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视阈下的班级文化建设

2017-06-19唐水平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物质文化评价策略班级文化

唐水平

摘 要 班级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求,关注每一个活生生的学生个体。它包括班级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活动和班级精神文化等等,独特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本文结合工作实际,阐述了以人为本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 以人为本 班级文化 建设 物质文化 评价策略

0引言

班级作为学校的基层单位,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搞好班级文化建设,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以人为本,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主旋律,新课程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实施以人为本班级文化建设,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班级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精神文化和课堂文化,開展班级专题文化建设,构建以人为本的班级文化评价策略,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1以人为本,建设班级物质文化

班级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教室布置是班级物质文化的主要体现。我们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创建自己的学习环境,让每一面墙都要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有育人功能。我们根据“以德立校,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和“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按照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要求,组织班委会成员研究教室布置的整体布局和布置风格,采取小组竞标,分工协作,创建以人为本的班级物质文化建设,展示班级的物质文化的独特个性,营造和谐民主、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

2以人为本,建设班级制度文化

班级制度文化是学生共同认可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以人为本的班级制度无论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都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成长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班级制度。我们以班委会成员和小组长为主体,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制定了班名、班训、班规等规章制度,从纪律、学习、卫生、活动、仪表、考核等方面规范了学生的行为。在班级制度的执行过程中,我们尝试实施值周班长制度,让每一位班干部、小组长,甚至每一位组员都有机会担任值周班长,使班级的每一位成员都有岗位,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提高了班级管理的效益。

3以人为本,建设班级活动文化

班级活动文化是以人为本班级文化建设最重要的载体。开展班级活动不仅可以更好地建设班级物质文化,还可以将班级制度内化为学生的良好行为,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我管理,促进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因此,我们十分重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班级文化活动开展,在活动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通过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和总结,激发了学生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落实了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思想。按照学校安排,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每年五月份开展的“校园艺术月文化活动”和九月份开展的秋季学校运动会;根据教务处安排积极参加上级教研部门和学校组织的各学科竞赛活动;利用板报、广播站、橱窗、班级日记、学习园地、走廊弘扬传统文化,宣传班级好人好事;开展主题班会和周一升国旗仪式;利用节日、纪念日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等。

4以人为本,建设班级精神文化

“在班级文化系统中,班级精神文化是核心与灵魂,是一个班级本质、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在以人为本的班级文化建设中,班主任应该高度重视班级精神文化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一般包括班名、班训、班规、班歌、誓词、班级目标、班级口号、班级公约、班级舆论等。在以人为本的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我们以学生发展为本,制定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要求的班级奋斗目标,促使学生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获得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思想品质。我们根据学校文化建设的要求和本班特色制定了班名,如“国学班”“书香班”等;班主任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扬明主,和同学讨论制定了班训、班规、班级八荣八耻等;根据高效课堂文化建设的要求,将学生分组,每组制定了组名、组训、组号等。通过班级精神文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班级精神文化氛围,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5以人为本,建设班级课堂文化

打造高效课堂教学,创建班级课堂文化,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出发点。我们实施的新课堂改革是以小组合作为基本的学习形式,因此,以人为本的课堂文化建设主要指小组文化建设。我们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个性特长等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4-6人学习小组,又在组内建立2-3个互助组,每组选拔组长和副组长各1名,分别负责小组学习和纪律管理,其余组员担任记录人、发言人、联络人等。每组都拟定组名、组训、组号等。课堂活动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单位。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组长检查,梳理问题;课中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展示成果;课后反馈检测,实施小组评价。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学会学习,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又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健全学生的人格。

6以人为本,建设班级专题文化

以人为本班级文化建设,不仅要建设班级(下转第39页)(上接第28页)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活动文化、课堂文化,还要努力探索班级文化建设的新策略、新方法。在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中我们主要探索了班级书香文化、日记文化和网络文化建设的新策略。第一、打造班级书香文化。我们主要建立了书香教室,建立了班级图书馆。学校给每个班级配备了图书专柜,书籍来源主要是学生捐书和校图书室提供,由学生自主阅读、自我管理,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第二、实施班级日记制度。每组一本日记,由小组成员按照日期轮流写作,其他组员跟帖评价,表扬班级好人好事,提出班级存在的问题,定期开展班级日记检查评比活动。第三建设班级网络文化。建立校园网站班级主页、QQ群、博客,为学生布置作业、交流学习、励志教育等搭建平台,沟通了家长、学生和学校之间的交流。

7以人为本,探索班级文化建设评价策略

我们是以小组为基本的班级管理单位,因此班级文化评价主要以小组文化建设评价为主体。为了进一步推动班级文化评价实践研究,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形成优良的班风学风,我们制定了《以人为本班级文化建设“星级小组”评价细则》,开展了“学习之星、读书之星、日记之星”等“星级小组”评比活动。通过争创星级小组活动,创建了以人为本班级文化建设评价策略,促进了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8结语

班级文化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一个班级的文化环境对于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滴水穿石的。因此,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实践评价研究,在方方面面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让优秀的班级文化深入每一个学生的心中,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当然,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细碎而复杂的过程,不仅仅靠全班同学和班主任的努力,还需要社会的榜样支持,学校的活动支持、家长的教育同步支持,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促进以人为本班级文化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海兆,左杨.“以人为本”视阈下的班级文化建设初探[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2(02):26-29.

[2] 徐润红.以人为本,加强班级文化建设[J].快乐学习报:信息教研周刊,2014(8):114-114.

[3] 林洁."以人为本"视阈下的班级文化建设初探[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6(22):7-7.

猜你喜欢

物质文化评价策略班级文化
文化引领,构建和谐,实现园所特色发展
高校英语教学中有效课堂评价策略的建构
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评价
独立学院班级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浅议班级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