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化趋势下传统村落民居建筑景观的继承与革新
——以云南通海兴蒙乡北阁下村为例

2017-06-19丹,卢

林业调查规划 2017年2期
关键词:阁下民居村落

沈 丹,卢 垚

(1.西南林业大学艺术学院 云南 昆明 650224;2.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云南 昆明 650224)

城镇化趋势下传统村落民居建筑景观的继承与革新
——以云南通海兴蒙乡北阁下村为例

沈 丹1,卢 垚2

(1.西南林业大学艺术学院 云南 昆明 650224;2.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云南 昆明 650224)

云南通海兴蒙蒙古族乡是云南省唯一的蒙古族聚居乡,其北阁下村于2013年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兴蒙乡传统民居及聚落空间肌理形态遭到严重破坏。为了让村落民居建筑景观达到继承和革新的共赢,对兴蒙乡传统村落民居提出更新方案。文中分析了项目区的地理、交通区位以及民居建筑概况;分类提出保护与更新策略;根据设计目标和原则对传统村落民居进行空间格局更新设计,阐述建筑装饰形式更新方案以及传统建筑材料的运用。

传统民居建筑;更新设计;更新方案;装饰图案;建筑材料;兴蒙乡北阁下村

传统民居建筑是一种独特的、宝贵的历史资源与文化资源,它具有高度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价值,表达了当地过去的社会生活及文化艺术的综合形象,并丰富了现代城市的建筑景观[1]。然而近年来,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进程不断推进,很多传统村落被大规模拆迁改造,遭受着“建设性、开发性、旅游性”的破坏[2],村落格局、传统建筑、乡村景观以及千百年来形成的一些传统、民俗文化也随之衰落、消失,消亡势头迅猛[3]。传统民居建筑带有深刻的文化烙印,具有特定的时代格调。

兴蒙乡北阁下村传统村落在云南境内传承着蒙古族的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智慧、文化艺术结晶和民族地域特色,维系着民族文化的根,于2013年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然而,城镇化的推进使得现阶段兴蒙乡新旧建筑的矛盾日益尖锐,每年的新建筑数量都在快速地增长,乡内乱搭乱建的现象极为严重,兴蒙乡村落空间传统的形态格局遭到严重破坏。

如何在解决村民住房问题的同时兼顾村落传统民居及空间形态的保护,保持传统村落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成为了当前迫在眉睫的问题。

1 项目概况

1.1 区位分析1.1.1 地理区位

兴蒙蒙古族乡位于云南中南部的玉溪通海坝区西侧,杞麓湖西岸。北阁下村隶属于兴蒙乡,也是乡政府驻地,是全乡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全乡对外开放的窗口。村庄坐落在杞麓山山脚下地势较为平坦的坝区,地处东经102°30′25″~102°52′53″,北纬23°65′11″~24°14′49″,海拔1 800 m。

1.1.2 交通区位分析

北阁下村交通便利,主要对外交通为S304(玉通二级公路),主要联系着通海县城和玉溪市红塔区。北阁下村距离省会昆明129 km,距离玉溪市红塔区仅39 km,距离通海县城11 km。

1.2 传统民居建筑现状概况

目前,北阁下村的建筑主要是以传统的民居为主,另外还有宗教建筑、文化建筑和办公建筑3个不同类型的建筑。但是,现阶段兴蒙乡新旧建筑矛盾日益尖锐,新建筑增长速度过快,村内存在严重的乱搭乱建现象,使得原本的空间聚落形态遭到破坏,具体有以下不良状况:

1)新旧建筑矛盾尖锐化。新建建筑每年迅速增长,现已占据了一定的比例,密度较高,且其外观形态与村内传统建筑形式格格不入,严重影响整个街区的传统风貌(图1)。

图1 北阁下村新老建筑高度

2)村内一部分保留比较完整的传统民居,由于长期缺乏维修与管理,其内部由于闲置已经开始破败。

3)村落的空间肌理形态因为乱搭乱建的现象而遭受破坏。

4)村内基础设施极其落后,卫生条件恶劣 (图2,图3)。

图2 北阁下村公共空间

1.3 民居建筑调查概况

兴蒙乡的传统民居建筑皆为传统的“一颗印”形式(图4)。它由正房、耳房和入口门墙围合成为方正的印章形象。正房与耳房连在一起。正房以三开间为多见,左右两边各有一间耳房,这样的形式称为“三间两耳”;若左右各有两间耳房,即可称“三间四耳”。正房、耳房均高两层,占地面积小,较适合当地人口稠密、用地紧张的情况[4]。

图3 北阁下村公共空间

图4 一颗印平面图

建筑的高度充满着年代特征,建造的年代越近,建筑就越高。村内传统建筑一般为一层或两层,而新建建筑的层数大多为三、四层,有的甚至有五层(图5,图6,图7)。

图5 一层新建筑

图6 老建筑

图7 三层新建筑

2 分类保护措施

对北阁下村传统建筑的保护与更新,首先对村落内的建筑质量、建筑层数、建筑风貌、屋顶形式等进行调查分析,然后分等级制定保护与更新策略。将村落传统建筑确定为4大类:保护建筑、保留建筑、一般建筑、应进行拆除的建筑。

1)需保护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意义,需对其进行重点保护。

2)需保留建筑:虽不及需保护建筑意义重大,但建筑风貌与村落的整体风貌相协调;虽然局部可能有少量损坏,但建筑结构保存较为完好,建筑质量也相对较好。对于此类建筑主要以保留为主。

3)一般建筑:虽具有一定的历史年代,但历史价值不大。在日常生活中由于自然灾害或人为等因素已造成了建筑局部被损坏。此类建筑需要结合村内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修缮或改造。

4)应进行拆除的建筑:由于村落“空巢化”而导致年久失修的危房和临时搭建的厕所、猪圈等违章建筑。这些建筑严重影响了村落的整体建筑风貌,破坏了村落内部环境,应进行拆除。

3 设计目标及原则

3.1 设计目标

在传统建筑得以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改善村民居住条件,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3.2 设计原则

1)保护性原则。坚持把“保存修护”放在首要前提,保留建筑历史的真实性,凸显建筑风貌的完整性,呈现生活的延续性,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性。

2)整体性原则。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注重设计的全面性和整体性,统筹兼顾建筑单体与群体的关系。

3)特色化原则。强化村落文化特色,重塑村落建筑个性,彰显具有独特吸引力的特色风貌。

4)以人为本原则。处理好传统建筑保护与改善农民群众居住条件的关系,使居住在传统村落中的农民群众同样能享受现代发达的居住条件。

5)经济化原则。要求在“修复传统建筑、弘扬传统文化、优化人居环境”的同时,做到经济合理、高效集约,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4 兴蒙乡北阁下村传统民居更新设计

4.1 空间格局的更新设计

兴蒙乡北阁下村的传统民居建筑空间格局上不同于北方蒙古族传统民居,又不同于云南其他民族的民居建筑形式,但在大体上延续了云南昆明“一颗印”的建筑形式。主要保留的格局为三间四耳倒八尺的形式。这样的建筑样式空间较高,天井小,加上大小厦深挑,可挡住太阳大高度角的强光直射,十分适合低纬度高海拔的高原型气候特点。另外,正房、耳房、门廊的屋檐和大小厦在标高上相互错开,互不交接,避免在屋面做斜沟,减少了漏雨的薄弱环节[4]。因此,传统的空间格局才得以长期留存。

民居内现有功能空间格局较为混乱,房间过多,但功能不齐全,如无卫生间,无餐厅,厨房等功能空间。另外,建筑二层的房间无人居住,都处于闲置。再有,目前一幢建筑内有两户人家居住,生活私密性差。两户人家将建筑入口闲置的天井空间会客室作为堆放杂物的区域。

面对建筑功能分区混乱、建筑利用率低、两户人家缺乏明确的分区等问题,方案对民居建筑空间格局做出调整:

1)明确民居内两户人家的空间分区,每户人家各占相应比例面积。

2)在民居内增设2个卫生间,2处厨房,厨房和餐厅连为一体。

3)原有的正房由于空间太小,不方便居住,被闲置下来。更新方案将房间改为客厅,两家人独立使用。

4)将二楼的建筑空间改造为主卧和次卧,2间房间分别独立,从不同的楼梯上去。并在楼上增设衣帽间(图8,图9,图10)。

图8 一层平面图

4.2 建筑装饰形式更新方案

北阁下村建筑装饰图案不仅吸收了北方蒙古族装饰图案的精髓,还融合了南方汉族和其他民族的特色,创造了独特的装饰文化。在更新设计中,将独特的装饰图案融入传统民居的建筑外立面装饰设计中,体现民族文化的交融。

4.2.1 图案符号的直接运用

兴蒙乡北阁下村建筑装饰图案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云纹,回纹,方胜图案,盘肠纹、普斯贺纹、卷草纹,它们都是蒙古族建筑装饰中最常见的装饰图案。

在建筑外立面的更新设计中,将使用彩绘的形式,绘制云纹图案作为主体结构的装饰纹案。云纹在兴蒙乡也被称为祥云图案。这一图案有吉祥如意的意思,也体现了对牛的崇拜[5]。建筑边饰的装饰上则是使用连续的回纹线条进行装饰。同时,在门窗等建筑细部上,更多使用的是寿字纹与盘肠纹、卷草纹的组合应用,象征万寿无疆,生命永生繁衍(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

图9 二层平面图

图10 建筑构架更新方案

4.2.2 图形的组合运用

除了简单的几何蒙古族图形外,北阁下村更多的建筑装饰是以图形的组合出现,常见的组合方式有云纹与盘肠纹组合、卷草纹与云纹组合、卷草纹与盘肠纹组合等方式,组合之后的图案形式更加丰富和生动。除了传统的图案,北阁下村的建筑装饰也常常运用代表吉祥寓意的五福和福寿三多图案,象征着寿、富、康、德、孝。

图11 云纹及其运用

图12 寿字纹及其运用

图13 回纹及其运用

图14 方胜图及其运用

图15 盘肠纹及其运用

在更行设计中,多以福字图案和寿字图案来做横式二方连续和四周重复连续组合来对建筑做装饰,喻意为多福多寿多子孙(图17,图18,图19,图20 )。

图16 圆形普斯贺纹及其运用

图17 卷草纹云纹组合

图18 盘肠纹卷草纹组合

图19 桃形纹盘肠纹组合

4.2.3 抽象化后的汉蒙图案结合运用

建筑装饰更新设计中,为体现蒙古族进入兴蒙乡定居以来与原住民族文化的交融,将蒙古族和汉族文案符号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变异与创新,主要用于建筑山花的装饰,使得北阁下村的建筑装饰符号既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又具有地方适应性(图21,图22)。

4.3 主要建筑材料的运用 4.3.1 石材

在实地调查中发现,北阁下村民居建筑中的天井常使用大型石条进行铺设,有的长度超过2 m,宽度超过0.4 m,有的阶石超过了2 m,其重量在1 t以上。经调查,石材来源于附近采石场的青白石。青白石石纹较细,质地坚硬,质感细腻,不易风化,其色青中泛灰白色,具有较好的观赏效果。加工后不易缺棱少角,表面光洁,耐腐蚀,防潮湿,是建筑中所用石材较好的良材。适于加工各种石质构件,且能雕刻各种图案,磨光效果好,适于建筑用材。因此,在建筑更新方案中,建筑基础、柱基、铺地均使用了该材料(图23)。

图20 图形连续组合Fig.20 Roundstripecombination

图21 太极纹与云纹的结合与运用Fig.21 Combinationanduseoftaichilinesandmoire

图22 汉蒙吉祥图案的结合与运用Fig.22 CombinationandapplicationofauspiciouspatternsofChineseandmongolia

图23 建筑材料示意

4.3.2 夯土

北阁下村当地民居建筑中的墙壁多采用土墙,保留了彝族土掌房的特色,墙厚在70 cm左右,每面墙体下厚上薄,这就是典型的夯土墙。兴蒙乡地处滇中地区,干旱少雨,气候温和。夯土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冬暖夏凉,并能体现地方特色。为了加强夯土墙及土坯砖的整体性,智慧的人们在生土的原料中加入了骨料,成为天然的拉结纤维,以增加生土内部的拉接力和墙体的刚度,是原生态的“混凝土”材料。骨料均为就地取材,因此墙体中有草段、树枝、小石子或者螺壳等有趣的机理形态。因此,在建筑更新设计墙体用材中,采用夯土墙为主,体现地方建筑特色,传承优秀的传统材料制作手工艺加工方式(图23)。

4.3.3 木材

北阁下村传统民居建筑构架主要使用木结构,这凸显了当地民族的智慧,如榫卯结构的使用。加之当地木材产量大,加工方便,因此,在更新设计中,建筑主体构架仍然沿袭了木材的使用(图23)。

5 结语

对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是为了将传统的建筑形式揉入到当下的人居环境建设中去。这不应只是被看作对过去的回忆或是历史发展的物质表现,而应被看作是古代文明与现代生活的一种共生。城镇化将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干扰传统村落民居建筑的保护与发展,因此,深入研究传统村落民居建筑可持续性发展策略意义重大。该项研究以兴蒙乡传统村落建筑景观的保护与更新为主要目标,设计成果直接服务于兴蒙乡传统村落建筑景观资源的有效保护与传承,并科学更新村落建筑景观,使其适应现代居民的生活需求,填补兴蒙乡村落建筑景观保护与更新研究的空白,同时,设计成果可为其他具有类似情境的传统村落建筑景观的继承与革新研究以及人居环境方面的研究提供借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1] 刘启泓.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保护问题的探讨[J].基建管理优化,2011(4):6-11.

[2] 周乾松.城镇化过程中加强传统村落保护的对策[J].城乡建设,2014(8):6-13.

[3] 张丽,王福刚,吉燕宁.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传统村落的活化与保护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13,18(3):244-250.

[4] 杨大禹,朱良文.云南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5] 左彩香.蒙古族图案在木门装饰中的运用[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raditional Local-style Dwelling Landscape Under the Trend of Urbanization: Beigexia Village, Xingmeng Township,Tonghai County, Yun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SHEN Dan1, LU Yao2

(1. Art Institute of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Kunming 650224, China;2. Garden Institute of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Kunming 650224, China)

Xingmen Township, Mongolian Nationality Township is the only Mongolian populated township in Yunnan Province, and BeIgexia village was in the list of the second batch of Chinese traditional villages. Along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urbanization, the Mongolia traditional local-style dwelling houses of Xingmeng Township and the settlement space skin texture form suffered severe damage. In order to get win-win of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for the village local-style dwelling landscape, this paper put forward update scheme for Xingmeng Township Mongolia traditional local-style dwelling. This study also analyzed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geography, traffic location, and residential housing project area, and carried out protect and update strategy.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target and principle, the paper also conducted renewal design of spatial pattern of the traditional local-style dwelling houses, and elaborated the update scheme on architectural form and the use of traditional building materials.

traditional local-style dwelling; update the design; update scheme; decorative pattern; construction materials; Beigexia village of Xingmeng Township

10.3969/j.issn.1671-3168.2017.02.031

2017-03-24.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云南兴蒙乡蒙古族特色传统村落景观保护与更新研究”(项目编号:2014Y341).

沈 丹(1982-),女,云南玉溪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环境景观设计.Email:48011797@qq.com

S731.7;Q149

A

1671-3168(2017)02-0146-07

猜你喜欢

阁下民居村落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法官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这样的“高”智商,也是没谁了
过犹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