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渭华新城的初步构想与论证
2017-06-19丁德科李富荣
丁德科,李富荣
(渭南师范学院 a.陕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实践示范基地;b.东盟博仁财经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区域经济与特色产业研究】
关于建设渭华新城的初步构想与论证
丁德科a,李富荣b
(渭南师范学院 a.陕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实践示范基地;b.东盟博仁财经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有必要在渭河北部地区构思建设一座新的城市发展群——渭华新城。其定位是城乡融合发展创新引领示范区、历史与现代相辉映的城市功能区、低碳经济和绿色产业重要聚集区、关天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重要承载区。旨在形成渭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地域,对周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通过超前规划、科学定位、提升功能、多元投资等思路,打造具有浓厚人文特色和产业优化创新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心。
渭华新城;人文特色;产业优化;区域经济
在渭河北部的西安市阎良区和渭南市富平县、蒲城县、临渭区以及向东向南更大区域,建设一个区域性的中心城市,对相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会带来重大发展变化。就是说,有必要在渭河北部地区构思建设一座新的城市发展群——渭华新城。其定位是城乡融合发展创新引领示范区、历史与现代相辉映的城市功能区、低碳经济和绿色产业重要聚集区、关天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重要承载区。通过构思与规划,渭华新城将对周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打造具有浓厚人文特色和产业优化创新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心。这是一个开拓性很强的构想!在党史上,这里发生过渭华起义及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斗争,故命名渭华新城,有专家也建议称为渭华市,以表达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对革命历史的纪念,对革命前辈的敬意!笔者不揣因陋,撰此简稿,请教于方家。
1 渭华新城建设的必要性
1.1 推动渭南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的需要
渭华新城要充分利用区域内的历史文化、区位、交通、土地、能源、产业、投资环境等优势,加强省内东西部合作为契机,按照区域协调、规模集聚、土地集约、生态循环、动态发展的原则,努力将渭华新城打造成为以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和新兴转移产业为支柱的省级区域城市群。渭华新城的规划和实施,将是陕西省渭北区域经济协作、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一个新亮点。
1.2 打造陕西东大门第一新区的需要
渭南是陕西乃至西部地区的东大门,渭华新城则是进入陕西的第一新区。渭华新城将利用西安丰富的科技资源,通过整合发展,使其成为统筹科技资源的新兴产业集聚区,推动产业的更新升级。渭华新城要重点打造和培育新兴产业,主要包括低碳环保产业、高端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特色服务产业,形成特色鲜明、结构优化的现代产业体系。在现代农业结构调整中,优先发展绿色农产品,加大花卉、园林产业投入,把现代农业基地变成城市庄园。[1]
1.3 承接关天经济区经济结构转移的需要
渭华新城具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应该说具有相对的成本优势。因此,确定自身的优势产业,构建新型化、多元化的产业体系,是当务之急。在产业发展上,渭华新城要与西安错位发展,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开发空间,把渭华新城作为东部地区和西安发展的产业转移承接地,积极推进配套产业的发展。渭华新城以绿色食品加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生态旅游、军民融合产业、航空产业等为重点,形成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的新兴产业发展格局。
1.4 创新城乡一体发展的需要
渭华新城包括有一部分乡镇农村,涉及几十万农业人口的农业生产、就业和收入等问题。因此,要加快城乡融合和农村城镇化的进程,推进城乡一体化步伐,利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渭华新城建立的历史机遇,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民非农化以及村庄城镇化的迅速转变,创新和拓宽变革新路径,形成工业提升农业、工农融合、军民融合,城市带动农村与农村直接转变城市相结合的城乡一体发展的新模式。
2 渭华新城建设的可行性
2.1 渭华新城功能定位
通过调查研讨,渭华新城功能定位初步构想是: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区域内外城城合作、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创新引领示范区;建成山青水秀、生态宜居、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城市功能新区;辐射西部以及山西、河南周边地区的低碳经济和绿色产业重要聚集区;建成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板块区和关天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重要承载区。
2.2 渭华新城区域范围
2.2.1 渭华新城界线划定
对渭华新城地域范围作如下构思:主要包括阎良东部和北部地区、富平县东部部分乡镇、临渭区西部北部部分乡镇以及蒲城县西南的部分乡镇。具体而言,渭华新城的地域范围是以富平东S106省道至蒲城,渭南市临渭区北S201省道至蒲城,阎良境内的东部、北部地区(包括武屯镇和关山镇)和临渭区境内关中环线以北地区为界线所形成的三角区域。面积约1 129km2,人口约58万。渭华新城的界线划定以及与西安的地域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渭华新城的界线划定以及与西安的地域关系
从区域地图上可以看到,渭华新城位于西安东北方向,是西安北各类经济园区的向东扩展和延伸,从地域上渭华新城与西安北部的几大新区完全连成一片,是大西安经济发展的自然延伸。另外,连接几大经济区的纽带是渭河,这也是打造渭华新城的重要原因。
2.2.2 渭华新城地域范围
渭华新城包括西安的阎良,渭南的富平、临渭区及蒲城的部分乡镇,如图2所示。
渭华新城包括的四县区的乡镇有:
(1)西安市阎良区
主要包括关山镇和武屯镇。
(2)渭南市富平县
主要包括富平县城、王寮镇、到贤镇、留古镇、刘集镇、张桥镇等。辐射范围有S106省道以北的流曲镇、美原镇等。
(3)渭南市临渭区
主要包括高新区、官底镇、下吉镇、故市镇、吝店镇、辛市镇等。辐射范围有华州区的赤水、临渭区的龙背等。
(4)渭南市蒲城县
主要包括城区、苏坊镇、兴镇、陈庄镇、党睦镇、荆姚镇等。辐射范围有孙镇等。
2.2.3 渭华新城基本统计数据
渭华新城基本状况(县城除外)如表1所示(数据由统计年鉴、政府官网和相关经济分析汇总获得)。
2.3 渭华新城可行性分析
2.3.1 区域位置优越
渭华新城区位优势明显,区内互通,外围互联,四通八达,形成辐射。周边产业园区密集,又紧靠西安,发展潜力较大,合作领域十分广阔。
渭华新城是中国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交汇点,是进入陕西东大门内的第一新城,处于西安大都市半小时经济圈内。渭华新城汇集着公路、铁路的便捷优势,交通十分便利,特别是即将修建的西安—阎良—富平城际高铁,更是将其融为一体。域内道路通村率达到100%,居陕西省各市之首。亚洲最大的铁路货运编组站——新丰铁路编组站,其距渭南高新区仅15km,且有区内渭化铁路专用线与其相连。距西安国际航空港仅50km,空运十分便利。
2.3.2 依托西安和渭河,与西安的几大经济区连成一片
作为国际大都市,西安周边拥有若干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通过渭华新城的建设,将实现西安北部几大经济区的连片与对接,从东向西依次是渭华新城、经开区、沣渭新区、泾渭新区,实现渭华新城与西安的全面对接,渭华新城的建设也必将有利于西安进一步拉大城市骨架,加快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化进程,并提供新的发展空间和动力支撑。
渭河北岸将会形成大西安城市新区,渭华新城的建设使西安进入大规模跨渭河发展的新阶段,渭华新城产业结构与大西安的互补性极强,完全有可能形成以渭河为界线的东西轴线城市发展群,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2]
2.3.3 关天经济区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为全省人口最多的富平县和全省重要的农业大市渭南市,它们在陕西省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其稳定、繁荣与发展和整个关中地区密切相连。作为关天经济区东部次核心城市的渭南市,农产品、种植业及养殖业优势十分突出,在葡萄、冬枣、核桃、香菇、生猪、奶山羊、奶牛、鸡、鸽等方面形成了特色产业的优势,发挥高科技绿色农业示范推广作用,其意义非常重大。
将富平、阎良与渭南的经济发展整合在一起,把渭华新城建成食品、果蔬、奶畜制品精深加工基地,把渭华新城建设成优质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的聚集区和集散地,将在全国占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
2.3.4 富平县、阎良区、临渭区在人文、经济上的融合性与互补性
富平县、临渭区在地域上相连,经济上融合,民俗习惯一致,为渭华新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人文上讲,富平县、临渭区和蒲城三地民风相同,习俗一致,属于典型的关中农业文明地域,融合程度很高。从产业资源上分析,富平东部的畜业、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临渭区的生态农产品、高科技产业,蒲城的通用航空产业、特色经济作物和能源产业等,三地之间既存在一定的产业雷同和竞争,也存在互补性,需要加强合作才能实现共赢。
作为大西安和关天经济区的外围次核心地区,富平、阎良、临渭区、蒲城等地区应强化联合,产业对接,融合发展。除了要把渭华新城作为大西安的产业发展承载区,更要把渭华新城作为拉动渭南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增长极,与泾渭新区、沣渭新区、经开区等连成一片,打破区域限制,打破地方壁垒,实现关天经济区域内的整体协调发展。从目前来看,渭华新城已经实现了交通互通,交通便利将带动物流、人才和资金的流动,未来发展趋势良好。[3]
3 渭华新城建设规划的理念、思路和内容
3.1 渭华新城建设规划理念
渭华新城与高新区、经济开发区以及旅游区的含义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其核心是要建立一个对区域经济有广阔和巨大辐射作用的生态城市群,同时,体现出城市群的信息化、生态化和现代化,通过独特的产业优势和文化魅力,参与国内外的市场竞争。这就决定了渭华新城要在城市功能、产业层次和空间结构等方面都要进行历史性地创新与开拓。
渭华新城规划的基本理念:
一是传承历史文脉。渭华新城的规划要体现厚重的革命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互融合,两者的交相辉映,展示共产党人天天奋斗的乐观主义精神内涵。
二是突出生态田园。渭华新城要充分利用1 000多km2的农田林地,突出生态理念,打造城中有田、田中有城的生态城市群,以域内的渭河水系为依托,形成具有特色的沿渭河生态景观带。
三是统筹城乡发展。生态城市群和农村城镇化要同步进行,不可偏废。同时,要实现城市经济发展与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对接,优化城乡产业结构,提升就业水平,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包容性增长。
四是强调超前规划。在综合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城乡统筹规划、人口增长规划要有超前性预见,确保可持续发展与可实施性的落实。[4]
3.2 渭华新城建设规划思路
3.2.1 超前规划,打造新型的渭北中心城市群
以省会城市建设为标准,把高起点编制和执行规划放在首位,进一步优化渭华新城的渭北中心城市地位。一是强化“以人为本”的规划思想。尽快编制覆盖县城规划区的控制性和修建性详细规划,配套编制各项专业规划,使之形成以总规、详规、专业规划为内容的城市规划体系。二是坚持规划的超前性。遵循“城乡一体、以城为主、尊重自然、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做好绿地系统设计、环境治理研究、产业规划分类、文化特色塑造等的同步进行,超前规划设计,用规划遏制无序建设的现象。
3.2.2 科学定位,突出渭华新城的生态人文特色
作为渭北地区的中心城市群,首先要重视自然生态性。也就是要把提升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彰显城市个性、打造城市特色放在第一位,把渭华新城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的生态园林城市、繁荣和谐的商贸中心城市、底蕴丰富的文教旅游城市和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城市。其次要突出厚重的人文特色。作为革命战争时期的根据地,要把渭华照金精神融合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体现出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成为城市发展的精神支柱。[5]三是强化城市特色意识。应突出自然特色、经济特色和旅游特色,注重规模外延和文化内涵的有机结合及相互协调,进一步丰富旅游文化特色。
3.2.3 提升功能,增强渭华新城的承载力
增强城市的载体功能,全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把交通作为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努力形成市内微循环、市郊中循环、区域大循环的交通格局。整合资源,高标准建好文教、卫生、科技等公共服务设施,优化发展科教文卫事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各类市场、商业街和特色专业街区建设,优化市场结构资源,完善市场设施,推动旅游商贸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3.2.4 多元投资,突破渭华新城的融资瓶颈
引入市场机制,按照“城市建设市场化、资金筹措多元化、资源利用商品化、基础设施社会化、物业管理企业化”的经营思路,推进城市建设和发展。要在激活商机、盘活存量、做活文章上下真功夫。对规划区内的大宗土地,广泛引进外来资金进行开发或政府集中征用。同时,进一步放开搞好城市公用设施的经营权,对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中由政府投资形成的经营权、股权,按有关规定进行出让、转让,搭建城市基础设施资产经营平台,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多元化投资经营。[6]
3.3 渭华新城建设规划的内容
3.3.1 人文新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渭华新城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农耕文明和商业文明的发源地。四县庙为蒲城、富平、临潼、渭南(今临渭区)四地交界之地,此地原有一古庙,称万缘寺,传说若手击门前庙地,俯尔聆听有鸡鸣之声,逐有雄鸡一鸣听四县之说。当地人为弘扬地方文化,修庙宇兴建办学(民国二十八年)名四县庙。此外,富平、临渭区、蒲城的历史人文景点有:
富平县:习仲勋纪念馆、斩城(全国唯一一座)、望湖楼、法源寺唐塔、金代铁佛、唐五陵、郑国渠遗址、陶艺村及秦朝大将军王翦墓等。
临渭区和华州区:临渭区是历史文化名区,号称“三贤故里”,即北宋著名宰相寇准、唐朝大诗人白居易以及军事家张仁愿都出生或生活在这里,留下诸多古迹;区内山水风景优美,有沋河川道生态风景区、险峻秀美的石鼓山国家森林公园、天留山森林公园、少华山森林公园等;市区有全国仅存的秦始皇焚书台——灰堆遗址和渭南八景之一“六姑泉”。
蒲城县:杨虎城将军纪念馆、清代考院、王鼎纪念馆、唐睿宗桥陵等。
文化的发展在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要让文化创造经济效益。在渭华新城规划中,要将旅游产业和地域文化特色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文化景点物质化和现实化,延长产业链的长度和宽度,努力提升渭华新城“文化旅游业”的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打造旅游文化新品牌。另外,以习仲勋纪念馆为代表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陶艺村为代表的回归自然民间陶土文化项目,以蒲城麦草工艺加工为代表的民俗和旅游文化延伸产业,以下邽葡萄为代表的生态农业和平原田园风光景观带,以桥陵和泰陵为代表的唐石刻文化资源等,已成为游客最欢迎的特色旅游和体验项目。
3.3.2 产业新城(不依赖资源开发的新区)
(1)富平东部的设施农业
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好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要通过转化机制,土地流转、成立专业合作社等方式,积极动员群众参与到园区建设中来,让当地群众从产业园建设中得到实惠;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解决群众建棚中遇到的资金问题,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园区建设技术指导力度;要尝试设立蔬菜、花卉等多种设施农业发展示范区,优选种植品种,打造品牌优势,不断提高设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产品以 “洋香瓜”“圣女果”等为主,不仅占领了当地市场,而且畅销西北五省。
(2)富平奶山羊基地
富平奶山羊生产历史悠久,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发展于70年代,被誉为“中国奶山羊之乡”。通过政策支持和抓住建设奶山羊良种繁育村项目的机遇,进一步加大了政策、项目、资金对奶山羊产业的扶持,使奶山羊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奶山羊存栏数、养羊大户、专业户数量稳步增加,群体规模不断增长。饲养奶山羊也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和最佳选择。
(3)渭北葡萄产业园区
目前,位于下吉镇的渭北葡萄产业园区已成为陕西省域内规模最大、产值最多的专业葡萄生产基地,种植面积66.67km2,年产葡萄1.3×108kg以上,产值超过3.6亿元,成为旅游观光、生态种植、农民增收的主要支柱产业。其主要种植的红提葡萄,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批准为陕西省唯一的国家级“红提葡萄生产标准化示范区”,品牌价值和经济效益初步显现。
(4)高科技产业园区
重点吸纳光电子一体化、现代生物制药等企业,形成以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智能电器、微电子制造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使新区成为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交相辉映的产业基地。园区企业坚持依靠自主创新,向高端产品升级,并开始向现代制造服务业延伸。
(5)军民融合产业园区
军民融合项目将以航天基地为平台,着力促进军民双方在课题研究、技术交流、项目开发及示范运用等方面的合作,合力将产业园区打造成航天军民融合产业的典范,辐射、引领及带动周边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快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产业园区通过支持军工单位培育军民结合型创新企业,强化军工企业管理者的科技创新意识,支持军工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支持企业应用科技创新成果,鼓励国防科技工业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以及支持民口单位参与军品配套科研生产等措施,建立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平台,提升社会经济效益。
(6)卤阳湖现代产业综合开发区
重点以通用飞机制造为支柱和主导产业,用8~10年的时间逐步形成以通用航空的研发、制造、维修、培训和航展服务为核心的航空高技术园区,未来的规划和发展目标是成为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和航空特色体验旅游集聚区;同时,将其打造成陕西东部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农副土特产品以及工业品的物流集散中心,使工业制造、农产品生产、物流服务和田园生态紧密结合,成为渭北地区的工业重镇。
(7)传统产业
以土织布为代表的传统主导产业升级也是一个发展方向。近年来,蒲城县、临渭区等地土织布产业迅速发展,蒲城县荆姚镇许家庄已成立专业合作社组织,注册申请商标品牌,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参与农户超过200户。产品供不应求,企业效益非常可观。
3.3.3 管理创新示范新城
渭华新城将农田、牧场、观光农庄和大规模研发机构相结合,这也将树立一个城市与农村有效协调的典范。
(1)新农村建设示范区
主要包括农业一镇一品,突出重点和地域特色,形成规模化发展格局;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化组织,促进农民合作交流,形成共赢的组织化发展格局;引导和促进农村龙头企业的发展,发挥引领作用,形成加工增值的产业化发展格局;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流通和服务体系建设,形成全程监控的标准化生产格局。
(2)城乡一体示范区
基本实现城乡设施整体对接、互联互通,基本实现城乡社会事业资源共享、均衡发展,基本实现城乡市场双向对流、共同繁荣。
(3)乡风文明示范区
人居环境焕然一新,文明新风蔚然成风,新型农民日益增多。
(4)体制机制创新示范区
一是构建农民受益新机制。渭华新城要把城乡一体化与协调发展放在首位,突出新城建设中农民长期受益的政策倾斜,解决可持续发展中的不稳定因素。
二是发展乡村民主治理机制。完善现有的村委会管理机制,实现管理、监督与理财的分离,提高村委会的运行效率。
三是规范农村用地机制。作为稀缺资源,土地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十分重要,要最大程度地节约土地资源,挖掘现有土地潜力,留足未来发展的空间。
四是提升资金聚合机制。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各类工商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入“三农”领域,统筹使用,集中投入,实现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渭华新城建设涉及管理体制、收益分配、统计口径等诸多方面问题,总体构想是决策在省级,协调服务在市级,具体实施在县级。通过实行“事政分离、权责分割、利益分成、统计分列”的改革框架,使渭华新城成为区域经济的神经中枢,成为渭北经济发展的中心。[7]
[1] 张岩.融入“一带一路”叫响坐实“陕西东大门”[J].中国报道,2016,(3):100-101.
[2] 周励,王非,张敏洁.沣渭新区将成西咸新区主导[J].西部大开发,2010,(4):45-46.
[3] 张晓红,许亚楠.西咸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问题及对策思考[J].西部财会,2012,(4):77-79.
[4] 武前波,陈前虎.发达国家与地区新城建设特征及其经验启示[J].中国名城,2015,(3):69-74.
[5] 丁德科,王昌民.红色精神百年史述论[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31(20):5-30.
[6] 曹钢,范馨元.对西咸新区建设几个关键环节的创新思考[J].陕西发展和改革,2010,(6):24-26.
[7] 冯武军,董毅.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财政扶持政策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西部财会,2014,(2):75-79.
【责任编辑 马小侠】
Preliminary Ideas and Demonstration on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Weihua Town
DING De-kea,LI Fu-rongb
(a. Shaanxi Practice and Demonstration Base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Center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 ASEAN DPU Institut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Weinan Normal University, Weinan 714099, China)
It is essential to conceive the idea of building a new city development group, Weihua Town in the northern region of the Weihe River. The location is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to lead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area, to showcase the functional area of the history and the modern city, low-carbon economy and green industry, and the important development planning bearing area of Guanzhong-Tianshui Economic Zone. It aims at forming the core area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Northern region of Weinan, which plays a role of radiation and leading to the surround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Through advanced planning, scientific positioning, upgrading functions and diversified investments, it is expected to build a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center with strong humanistic characteristics and industrial optimization and innovation.
Weihua Town; humanistic characteristics; industrial optimization; regional economy
2016-09-03
丁德科(1962—),男,陕西铜川人,渭南师范学院二级教授,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先秦国家学说、军民融合产业、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李富荣(1969—),男,陕西富平人,渭南师范学院东盟博仁财经学院教授,企业管理硕士,主要从事营销管理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F127
A
1009-5128(2017)12-00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