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行业打响风险防控战

2017-06-19曾刚

中国经济报告 2017年6期
关键词:信贷业务不良贷款信用风险

曾刚

随着实体经济的企稳,银行业不良资产的压力正在趋于平稳,整体风险的拐点虽不一定很快出现,但部分地区已有好转迹象。风险在整体上可控、可承担

近几年,中国经济进入了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与此同时,随着金融市场化加速,金融业外部环境在快速演变。多重冲击之下,银行面临的各类风险挑战也愈发复杂和严峻。

不良贷款现状及特征

总体上看,过去几年,在经济持续下行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不断恶化。截至2016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5123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较上季末增加183亿元,继续小幅上升;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74%,较上季末下降0.02%,全年不良贷款率基本保持稳定。

从不良贷款余额来看,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规模最大。在实践中,或是出于银行监管评级方面的考虑,或是出于绩效考核的原因,商业银行有较强的粉饰不良贷款的动机,具体方法包括债务重组(续贷)、科目调整(将事实上的不良贷款放入关注类贷款)、不良贷款出表(通过同业业务、理财业务等,将不良贷款暂时出表)和资产管理公司通道(与资产管理公司进行交易,但并不是不良贷款的最终转移,只是临时性的代持)等。所以,目前公布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有可能大幅低估了真实的不良贷款水平。掩盖不良贷款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实际的不良贷款放入到关注类贷款科目,导致该类贷款规模和占比迅速上升。关注类贷款余额已经从 2014年9月末的1.83万亿上升到了2017年3月末的3.42万亿。如果把关注类贷款均看作潜在不良贷款,则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将上升到5万亿左右,不良率则可能在6%左右。

总结此轮银行业不良贷款暴露,有如下一些特征:

1. 企业客户是信用风险的主要来源。风险从小微企业到大型企业全面蔓延,单户亿元以上大额不良贷款问题突出。受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影响,小微企业面临成本上升、资金紧张等问题,因抗风险能力较弱,对经济环境变化高度敏感,此轮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反弹首先表现为小微企业违约率上升,随着风险不断扩散,许多中型企业、大型企业也开始陆续出现违约现象,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快速增长,信用风险集中爆发。

2.不同行业不良贷款率差异较大。一些行业如批发零售业、信息技术服业和制造业等行业不良贷款率相对较高,不良资产问题较为突出。这些行业通常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周期性明显。

3.信用风险由东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逐步扩散。在经济下行时期,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区域最先受到冲击。在江浙民营经济较为活跃、外贸企业较多的地区,违约风险最先显现,不良贷款开始反弹。随着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不良反弹的现象开始呈现从长三角地区逐步向珠三角、环渤海、中西部地区多方扩散的态势。

4.风险程度加深,风险形态劣变。自2011年底起,一些主要银行的逾期/不良贷款比率已由接近或低于1反转为超过1,并呈稳定上升趋势。截至2016年6月末,五大行逾期贷款总额9054亿元,逾期贷款比不良贷款高出52.8%,达到200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逾期贷款作为资产质量恶化的领先指标,表明借款人受到的流动性约束不断增强,在经济下行期会大概率反映在未来不良资产中。上述数据表明,一方面随着国有银行资产净化的股改红利逐步释放,前瞻性风险分类政策已调整为按银监会规定逾期90天作为不良分类底线的方式;另一方面也说明尚有较大比例的逾期贷款并没有“显性”反映为不良,后期清收处置难度必将进一步增大。

5.风险传染性不断增强。一是隐性集团、担保圈等风险凸现。福建、浙江、山东等地,多家企业相互担保或连环担保形成的隐蔽性极强、风险关联度极高的利益链条或利益集团逐渐浮出水面,一旦利益链上某一环节资金链断裂,风险快速传染,将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成为商业银行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高危点。二是上下游产业链风险传染性增强。当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已开始从钢铁、光伏、船舶等困难行业向其上游、下游行业和相关产业继续蔓延,信用风险沿着产业链呈不断扩散趋势,商业银行风险防控的难度愈来愈大。三是金融机构间风险传染性增强。在多家金融机构均有授信的企业一旦出现风险信号,共担风险的金融机构间由于信息不充分、激励不相容,容易陷入“囚徒困境”。基于自身利益考虑,触发单方抽贷、停贷行为,导致企业风险状况进一步恶化,资金链断裂,进而导致多家金融机构贷款全部彻底形成不良。

不良贷款的发展趋势

对不良贷款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有如下几点判断:

1. 不良资产风险在短期内还将进一步上升。由于不良贷款风险的暴露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在经济继续下行的背景下,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商业银行資产质量会进一步恶化,不良贷款风险进一步上升。但仍在可控范围,且有逐步放缓的迹象。

2. 不同区域和不同行业未来信用风险走势存在差异。从传导路径来看,此轮风险从产业链自下而上蔓延的特征较为明显,下游行业集中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也因此成为风险暴露的起点。考虑到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风险暴露时间较早,加之这些地区的企业多以民营中小企业为主,行业市场化程度较高,过剩产能的调整较为充分,预计其已接近风险拐点,不良率可能在短期内逐步见顶企稳。但以重化工和资源型行业为主的中上游行业,一方面因为其调整开始的时间相对较晚,另一方面因为这些行业多半为国有企业主导,行业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仅仅依靠市场自发的调整,难以在短期内有效出清过剩产能,而必须通过国家层面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以推动。

3. 房地产行业的风险值得关注。总体上看,目前房地产相关贷款(尤其是个人按揭贷款)的不良率相对较低,但在过去几年中,由于企业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导致商业银行将大量的信贷资源投向了房地产相关领域,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迅速上升,2016年以来甚至超过了50%以上。

再看实际的风险暴露情况,截至2015年底,中国住房按揭违约率仅为0.39%,房地产业贷款违约率为0.81%,均远低于银行整体的不良水平。我们认为,短期内住房按揭以及房地产业贷款的风险暴露都不大,预计银行未来仍然有一定的信贷投放动力。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尽管短期风险不显著,对按揭贷款的过快增长(2016年全年增速高达86.4%,上半年更是达到了110%)以及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仍需高度警惕。

4. 信用风险仍在可承受范围。截至2016年末,商业银行加权平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 10.83%,加权平均一级资本充足率为 11.3%,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为 13.31%。同期,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为26676亿元,拨备覆盖率为176.4%,贷款拨备率为3.08%,均处于国际同业较高水平。此外,考虑银行业目前的盈利状况,2016年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16490亿元,平均资产利润率为0.98%,平均资本利润率为13.38%,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證了银行消化不良贷款的能力。

不良贷款的处置与化解

随着不良贷款的持续上升,如何加快不良资产的处置速度、提高处置效率,成为决策部门和商业银行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1. 坚持市场化和法治化原则。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明确贷款市场是金融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引导商业银行用投资银行的眼光对不良贷款进行价值重估,结合债务人上下游企业、供应链金融融资状况,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并购基金、产业基金等,利用重组、并购等方式对不良贷款进行市场化处置,实现不良贷款价值的最大化。对于没有回收价值的不良贷款,要采取相应法律程序进行核销,确保于法有据。要把握好“早暴露、早处置、早见顶”的原则,避免采用行政干预方式,尽量不采取延后风险暴露的债务置换方式。

2. 应审慎推进债转股。债转股可以作为不良资产处置的一种手段,但要把握好以下原则:一是债转股要有利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理顺国有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关系,硬化国有企业预算约束,从源头上铲除不良贷款产生的土壤;二是债转股要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同等对待,不能采取差别化的歧视性政策;三是债转股不能依靠行政命令推进,要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依照市场化原则、采取法制化手段进行。

3. 尽快增设衡量不良贷款的前瞻性指标。中国现行的不良贷款衡量指标是一种从事后反映银行资产质量的指标,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国际经验显示,通过分析违约概率的行业、地区、客户、产品分布,可以对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做出前瞻性判断,利于风险处置。面对不良资产不断增加且还会持续较长时间的状况,迫切需要制定能够前瞻性反映贷款质量的指标,如违约概率等,作为现有不良贷款指标的补充。

非信贷业务的风险特征

随着非信贷业务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和风险开始趋于复杂化,而且,其风险影响不仅局限于金融机构层面,还会带来宏观层面的风险。

1. 容易导致局部市场的泡沫和剧烈波动。非信贷业务中,债券投资、买入返售与金融市场相关,而同业投资中,各类资产产品最终的资金流向,绝大部分也配置在了债券等金融市场工具上。这一方面意味着银行资产的价值与金融市场变动休戚相关;另一方面也意味着,通过非信贷业务,尤其是同业投资业务,商业银行的资金可以进入更广泛的投资领域,甚至包括公开或非公开的权益市场。在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这类业务的过度发展,可能使巨额资金在局部市场上快速集聚,加剧其泡沫化程度,并形成巨大的危害。

2. 削弱宏观审慎监管的效力。一方面,随着非信贷业务的发展,不同行业、不同机构之间的关联度大大上升,很容易将某个机构或某个市场的风险传导到其他机构或整个市场。另一方面,非信贷业务过快发展也削弱了中央银行对货币、信贷的控制力度。随着非信贷资产占比越来越大,接近甚至超过信贷规模,中央银行基于宏观审慎目地而进行的规模控制效力就越来越低。

3. 削弱了微观审慎监管的效力。非信贷业务中,有一部分是与金融机构的监管套利有关。这些业务的发展严重削弱了微观审慎监管的有效性。相当数量的风险未被合理计算并纳入监管,尤其是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有可能被严重低估。

非信贷资产风险的防控

从监管角度讲,应抓紧研究制定针对非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的监管指引,明确商业银行非信贷资产的监管范围,细化风险五级分类的具体标准,规范非信贷资产拨备计提和清收处置的流程等,尽快改变目前监管指引缺失、监管要求零散模糊的现状,使银行业的非信贷资产风险管理能够统一标准、有章可循。此外,应强化跨部门的监管协调机制,在信息共享、定期沟通的基础上,协调各监管部门的主要监管政策,以保持监管要求的一致性,降低监管套利空间,并加强对资金跨市场流动的监控和管理,降低金融市场的波动性。

从商业银行角度讲,一是要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加强对非信贷资产的风险管理。商业银行不仅要继续夯实对传统信贷资产质量的把控,还要主动适应业务创新发展的进程,注重对各类新型非信贷资产类型的风险管理,以保障业务创新不偏离方向、发展转型健康持续。二是要整合全行资源,建立集中的协调管理机制。由于各类非信贷资产分散在不同业务部门,需要建立涵盖多个相关业务和管理部门,分工明确、集中有效的协调管理机制,集中汇总各相关部门风险管理信息,统一对内风险管理和对外信息披露的数据口径,并将非信贷资产纳入全面风险管理范畴。三是强化非信贷业务管理。通过制订专门的制度办法来统一标准,据此在全行各部门、各层级推行非信贷资产风险管理,完善非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标准、流程、分工等。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猜你喜欢

信贷业务不良贷款信用风险
基于风险管理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的研究
中国农业银行河北省分行信贷业务尽职免责规定
外债及其他信贷业务
金融机构“精准扶贫”小额信贷业务模式和风险管理研究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用活“三字经”密织不良贷款防控网
京东商城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防范策略
个人信用风险评分的指标选择研究
不良率农行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