、胡舞、胡服等。因此,唐代说胡人、胡化、胡服、胡舞等,并不都是贬义,而是当时真实情况的反映。

唐代国力强盛,社会开放,西域少数民族以及波斯等地人纷纷来到都城长安。他们带来的本国、本民族文化,同样也影响着唐朝的文化。唐朝兼收并蓄的包容性,不仅不排斥外来文化,反而广为吸纳。开元、天宝之际,长安、洛阳胡化极盛。丝绸之路的开辟,加速了纺织品和中外服装样式的交流,唐代的新装、时装不少是西北少数民族或中亚各国乃至波斯的服式,唐代通称“胡服”。

胡服颜色原本多是素色(本色),间或亦绣彩色花纹。北朝时期,胡服多彩色。到了唐朝,服色变得丰富多彩。西周至魏晋,汉人的服饰倾向于大袖,而胡服则相反,紧身窄袖,长裤皮靴。胡人本为游牧民族,善于骑射。胡服的紧窄是为了适应其生活的需要。塞北气候严寒,小口袖、小口裤、皮靴,便于保暖。北方草原,春来草长,浅没脚踝,夏日草茂,深及膝盖,合袴和皮靴便于在草丛中行走。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服饰改革,吸纳了胡服骑射,但是对于贵族阶层,并不喜欢胡服。到了唐代,不仅民间,贵族阶层也开始接受胡服。《旧唐书·舆服志》记载:“天宝初,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太常乐尚胡曲,贵人御馔尽供胡食,士女皆竞衣胡服。”穿胡服成为一时风尚。

胡服男女服装的界限不甚严格,有些服装男女通用。所以,女着男装比较普遍,如鲜卑长裙帽、合袴、小袖袍等都是男女通用、混穿。

陕西发现有壁画的唐墓超过60座,这些唐墓壁画人物很多穿小袖袍。李寿墓壁画上,骑马侍卫二人,穿圆领小袖袍、革带、黑靴;骑马仪仗16人,皆着圆领小袖袍、革带、小管裤、黑靴;整装侍行侍者7人(其中一人为胡人),皆着圆领小袖袍、革带、小管裤;步行仪仗4人,列戟侍者8人,皆穿小袖袍、革带、黑靴,这是侍卫侍者的服饰。

图1 隋唐回鹘装展示图

李贤墓壁画上的《狩猎出行图》,有40多个骑马的狩猎者,簇拥白马王子纵马驰向猎场,皆着小袖袍(或为圆领,或为翻领)、革带、皮靴。《马球图》上,有仪卫领班一人,着小袖袍、革带、黑靴。殿值官员数人,着圆领或翻领小袖袍、革带、黑靴,这是低、中级官员值班时的服装。又有侏儒一人,圆领小袖袍、革带、黑靴,这是宫中乐伎的服装。

唐代流行胡服,许多服装款式来源于胡人、西域,甚至波斯。印度因气候酷热而流行一种窄小、洒脱的紧身上衣,类似与西域胡人短襦,很快为唐代妇女所接受,形成裙装中的紧身上衣——襦衫。衫,又叫襦,亦称半臂,是一种领口宽敞、袒露胸部的短上衣。

西域的窄身小袖袍成了唐代帝王的朝服和百官士庶的常服,中原与西域各族,中国与中亚、西亚各国,在衣冠服饰上互相影响、互相促进。

猜你喜欢

胡服皮靴胡人
灵渠胡人俑与贡道的外国使臣
破山剑
暗黑诱惑
他的衣橱
独自狂欢
浅谈唐诗中的胡服
谈谈唐王朝皇室中的胡人风俗
胡服东来①
再議胡服騎射
儒释道思想的融合体 胡人骑羊青瓷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