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学生校园网贷危害及管理对策

2017-06-19崔柳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26期
关键词:校园网贷危害对策

崔柳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3)

摘要:随着大学生消费观念的提升,“校园网贷”逐渐获得了学生的认可。近日来,“校园网贷”引出“自杀、失踪、卖肾、裸条、援交”等一系列以大学生为主题的社会问题。引导学生合理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加强家校联系、对学生进行风险教育已然成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校园网贷;危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019-02

大学生消费观念逐步提升,尚未建立良好的理财观,加之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消费环境的便捷,“校园网贷”越来越获得更多学生的认可。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学生超前消费,网贷催生学生们过度消费,高校监管难度大,后备力量不足,相关法律制度缺失及滞后……促使“校园网贷”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校园网贷”是指网上融资机构依靠互联网媒介,以P2P交易平台模式向大学生开展的以借出者和借入者的身份进行的网络借款形式,也是网络上的一种资金交易形式。

一、大学校园网络借贷的现状

“校园网贷”具有“诱惑性”,易操作,方便快捷。门槛低,18岁以上无需材料,不用上门,最快3分钟放款,6个按钮一触即可申请。按日计息,随借随还,支持同时多笔借款。绑定网络账号,可借额度轻松提高。此外,还具有“合法性”。我国法律明确规定,民间借贷利率不得高于银行借款利率4倍,可是网络借贷平台利用法律的监管不健全,通过线下线上的操作,化整为零,将抽点利息和抽头渔利分开,披上了合法的外衣,从中谋取暴利。再有,还具有“反复性”。当大学生开始一个网络平台的借贷时,享受了网络借款的方便和快捷后,就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必然会有第二个、第三个等等,直到成为黑户。

“校园网贷”着重向学生强调可以分期还款,没有压力。而学生也尤其看中分期还款,可是高额的利率就容易被学生忽视。因为不需要任何的征信记录就可以放款,所以借贷平台会在合同上告诉学生,首先先拿出一部分借款,来充当“担保费”。等学生什么时候还清本息,所谓的“担保费”再还给学生。听起来感觉挺合理的,其实,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还清“担保费”,平台就不再会支付这笔费用。然而以后还要为这笔费用支付巨额的逾期利息,就算是不逾期的话,平台也实际上抬高了贷款利息。学生还款一旦逾期之后,利息就是以天来计算,这样利滚利,越滚越大,有一部分学生不敢让家长知道,就“拆东补西”,很容易引发连环贷。网络借贷平台还有着不文明的催款方法。例如“关联催款”。当学生借款时按要求填写同窗、好友、家属的真实联系方式,假如不能按规定时间还款,平台就会把逾期没有还款的信息告诉学生周边的朋友,打电话无果的情况下,发律师函,贴吧公布学生信息,甚至使用电话和短信轰炸,严重干扰和伤害借款学生。校园贷看似是“及时雨”,而一旦发生违约,学生父母和朋友的电话,便成了贷款公司催债的利器。因“校园网贷”引发的“自杀、失踪、卖肾、裸条、援交”等惨案比比皆是,触目惊心。

二、大学校园网络借贷产生的问题

1.对学生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现在大学生喜欢高端电子产品,要谈恋爱,想去旅行,买高端产品等,但是很多大学生不愿意去打工赚钱,想走捷径,所以信贷就给他们提供了便捷通道。很多大学生贷款时考虑的很少,由于缺乏财会方面的知识,对于利率等计算不清,总是觉得我贷款不多,可以偿还,只要平时的积蓄少花一点就没有问题,所以他们贷款时非常大胆,往往等到真要还钱的时候,才发现压力太大,没有能力偿还。有的学生会选择借更多的贷款,拆东墙补西墙,并承受沉重的还贷心理负担。某些学生还会担心被家长和老师发现,本应该好好学习的时光用在了一些不该有的担心和焦虑上面,分散了注意力,因此他们的学业肯定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有些贷款人或者借款人资质审核不过关或根本没有进行审核,他们不考虑学生贷款还款能力,盲目等待学生家长进行偿还,造成了学生过度消费没有节制;有些学生甚至是为了赌博等不良行为而贷款,他们经常要支付几万甚至数十万的贷款费用,给他们的家庭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也给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尤其是相对于经济条件一般甚至比较差的家庭,无疑是给整个家带来了灭顶之灾。

3.给校园安全和社会安全埋下更大风险。在校大学生是十七八岁的少男少女,思想单纯、不谙世事。他们作为弱势群体,在贷款到期后会经常遇到债权人恐吓、暴力威胁,甚至被非法手段控制失去个人自由。这样,给校园安全和公众埋下风险隐患。

三、解决高校校园网贷款问题的措施

(一)政府应加强对非法贷款的管理

金融监管部门要做好配合工作,和公安部门、工商产业等多部门联动,进行严格的检查管理。其一,加强对电子商务平台的管理,监管好金融网站和P2P借贷平台,打击违规操作、违法犯罪等行为。第二,提高入门标准,加强审核认证等环节的管理,加快制定行业标准,对网络借贷平台做出详细的规定,在行业业务类型范围内发展,禁止超范围经营,提倡有序健康的发展,共同维护网络借贷的良性竞争。

(二)高校安全防范预警

1.统一认识,高度重视。高等院校应加强对校园网络借贷风险的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此项工作应作为学生教育和管理的日常工作,不断的完善工作体制,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加强日常的监督检查,并有计划、分层次、分步骤地开展教育指导活动。

2.加强宣传服务,普及金融知识。通过校园网络、广播、宣传栏、微信、微博等多種渠道,利用主题班会和观看电子影像等形式,进行网络安全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提高学生网络安全意识。

3.主动指引、建立正确消费观念。在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中,要把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习惯作为重点。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开展“诚信”主题的教育学习活动,矫正学生的过度、从众消费观念,让学生学会不盲从、不比较、不炫耀,指引学生养成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观念。日常中,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家庭状况,对学生的消费情况实行评估,调查学生是否存在借贷行径。经过与家长的强化沟通,取得合理支持,让学生学会恰当支出,建立有计划的消费,保持收支平衡,减少超前消费、信贷和非从众消费,养成正确消费的好习惯。

4.维护良好的校园环境,及时对校园内张贴的网贷广告进行清理。利用海报、网络、展板等形式宣传网贷危害,旨在营造良好校园氛围。

5.加强对信息流的控制。高校辅导员和班干部要与学生密切联系,对于一些行为举止异常的学生要给予关心,尤其是在消费方面,我们要加强管理,注意学生消费的趋势和出现的问题,对校园网贷的风险要给予正确的分析和评价。对于已经参加网贷的学生要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协调,要为他们建立档案,积极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三)家庭需要教育孩子远离校园贷款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教师,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消费原则和方法会被孩子效仿。家长应坚持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念,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此外,作为大学生的监护人,家长要对孩子进行生活上的关心和学业上的重视,把握其学习和生活现状,采取适当的监护措施,让孩子远离校园借款。

作为高校管理者,我们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监督与管理。加强对学生消费观念的引导和金融知识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理性的消费观,抵制超前消费。通过主题班会发布校园网贷受害者的例子,让同学们切实提高认识。细致的开展网络借贷排查工作,跟踪调研消费水平高和短期内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了解学生消费动向,防患于未然。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增加勤工助学岗位;发挥班级学生干部和信息员的信息反馈作用,引导学生合理消费。实行家校合作模式,加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利用网络新媒体手段,通过微信、微博、QQ等手段加强学校与学生家庭的联系,让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及时和孩子沟通经济情况,引导孩子合理消费。建立学校与社会联动的网络管理工作机制。一方面,配合社会相关部门,健全网络监管机制,建立健全校园网络管理制度,及时发现问题,优化校园网络管理;另一方面,优化高校网络端口设置,主动拦截一些带有非法性质的网站平台,净化校园环境。“校园网贷”加重了学生及家庭的负担,同时也给学生日常管理带来了很大隐患。引导学生合理消费、增强大学生的财经意识、加强学生诚信和风险教育已然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猜你喜欢

校园网贷危害对策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诊错因 知对策
药+酒 危害大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酗酒的危害
校园网贷风险及其防控对策探析
唏嘘着悲情的担当:60万“校园网贷”一条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