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本的两种阅读
2017-06-19于凤艳
于凤艳
(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摘要:教育要用国际的眼光和开放的观念、现代的意识,了解世界,展望未来。外国文学与文学理论专业课程的交互式教学,是在学术融通中完成人才的多元培育并对人才创新培育机制的一次有效实践,从而将文艺理论实践于外国文学作品的课堂教学中,有助于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理论方法与理解文学文本。
关键词:交互式;文学阅读;理论建树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147-02
一、高校文学课的现状分析
戴建业先生在《买椟还珠——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反思》一文中谈到大学中文系的文学课的严重教学误区:只重视文学史教学而忽视了对文本精细的阅读分析,致使中文专业的学生作家作品名字知道一长串,却无法体会文本的美和“温度”。相信很多高校老师在阅读后都会有同感。戴先生所说的重“史”轻“文”的现象和只知其名不通其文的现象,也不仅是古代文学课程才有的问题,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的教学中,同样突出。
实际上,大学文学专业的学生缺乏对文本的体会和认知,还不仅仅是因为教学过程中过分追求对于文学史脉络的灌输和治学方法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从而缺失了对文本内涵的精微体悟。诚如戴先生所言,文学史教学所偏重的是“史”的框架,但教材中大量重点作品的文本阅读和讲授为什么无法对产生影响,从而建立起学生的文本认知和阅读经验呢?如何去体会一部作品的美好?文学的本质和规律如何才能更好地传达给学生?这是困扰所有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问题,也是百年来中国高校教育尝试和改革的方向。
教育要用国际的眼光和开放的意识、癸未的观念了解世界、展望未来,培养学生开放的视野,全面的知识体系和深隧的人文关怀。一堂好的文学课要立足于文本,呈现其温度,但又不能局限于文本。打通古今,贯通中西,使学生在学习中反思,重新确立对文本的认知。这不仅是文学课的自我调整,更是文学课与理论课的交互影响。中文专业的外国文学教学中常看到学生分析文本时开口就谈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甚至简单概括为主题深刻或者人物形象复杂。这一结果的出现,个人认为原因在于长期以来文学教育与理论教育的脱节。
我国现行中文专业的课程安排通常将文学理论排在本科一年级,意在一开始就系统介绍文艺理论的方法体系,建立理论分析的范例,使学生能形成更具系统性和专业性的分析方法,分析文本更有效。然而,如戴先生所言,七八十年前中文系的学生阅读过大量的文学作品,上大学后通过老师将各知识“点”连成“线”,如今学生进入大学学习之前,读到的文学作品仅限于中小学语文教材,而进入中小学教材的外国文学作品还必须剔除名人励志故事和传授人生经验的片断文字,真正具有文学性的作品少之又少。这样的阅读经验奢谈体验和认知文学的共性和个性,就成了纯粹的纸上谈兵,毫无实践性。因此,将外国文学课与文艺理论课比照,通过对文本的兩种示范性阅读,使学生对作为个体的文本细读和作为整体的文学评论有更深入的感受就是有作用的。
二、什么是交互式教学
文学是有味道的,文学的温度和态度,正是文学的味道所在。如果仅把文学简化为若干方法和特征,而从文学分析中剥离了属于情感性的因素,那就失去了文学的独特魅力。但文学不仅仅是情感,它也有规律。只注重作家创作情感而忽略了文学的特性和规律性,也无法对文学进行全面而客观的评价。作家在创作之时,将自己的激情、痛苦、思索、期待,以文字铺展开来,成就伟大的作品。谁能说但丁或者屈原的上下求索不是人类最丰富和最痛苦的文化心灵的呈现呢。他们以自己的作品,身体力行着作为一个文化的精英分子勇于承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体现着一个普通的个体人自觉的人生思考和哲学思考。因此,他们的作品不仅属于某一个时代,也必将因其对于人类整体性问题的思考而属于全人类,展示其经典意义。同样,美好的形式构成了文本的另一层面的意义。如何在形式层面开掘文本的价值,是现代文艺理论研究的重要层面。不论是意识流小说,还是新小说派作家的实验性写作,甚至是后现代作家的碎片化、拼贴式的文本,从《项狄传》到《尤利西斯》再到《白雪公主后传》,都是作家的文学经验和有意识的文学实践。这其间,既有作家自身的文学思想,人生经历,也有社会历史影响与文化传承,有一个创作者有意识的尝试和改造,更有读者的接受和传播。托尔斯泰对安娜自杀前的一段“意识流”式的心理描写,就是作家与作品、内容与形式、理论与实践关系的一个绝好注解。
从作家、文本和读者的交互层面来讲,作家创作仅是文本形成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文本一经创作完成,就具备了独立性。如果在文学课的讲授过程中,仅仅从作家的创作角度或者时代的层面去解读文本,势必给学生造成认知上的误区,认为文学研究的就是作家的作品,而非独立文本。如果中国文学、外国文学的教学都同样重复了这样的教学过程,那么,在学生的认知中就必然出现令我们这些从教者尴尬的状态:理论就是理论,文学就是文学。这不仅仅是因为过分看重文学史教学带来的问题,更是理论分析与文本阅读脱节造成的后果。对建立在寻找文本共性和文学共性的文艺理论课程教学而言,学生因为没有文本阅读经验,所以有些人只是死记理论术语和范例,于是,在文学课的分析讨论中,又重新回到主题深刻、语言优美、人物形象鲜明的老生常谈中去了。又或者把文艺理论当作是评价文本的“套子”,习惯于以理论为基础,在文本上找到例证证明理论的正确性和自己文章结构方法的合理性,而不是以文本为基础,在仔细阅读的过程中,找到其独特的文本特征,然后以合适的理论方法加以阐述。这恰恰是在学生们的文学批评活动中最为突出的两种错误。
三、交互式教学在外国文学课堂上的实践
外国文学与文学理论专业课程的交互式教学,是在学术融通中完成人才的多元培育并对人才创新培育机制的一次有效实践。通过运用文学史的教学思路与策略讲授外国文学作品,但改变以往的单一模式,利用外国文学教研室和文艺理论教研室的选修课程为研究的实践课堂,选取外国文学中的经典文本进行理论细读,采取融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于一体的讲解方式。由两个老师共同教学,分别从文学和理论两种方法解读文本。从文本到影视,从具体作品到体裁创作,从外国作家到中国作家的创作心理研究,在多个方面多个层次的解读中,融文学批评方法与文学实践,从而将文艺理论实践于外国文学作品的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理论方法与理解文学文本。以《源氏物语》为例。在文本细读中介绍日本文化中的“物哀”传统,并联系日本的一些文化现象,比如居酒屋文化,日本画的特点,日本的能剧,同时引入符号学的分析方法,通过对文本中大量文化符号的分析,使学生尝试以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切入文本,同时,联系日本文学中如松尾芭蕉,夏目漱石,川端康成,青山七惠的创作,简单梳理“物哀”的特征与发展,分析“物哀”作为日本文化体系中的一个基础性环节,其文学、诗学和美学意义。以三岛由纪夫小说《潮骚》的电影文本和日本动漫为例,分析“物哀”在日本文化生活中的无所不在的影响。使学生产生整体性的认识和经验。在讲授川端康成专题时,以叙事性文本的文本特征入手,分析川端康成小说的抒情性倾向,从而对叙事与抒情性文本的文体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引入“镜像”理论,在《雪国》的文本细读中分析小说的“镜”与“像”,看川端康成作品中体现的古典与现代的对立性和文化选择的困境,也联系日本现代文学中的作家如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小说文本中的封闭空间构造,比照讨论日本文学叙事性作品的封闭结构和时间、空间观念。
文学是活的,是活跃的。它不仅包括文学史中的伟大作家和作品,还包括当下和未来无数正在生产和将要产生的作品。它不仅是那些我们仰望的名字,还包括所有以文字为载体具备文学特征的文本。因此,分析文本也不仅是为了知道一个或多个经典作品,还在于以更高的眼界和更宽广的视野,在新的文学阅读中形成自已的认知和评价。因此,在高校中文专业的课程教学中,外国文学课和文艺理论课的交互式教学尝试,也是为了示范性地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有意识引入理论方法,同时又不失却文学的温度和味道。
参考文献:
[1]戴建业.买椟还珠——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3,(4).
[2][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3):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