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教育模式在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后盆底肌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2017-06-19蓝秀青陈暖金
蓝秀青 陈暖金
·临床研究·
赋能教育模式在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后盆底肌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蓝秀青 陈暖金
目的:探讨赋能教育模式在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后盆底肌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在我院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30例,根据赋能教育模式实施前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模式指导其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观察组患者基于赋能教育模式指导其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盆底肌功能锻炼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尿失禁频率、1 h尿垫重量、骨盆肌收缩压力、骨盆肌收缩持续时间、膀胱残余尿量等盆底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赋能教育模式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可以提高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促进盆底功能恢复。
赋能教育;全子宫切除术;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盆底功能
全子宫切除术是妇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手术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或损伤了某些神经和韧带,患者术后容易形成盆底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大量研究证实[2-3],术后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有助于患者盆底肌功能的恢复,进而预防盆底肌功能障碍。然而,临床上很多患者及家属并没有意识到盆底肌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其依从性较差,直接影响了盆底肌功能锻炼的效果。赋能教育是教育者帮助患者发现和增进其内在自我健康维护潜力,从而承担起自我管理健康责任的过程[4-5]。目前,赋能教育在国内外已被应用于患者自我管理、患者心理活动、慢性病控制等多个方面,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6-8],但尚未见到将其应用于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健康教育的报道。本研究中在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引入赋能教育模式,以期提高患者盆底肌功能锻炼的依从性,进而促进患者盆底肌功能的恢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在我院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妇科良性疾病,符合全子宫切除手术适应证。(2)年龄≥18岁。(3)意识清楚,有一定的沟通和理解能力。(4)知情同意并配合随访。排除标准:(1)既往有影响盆底功能疾病的手术史。(2)合并妇科恶性肿瘤。(3)合并其他躯体严重疾病。2015年7~12月的68例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1~6月的62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年龄46~75岁,平均(54.5±9.4)岁;文化程度小学及初中33例,高中及中专25例,大专及以上10例;子宫肌瘤51例,子宫脱垂12例,卵巢肿瘤5例;经腹手术45例,经阴道手术23例。观察组年龄47~76岁,平均(55.1±9.8)岁;文化程度小学及初中35例,高中及中专22例,大专及以上5例;子宫肌瘤46例,子宫脱垂13例,卵巢肿瘤3例;经腹手术42例,经阴道手术2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手术指证、手术方式(腹式、阴式)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住院期间均按常规进行入院宣教、术前术后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术后1个月回院复查,复查时观察患者手术创面愈合情况,并测定患者的盆底功能状况。完成上述检查后,由随访人员一对一指导患者盆底肌功能锻炼。盆底肌功能锻炼方法[9]:反复收缩肛门及阴道,吸气时努力收缩肛门及阴道,呼气时放松。每次收紧不少于3 s,然后放松,连续做15~30 min,每日进行2~3次,或每日做150~200次。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式指导,即向患者讲解盆底肌功能锻炼的方法和意义,之后由患者自行进行锻炼,回家后如有盆底肌功能锻炼问题可来电咨询。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赋能教育模式进行指导,具体措施如下:
1.2.1 成立赋能健康教育小组 2016年1月初成立,由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统筹安排,4名3年以上工作经验、沟通能力较强、有责任心的护士担任组员,负责具体随访,1名主治医师参与指导。实施前,由护士长组织培训和讨论,内容包括全子宫切除术后护理、盆底肌功能锻炼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赋能教育模式、随访和沟通技巧等。培训完毕后安排情景演练,演练基于赋能教育模式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的健康教育,要求每名组员至少扮演1次随访护士和患者,演练结束后进行讨论和总结。
1.2.2 实施赋能教育式健康教育 赋能教育指导的核心是由患者主动制定并完成康复训练计划[10]。
1.2.2.1 第一阶段 患者1个月回院复查时,面对面向患者讲解盆底肌功能锻炼的内容,采用现场讲解和示范的方式,内容包括全子宫切除术后健康知识、盆底肌功能锻炼的方法和意义、坚持规律锻炼的重要性,时间为30 min左右。
1.2.2.2 第二阶段 患者复查后第1周,由随访护士采用电话回访的方式与患者进行深度交谈,交谈的重点在于鼓励患者表达对盆底肌功能锻炼的态度和看法,使用开放式、引导式的提问方式对患者进行提问,利用心理学的方法解除患者在盆底肌功能锻炼过程中的担忧,并给予积极正面的引导。共2次,每次15 min左右。
1.2.2.3 第三阶段 这是赋能教育指导最重要的一步。患者复查后第2周,由随访护士采用电话回访的方式进行随访,引导患者设定盆底肌功能锻炼的锻炼目标,包括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如盆底肌功能锻炼的时间达30 min/日,远期目标如3个月后盆底状况有明显改善等。同时,鼓励患者根据目标制定可行的锻炼计划,包括周计划和月计划。在沟通过程中,随访护士仅以辅助的身份从医学角度对患者设定的目标给予意见和建议,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共2次,每次15 min左右。
1.2.2.4 第四阶段 评估效果,包括阶段性评估和最终评估。随访护士每周通过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的盆底肌功能锻炼进度和盆底康复情况,患者每完成计划的一个阶段,随访护士给予鼓励和赞扬,帮助并支持患者按照计划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
1.3 效果评价 患者1个月回院复查时(干预前)、患者3个月回院复查时(干预后),由不参与本研究的医护人员进行测评。评价指标:(1)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9]:患者每天盆底肌锻炼的平均时间≥30 min者,视为盆底肌锻炼依从性好;<30 min者,视为依从性不好。(2)盆底功能状况[11]:包括尿失禁频率,1 h尿垫重量测定,用阴道压力计测量骨盆肌收缩压力和骨盆肌收缩持续时间,用B超测定膀胱残余尿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干预后两组患者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比较(表1)
表1 干预后两组患者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比较 例(%)
2.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盆底功能状况的比较(表2)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盆底功能状况的比较±s)
注: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盆底功能状况的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全子宫切除术在妇科手术中处于前列,其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正逐步受到重视[12]。其中由于手术相关的盆底组织损伤导致的盆底肌功能障碍是最常见的并发症[13]。苗娅莉等[14]的研究显示,对患者持续随访6年,患者的盆腔功能严重受损,且性生活质量较差。王艳华[13]也有类似结论,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盆底肌功能大幅下降。术后盆底肌功能锻炼是促进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盆底功能恢复的有效措施,然而很多术后患者盆底肌功能锻炼的依从性较差。因此,我们需要探讨更为积极有效的方式,提高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进而促进盆底功能的恢复。
赋能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概念,最初应用于企业管理,之后被引入护理领域[15]。赋能教育的核心是协助患者发现和发展自我管理责任的内在能力,激发患者健康管理的主动性,促使其行为改变,对自我健康负责[16]。本研究将赋能教育应用于指导全子宫切除术后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结果表明,基于赋能教育模式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促进盆底功能的恢复。传统健康教育中,更侧重于健康信息的传递,较少关注患者的心理成长,同时以患者被动接受为主。赋能教育模式在传递健康信息的同时,更关注在教育过程中患者的心理成长,结合患者的意愿和使患者转变观念,促使自我管理意识的提高,激发其内在的动力付诸于行动,提高对康复的积极性和信心,进而驱动其行为改变[17]。此外,赋能教育模式改变了患者原有被动接受的局面,以患者为主体,使患者具有更多选择权和决策权,患者自己设定康复目标并制定康复计划,明确自我管理的责任,促使其以理念付诸于行动。在达到目标后,患者内心可以获得激励,有利于新计划的完善和坚持,使患者能持续改善自己的行为方式[18]。随访人员在健康宣教过程中,以辅助的身份提供患者所需的医学信息,与患者建立其平等的合作关系,通过反复的互动,提高了患者对医护人员和治疗的信任,使患者更主动、积极地参加康复治疗。
综上所述,赋能教育模式用于指导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其可以提高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促使其盆底功能恢复。但本研究也存在样本量偏少、随访时间偏短的不足,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可以扩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进一步验证赋能教育模式的效果。
[1] 张 瑾,赵 霞,刘 丽,等.生物反馈电刺激对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9):3126-3129.
[2] 李 环,魏 洪,佘昌明.134例子宫全切除术后患者盆底功能影响的调查[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3):422-423,431.
[3] 冯淑娜.全子宫切除术后女性盆底功能变化情况及盆底功能康复锻炼的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34):5978-5980.
[4] 江剑鸣.赋能模式培训在COPD患者自我管理技能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21):7-9.
[5] 何百清,邵星月,李满春,等.授权式赋能教育对初产妇母乳喂养自信心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29):4242-4245.
[6] Pulvirenti M,Mcmillan J,Lawn S.Empowerment,patient centred care and self-management[J].Health Expect,2014,17(3):303-310.
[7] Tengland PA.Behavior Change or Empowerment:On the Ethics of Health-Promotion Goals[J].Health Care Anal,2016,24(1):24-46.
[8] 张秀波,李变娥.脑卒中患者赋能护理评价量表的开发及信度、效度检验[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1):35-39.
[9] 杨子樱,郝 岩,赵 红.个体指导联合小组活动应用于社区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患者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4,21(21):74-78.
[10]张兰香,朱振杰,吴红琴,等.赋能教育干预在脊髓损伤间歇导尿患者的应用[J].江苏医药,2015,41(7):867-868.
[11]谭 鹰.子宫切除术后盆底肌肉锻炼效果观察[J].广东医学,2010,31(6):731-732.
[12]朱晓敏.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进行盆底肌肉锻炼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5,36(9):1866-1868.
[13]王艳华.全子宫切除手术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盆底康复治疗现状[J].河北医药,2016,38(21):3330-3334.
[14]苗娅莉,周 蓉,王建六.子宫全切除术后远期盆底功能及性生活状况调查[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2,47(7):496-499.
[15]丁 磊,丁 敏,朱建华.赋能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现状[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4):252-254.
[16]李曼帝,倪 敏,胡丽丽,等.赋能式健康教育对白血病患者照顾者焦虑、抑郁及自我效能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5,14(9):72-77.
[17]丁 磊,丁 敏,朱建华.赋能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现状[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4):252-254.
[18]马玉萍,李晓华,闫晓洁,等.赋能教育指导对家庭康复效果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4,43(29):3935-3936,3940.
(本文编辑 冯晓倩)
Application of empowerment education pattern in postoperative pelvic floor muscle exercise of patients with total hysterectomy
LAN Xiu-qing,CHEN Nuan-ji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Zengcheng District,Guangzhou 51130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empowerment education pattern in postoperative pelvic floor muscle exercise of patients with total hysterectomy. Methods: A total of 130 cases of total hysterectomy enroll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5 to June 2016 were selected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time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energy education pattern.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pattern to guide the pelvic floor muscle exercise.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uided by the energetic education model to carry out pelvic floor muscle exercise. Results: The compliance of the pelvic floor muscle exerci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dexes of urinary incontinence frequency, 1h urine pad weight, pelvic muscle systolic pressure, pelvic muscle contraction duration and bladder residual urine volume were superior to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o guide patients with pelvic floor muscle exercise according to the model of empowerment education can improve the patient's functional exercise compliance and promote pelvic floor function recovery.
Empowerment education;Total hysterectomy;Pelvic floor muscle exercise;Compliance;Pelvic floor function
511300 广州市 广州市增城区妇幼保健院妇科
蓝秀青:女,本科,主管护师
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项目(20121257)
2017-01-08)
10.3969/j.issn.1672-9676.2017.10.003