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手工制作金银器工艺

2017-06-19亚强

收藏界 2017年2期
关键词:金银器花丝金银

亚强

中国古代金银器制作的传统工艺极为复杂,且制作周期较长,如若对其操作技术的把握程度不够熟练到位,是很难驾驭这门技艺的。由于古代传统工艺制作出的金银器十分精湛,历来为社会大众所称赞,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中国古代金银器的传统手工制作技艺,采用錾、刻、包镶、花丝、累丝、掐丝、填丝、炸珠等多种技法,全手工完成,其中一些制作工艺只有皇室的技师才会熟练使用。那时,工匠们时刻都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稍不精心,就有可能人头搬家;制作一件金银器,往往不惜成本,所以做出来的物件儿,无不成为精品!这就不难解释,在科技水平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金银器的工艺水平反倒不如两三百年前,甚至七八百年前的先人呢。

进入当代社会,由于机器生产的冲击和审美多元化,加之国外消费者对中国工艺品好奇心的减弱,以致急功近利,金银器粗制滥造,质量骤降,收藏价值下降,国内消费者对金银器的需求也趋于平静,使得金银器制作工匠越来越少,几近失传。时下,也有一些民间小厂在努力恢复以手錾、花丝等古法技艺制作金银器。但由于传统金银器制作技术的熟练掌握难度相当大,制作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直接导致成本大幅上升,赔钱的生意没有人愿意做,所以制作出的金银器实难与古代皇家的金银器在精美度上一拼高下。

这种纯手工技法制作的金银器在某种程度上承载着我们中国人对祖先的崇慕之情,以及对几千年来中国文化的深深眷恋。作为炎黄子孙,将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星火相传,是当代中国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古代金银器制作工艺的传承,主要在两个方面。

一是器物造型,二是纹饰。在造型方面,应把握住器物在各个时代的总体特征,如商至汉早期金银制品只有金片饰金叶、臂钏、面罩及金笄等,此期无器皿,而造杯、碗、盘、壶是在唐代开始出现的。尤其要注意的是只为某个时代所特有的造型或品种,如宋代的蕉叶形碗、辽代的鸡冠壶等。同时要了解各种造型出现至消失的时间,即器物存在的时空范围。比如圆盘,在唐、宋、元时期都比较常见,但桃形和双桃形的盒器则仅见于唐代,而八曲长杯主要流行于魏晋时期至唐,以后则很少见。

二是器物纹饰,要把握三点:第一,各时代或地区所特有的某种纹饰,如摩竭纹只见于唐代与辽代,其他时代均不见;第二,同一纹饰在不同时代的不同特点,如唐代的龙,一般以单个出现,为三爪形象,较为朴实,而明代的龙多成对出现,为山龙赶珠,极富神异凶悍的神采。又如唐代的凤,有的像长尾鸟,有的像孔雀,与飞禽悬殊不大,明代的凤则身体卷曲,形象凶狠;第三,参考同时期其他材质器物上的纹饰,由于受特定时代风格的氛围限制,在纹饰上往往表现出相似或相同的特点,如战国时期的金盏,其上的蟠螭纹、云雷纹大量出现在同时期的青铜器及漆器上。

把握住器物的造型和纹饰特征后,接下来还得要耐住性子,一锤一锤地敲打,—下—下地打磨,一点一点地雕刻,急不得,躁不得,才能制作出精美的金银器。

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制作传统金银器的主要工艺。

范铸

把银加热至961.93℃,融化成银液,(金要加热至1064℃融化成金液)然后浇人预先准备好的方形模范内,冷却后即成银板(金板)。这是金银器加工的第一步,工匠需要经过专业培训,掌握要领,才能制作出光滑平整的银块(金板),最终才能加工成精美的金银器物。

捶揲

捶揲,又称为槌揲、大作,古代金银器工传统工艺之一。是利用金、银极富延展性的特点,将金银锭材料捶打成各种器形和纹饰。其技术可以冷锻,也可以经过热处理,供进一步加工使用。一般来说,凡是隐起的器物和纹饰图案,都是经过捶揲制成的。

打磨

打磨是将初步捶揲、铸造成型的比较粗糙的金银器表面,根据不同器物的不同要求,用砂纸、磨盘、刀具等工具将金银器物里外打磨光滑。

汲镂

汲镂,也叫镌刻、錾刻、雕镂等,即指雕刻纹样,是在器物成型之后的进一步加工技术,多施用于花纹。镂空,又称透雕,是錾掉设计中不需要的部分,形成透空的纹样。錾花,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系用各种大小、纹理不同的錾子,用小锤敲击錾具,使金属表面留下錾痕,形成各种不同的纹理,达到装饰器物的目的。这种工艺具有独特的装饰效果,它使单一的金属表面产生多层次的、变幻的立体效果,此工艺始于始春秋晚期,盛行于战国,此后历朝各代均沿用。

花丝

花丝是把金银拉成细丝,在依次用堆、垒、编、织等技法,或编成辫骨或网状焊于饰物之上,包括掐丝、拔丝、累丝、填丝。掐丝是将捶打成极薄的金银片,剪成细条,慢慢扭搓成丝,可以单股,也可以多股。拔丝,是通过拔丝板的锥形细孔,将金银挤压而入,从下面的小孔将丝抽出。累丝,又名“花作”,是金属细工中最精巧的工艺,是用细如发丝的金丝、银丝,依图用盘曲、累积,焊接成各式图案。填丝,也称“平填”,是在用宽扁丝掐成的纹样里,填入细花丝。

鎏金

鎏金,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汉代称为涂金、黄涂,唐代称为“会花”、“镀金”、“金镀”,是将纯金和汞按一定比例(通常1:7)混合成金汞,俗称金泥,涂抹在器物上,然后在火上烘烤,汞遇熱蒸发,金留存于器物表面。

铆接

铆接是将接件和主体间凿出小孔,用穿钉钉牢,是器物提梁常用的手法。

焊接

焊接是金银器成型组合及装饰所用工艺之一,是在金银器和金银装饰部件之间的接触点上铺上焊药,加热至焊药融化即焊接成功。焊接工艺主要是要求工匠掌握好火候、掌握焊药的用量,做到焊接牢固,焊接细密。

猜你喜欢

金银器花丝金银
花丝镶嵌 精密如发的非遗绝技
吐蕃金银器知见录
「金」风吹开一池莲 金银器中的池塘小景
燃情岁月金银潭
“三八”节,来自金银潭医院的最美心愿
增密对玉米花丝受精结实能力及衰老进程的影响
昔日“气死龙王爷” 如今变身金银山
西夏金银器研究
德珍:画梦里千年金银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