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北部湾经济区通信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017-06-19李云王学军胡庆辉武欣桐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26期
关键词:创新人才通信工程培养模式

李云+王学军+胡庆辉+武欣桐

(1.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桂林 541004;2.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 541004)

摘要:针对现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本文对面向北部湾经济区的通信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通过理论研究,本文给出了通信工程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框架以及培养措施。

关键词:北部湾经济区;通信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104-02

一、引言

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论是对国家、民族,还是个人的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才资源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资源,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目前,我们国家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1.重知识传承,轻实践能力培养;重知识继承,轻创新能力培养;

2.高校教师自身素质制约创新人才培养;

3.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创新人才不足等。

2008年2月,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对通信工程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2012年,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升格为本科院校,通信工程专业作为我校首批升本专业,更加需要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探讨和改革。

因此,本文采用了文献法,实证研究方法以及比较分析方法,给出了面向北部湾经济区通信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以及对应的改革措施。

二、教学改革基础

1.实践教学设施先进、配套较为齐全。我校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建设有比较完善的校内外实验、实习和实训基地实践教学设施比较先进、配套较为齐全。

2.学校对项目的支持情况。学校鼓励广大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活动,制订了《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及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并给予配套经费支持。

三、框架

搭建区域经济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与创新人才培养相互作用框架。框架从区域经济发展对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发展的需求着手,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基本培养方式)。改变以往专业理论课基本由任课老师满堂灌的授课方式,突出实例分析与实践教学,运用模拟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互动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加课堂导读、课堂讨论、课堂现场教学等环节。

1.区域经济发展与创新人才培养相互框架很好地诠释了政府、企业、高校之间的杠杆关系。该框架模型是以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开发区域经济发展为核心,其系统的创新行为主体主要有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

2.教学理念的改革和创新。顺应广西北部湾经济建设和东盟国际贸易发展对通信工程创新人才的需求,转变教学观念,把培养创新能力作为新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改革方向,突出人才培养的地方性和适用性。在教育理念上,注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创新、创业潜能。

3.加强产学研的合作机制。加强与对口的企业的产学研的合作,例如与北海移动公司、广西南宁电信网络运营部等企业的合作。采用多沟通、多交流、多合作的方式,开展产学研合作。

四、措施

1.加强产学研合作机制。自建系以来,我系拥有二十五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其中通信工程实训基地为广西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实训基地。面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加强学校与政府企业交流的同时,开展学校与企业的合作。适当鼓励教师进入企业进行学习和培训的同时,与通信工程专业对口企业进行科研的合作。

2.建立评价体系。倡导以多样化的考评方式来考评学生。积极立项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培养创新型、应用型通信工程人才。通信专业近几年获得的专业建设改革课题有:2010年度广西高校自治区级精品课程-《3G网络组建与维护》、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通信技术专业)、2009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校企深度合作及技术成果产业化的研究和实践”。上述项目结合广西地方经济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需求,深入研究了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通信与网络设备等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教育问题,通过重组体现“宽口径、厚基础、多流向、突出创新能力”特点的课程体系,构建通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体系和创新实践平台,突出了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和工程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特色。通过将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毕业设计和学生科技活动的有机结合,强调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这些项目经过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益学生1000多人。

投入经费建设专业教学实验平台。自建系以来,先后投入1700万建成通信基础实验室、通信工程实验室(内含3G實验室、数据通信实验室、光纤通信实验室、NGN实验室、卫星与微波通信实验室等)、电磁屏蔽室、无人机遥感遥测实训室、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通信工程实训基地,电工实验室、低频实验室、数字电路实验室、高频实验室、传感器实验室、电子设计综合实验室、PLC实验室、EDA实验室、嵌入式实验室、太阳能光伏实验室、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室、虚拟仪器实验室、RFID实验室、DSP实验室、视频实验室、仿真设计实验室、楼宇智能控制实训室等。

依托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重点发展资金,重视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航测与3G通信实验室中“真刀真枪”地实践。

探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形式,探索生产、科研与教学结合的有效途径。学校与广西区内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关系,形成比较固定的生产实习基地。通过采取将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到企业直接获取实践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形式,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学校和企业的科技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学生通过到企业进行短期的技术见习,接触生产、科研、企业管理等实际业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能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和能力,收到了较好效果。

五、结语

通过对现有的通信工程本科专业创新能力的分析,本文开展了面向北部湾经济区通信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和实践,建立了适应广西北部湾经济开发区建设的需求,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等),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给学生多创造动手实践的环境,加强产学研的结合。

参考文献:

[1]陈福财.面向广西北部湾的港口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14.

[2]陈炜,杨欣玲.面向北部湾经济区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广西旅游管理为例[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2):40-44.

[3]麦茂生.北部湾经济区战略下广西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J].安康学院学报,2012,(03):116-119,122.

猜你喜欢

创新人才通信工程培养模式
国有企业信息工程一体化建设管理模式初探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