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于向溟的幻象现实

2017-06-19段君

东方艺术·大家 2017年4期
关键词:幻象风景现实

段君

于向溟是一位富有进取精神和意志力的艺术家,近些年一直在积极拓展创作的领地和视域,早前曾以油画代表作《荒城》系列获得了艺术界的关注,该系列的特点是以蓝色调为主,表现于向溟对世界的感受和认知。蓝色场景对于向溟来说,是一处具有容纳作用的非现实母体,《荒城》系列虽然取材于现实,但作者不打算让观众局限在与现实息息相关的碎裂情节里,与之前的《四重山》系列相比,《荒城》系列减少了对社会现实的直接批判和明确的怨愤,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时间的磨砺,他的《荒城》更加集中在想象空间的构造,作品的层次和含量也随之丰富起来。但《四重山》系列奠定了于向溟作品后来的主题和方向:人与人的不平等,环境污染,道德沦丧,社会体制和文化的缺失。于向溟的作品——不管是油画,还是装置,都侧重于表现他对现实的知觉和判断,然而,他又不甘心用艺术对社会进行新闻式的机械图解,他更想把他对社会的种种情绪放置在他自己构建的幻象景观中来传达。

在《荒城》系列里,我们既可以看到恍惚的意象,比如繁花、楼阁、舞台、沼泽、荒野,他以水面对现实事物进行了映射或影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汽车燃烧,列车出轨,城市街道交通标识的倒塌,裸体躺在碎裂的红酒玻璃杯中等等不安的景观,于向溟把它们统统用虚幻的蓝色笼罩起来,隐喻幻象的危险,警示现实存在背后的荒谬,画面给人的感觉如同梦境一般,实际上于向溟也经常展现他所梦见的形象或场景,他发现梦境给他的感受虽然模糊,但却真切,而且模糊和真切之间还能够造成形象的交叉和空间的错乱,完全同白天现实拉开了距离,比如在《新城童谣之九——异域》这张画中,他除了画上他梦见的飞机,还引入了一名身着宇航服的外来者形象,以便从更差异化和陌生化的角度来看待我们所处的世界。于向溟和他的一个创作伙伴早前创造了一种未知怪兽——蠪螜,讓人印象深刻,蠪螜身上投射有艺术家的感知,他们尝试用个人化的方式来冲击当时的当代艺术和现实社会。蠪螜的存在价值并不是蠪螜具体的形象,甚至也不是形象自身的奇特性,而是蠪螜所象征的思维方式的流变性,他们不想僵化在一个固定的、局限的位置来看待和表现世界。

最近几年,于向溟开始在油画的语言层面力图有所作为,在内蒙古阿尔山看到灿烂的秋色,反而给了于向溟对繁华背后之疮痍的表现动力,所以他在画面上更频繁地使用黑白色作画,而且还经常将同一张画面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即便是一件完整的题材,也通过色调或其它绘画手段的区分,使图像的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构成具有意味的关系,最终得以在摆脱机械化表现现实景象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他最新的画作《极窄的风景》,同样具有语言上的自觉性,于向溟通过压缩画幅的高度,并增加画幅的长度,逼迫风景成为类似于仪器观察的结果,其实也是于向溟在航海船舱内经由狭窄的窗户对外部世界的所见,此外,他还把画作装进半透明的亚克力盒,原本清晰的画面悖论性地成为模糊的画面,最终观者的感觉是“极窄的风景”,绝非画家简单面对的现实风景,而是画家在面对现实风景时的感受和情绪。

在创作绘画的同时,于向溟不间断地创造装置作品,与绘画一脉相承,主题集中在对现实的认知以及对人在现实中的处境之表现,由于媒介差异的存在,于向溟很注重发挥影像装置的优势,在作品中大量引入时时更新的影像技术,使装置空间和视觉幻象的营建更加充分,包括他在影像装置中经常使用不同的光影,也是从绘画中自然延伸出来的,绘画中的光在装置作品里,对于幻象的强化能够起到更贴切的作用,而且作品的意义和内涵也因此有所拉伸,不过,于向溟全部作品的核心仍然在于展现表象背后的本质,尤其是迷离而繁华的表象背后所蕴含的危险和不安的本来状态。他最新的影像装置《移动的边界》,就是通过投影,以及不同影像的叠加,表现他在航海期间拍摄的平静景色之下所蕴含的风暴——偷渡难民的处境,不同图像的对比衬托了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之间的种种冲突,作品充满关怀和唏嘘,显然,于向溟仍然期待一个完美世界的形成和到来,尽管希望渺茫。

猜你喜欢

幻象风景现实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李彩云 汤丽 作品:城市幻象
特别篇:幻象前线(下)
特别篇:幻象前线(上)
眺望心中最美的风景
不可错过的绝美风景
随手一画就是风景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漂浮之物(2)
现实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